原创小刀99
写在前面:这是我解放重庆纪实的第2篇。老兵李志顺,是我在15年前辗转寻访二野进军大西南的武陵山区时采访到的。那时他已82岁,北方人。重庆人称他们那一代叫“南下干部”。南下干部大多是军人,随刘邓大军来到重庆,留下便是一生……
1
1949年5月,南京。
阳光洒在这座刚刚获得新生的六朝古都。
国府路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高大的门廊下,第二野战军警卫团22岁的班长李志顺,胸挎美制汤姆式冲锋枪,带着两个战士站岗。
他们脸上浮现出抑制不住的笑。南京打下来了,他们高兴;天天能见到二野各级首长从门前进进出出,有时还能见到刘伯承和邓小平,他们高兴,更高兴的是,他们刚刚换装了全新武器。
“作为野司警卫团,我们的枪并不好,就说我吧,参军后用过马步枪、中正式、英式七九等,全团枪支可以说五花八门,没想到一打下南京,上级就给我们换装了!”
李是山西人,多年后他还清楚记得,“那时5月的一个下午,大卡车将我们拉到南京郊外一座大仓库前,推开库门,大伙全愣住了:我的天,这可是个从未动过的武器库啊!”
武器全部是侵华日军留下的,青幽幽三八大盖簇新铮亮,歪把子机枪成箱成捆,九二式重机枪怪兽般蹲着,黄澄澄的子弹堆积如山,还有日军官佐视为荣誉和生命的军刀,成捆裹在油纸里,竟没开封......
大伙议论纷纷:
“这小日本的家伙可好使哩!蒋介石怎么就没拿来用用?养着它生崽么?”……
“同志们,当年我们在山西打鬼子时,做梦都想有一杆三八式。今天,每个战士都能领到一支崭新的三八枪,每个班都将配备歪把子!”只听警卫团二营营长张晨生大声说,“另外,班排长全部装备美军汤姆冲锋枪。有这么好的武器,咱们不打胜仗是说不过去的!”
掌声热烈。
班长李志顺领到一支汤姆枪和180发子弹,还领到一顶日式钢盔。
日式钢盔下沿是平口的,美式和德式钢盔下沿有弧形,“你看现在二野进军大西南的老照片,只要我们的战士戴有钢盔,那一定是日式的,有2斤多重呢!”
2
李志顺,1927年生人,老家在山西省黎城县东阳关区长脚底西村。
1938年,他不满12岁就赶起小毛驴,给八路军129师驭运物资;1945年,进八路军黎城兵工厂;1947年正式参军,先后参加强渡黄河、汝河、攻打羊山集、千里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等。
渡江战役后,他所在的警卫团成为二野为数不多进驻南京的部队。
警卫团都是老战士,无一个新兵。
当时进警卫团有几条硬杠子:
一、必须身强力壮,结实健康。
二、必须是经过两年或三年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考验没有变节行为的。
三、必须是翻身农民且是自愿报名参军的,俘虏兵不要。
四、最好是党团员,战士年龄不超过20岁。
“作为二野的精锐之一,我们一个连有200多人,一个营上千人,加上团直机炮连、侦察连、通讯连等,全团有五六千人,相当于一个师的编制。野司首长组建这样一个警卫团,并不只是让我们担任警卫任务,而是每到打大仗的关键时刻,就把我们派去啃硬肯头,发挥老兵的突破性作用。”李志顺说。
在淮海战役围攻宿县、切断黄伯韬兵团退路的攻坚战中,警卫团大部分下到一线,李志顺和战友张明山、袁睦江等6人分到九旅25团1营2连,一上去他就被任命为排长。
25团是主攻团,2连又是最前沿的一个连,牺牲了一大半,战斗打到最激烈时,各种火炮、枪弹、炸药的爆炸声像刮飓风一样轰响,天空在燃烧,大地在颤抖,一仗下来,死伤累累。
“这时老兵的作用很关键,无论冲锋、爆破还是阻击,我们都镇定自若,各个连队有了老兵加入,战斗力大大增强!”
南京换装后,全团上下自然要猜测,换上这么好的武器,肯定又要打大仗了,“是打上海,还是打广州?”
但李志顺们没想到,这一次他们的任务艰巨而漫长——是向大西南进军,去重庆。“野司首长给我们下达了一个特殊任务,那就是抢敌人档案,每一座县城,每一个乡镇,只要有档案,就必须抢下来,这些档案对建设新中国、打击敌匪特作用重大,敌人可能销毁它们,因此我们必须与一线部队一起冲锋!”
热血李志顺,从此踏上西征路。
从青丝到白发,我采访他时,他已经在重庆的大山里生活了60年。
当年与他一起西征的青年,竟有数十万之众。
3
5月下旬。
南京,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高大的乔木绿荫覆盖,夏天的酷暑虽未来临,但窗外已在吹拂一阵阵热风了。
行政院静谧幽深的院落里,它的新主人、二野前委正在召开会议。
1949年2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以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李达5人组成中共二野前委,邓小平任书记。
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前委成员刘伯承、张际春、李达参加。
前委成员、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因在江西前线指挥作战,未出席。
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5月23日毛泽东发来的密电。
几个人传看完电报后,邓小平望了一眼三位风雨同舟的老搭档,说:“不到一年的时间,战争局势发生了两次转折性变化。我们渡过了长江,拿下了京沪。对二野来说,进军大西南的任务更为艰巨复杂,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坚决完成中央的任务。”
他拿出香烟,点上火,吸了一口接着说:“这两个月头绪纷乱,原因是敌人溜得太快。我们的部队也放了羊,成团、成营地追,部队也不知分成了多少路。陈赓打得最远,占领了江西全省,所以他不能来开会。不过这也好,了却他的一桩心愿。红军时期他被蒋介石抓住,关在南昌,后经多方营救,老蒋也怕杀了陈赓,被世人指责他忘了陈赓东征时救过他的命,便把陈赓放了。放陈赓时,有位蒋军将领对陈赓说:‘欢迎你再来。’陈赓则告诉他:‘再来,我就带10万部队来!’今天,陈赓果然带十万大军去解放南昌了!”
