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出来了,
10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 (M1) 余额63.34万亿元,同比下降6.1%,增速分别比上月高1.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低8个百分点。
从上图走势可以看出:
1.长期看,不管是M1增速还是M2增速,作为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不同衡量口径,增速均在坍缩,货币供给还是在“收缩”状态。
2.货币供应量反映总需求,总需求呈现下降趋势。
3.在总需求下降的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收效甚微。
举个例子,现在的状态下, 银行利率再低,人们也不