刘伯承抿嘴一笑:“幸好我们没让陈赓打南京,否则他只能在金陵坐蒋某人的皮椅子,那就不能了却他心愿了!”
说到坐皮椅子,还有一个小插曲。
多年后,邓小平与女儿有这样一段对话。
女儿问:“你进总统府了吗?”
“进去了,是和刘伯伯一起进去的。”
“那么陈伯伯呢?”
“他那个时候在江西指挥作战。”
“你在蒋介石的总统宝座上坐了吗?”
“总要坐一坐嘛。”说到这里,邓小平难得的笑了。
15岁离家的少年,风云辗转三十载,此时邓小平已45岁,坐坐老蒋的皮椅子,满足一下好奇心。仅此。
4
会议继续进行。
刘伯承说:“从目前来看,三野解放华东,经营东南,已胜券在握。四野即将南下,以百万之众对付华南之敌,游刃有余。我们二野的任务是进军大西南,胜利的一半是拴在脚板上的。同时,西南有秦岭之险,巴山之固,我们要在这个地区同残存的国民党军作斗争,困难是不能小看的。”
进军西南,将消灭蒋介石在大陆最后一个军事集团的任务交给二野,毛泽东是看中了刘邓的文韬武略。
一个是炉火纯青的政治家,雄才大略,举重若轻;一个是千锤百炼的军事家,运筹帷幄,举轻若重。
他俩同是四川人,都属龙(刘长邓12岁),同是中共党内老资格的政治家、军事家。两人相识较早,但正式在一起工作是1938年初。
是年1月,八路军总部任命邓小平为第129师政委。自此,两人搭档13年,在我军军史上,刘邓组合可谓最佳组合。
1986年刘伯承病逝后,邓小平撰写《悼伯承》一文,讲述他们长期共事,相知甚深,“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邓小平说:“我比他小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
对两人一起锻造的钢铁二野,邓小平曾以一种特殊的感情来形容:“不务虚名,注意团结。每一次具体作战,指挥者都是各纵队的头头,有的是陈再道指挥的,有的战斗是陈锡联指挥的,有的战斗是王近山、杜义德指挥的,也有杨勇、苏振华指挥的,还有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我们没有发现下面有什么不对,也没有纠正过任何一个纵队领导指挥的战斗。这种做法对增加上下信任,增强部队的战斗力,锻炼指挥员的能动性很有好处。”
语不惊人,放得开手,饱含了信任与深情。
5
第二野战军是以抗战时八路军129师和晋冀鲁豫边区部队为基础发展壮大的。1945年冬,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1949年2月5日,改编为第二野战军,辖3个兵团9个军,总兵力达到28万人(不含留下作为军区武装的20余万人),拥有各种火炮1500余门。
自抗战胜利后,这支部队在刘邓率领下,先后取得上党、邯郸、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8月千里挺进大别山;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胜淮海战役;1949年4月,发起并参加渡江战役。
1949年11月至1950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协作下,发动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主力进军西藏。
解放战争时期,二野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160余万人。战斗中,二野官兵牺牲3.7万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余人。
1950年5月,二野和所属兵团番号取消,划归西南军区建制。
1949年初夏,刘邓在接受毛泽东交办的进军西南任务时,正因为麾下有这样一支英雄部队,作为其下决心的基础。
6月17日,中央军委再次来电,指示刘伯承、邓小平:
二野西进时机,拟以九月较为适宜。一则准备时间较充裕;二则沿途哪时才能有粮食;三则四野主力(七个军)九月可到郴州一线,十一月可能占广州,迫使广州伪政府迁至重庆,然后争取重庆较为有利。
看过电报刘伯承说,“军委这个指示,考虑得非常具体。就目前的敌情而言,应该有个先后缓急。孙子曰:围三阙一,穷寇勿追。如果我们在两个方向同时开打,势必将国民党政府逼到国外去流亡。因此,还是让它安安稳稳地迁到重庆,我们再将它们包围起来,瓮中捉鳖。”
“等敌人迁到重庆后再打,是个好主意。只是那个行政院长阎老西,怕是吃不惯重庆的麻辣火锅哟!”邓小平调侃了一句,便转入了正题:
“进军西南的时间推延,给我们的准备工作带来更大的主动性。我们这支部队,绝大部分是北方人,对南方不了解,以为西南是蛮夷之地,心存犹虑。所以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告诉我们的干部和战士,西南地区,不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而且,那里的水土更养人!”
以北方将士为主的二野三个兵团九个军28万人厉兵秣马,进军大西南。只是很多人没想到,这一去,竟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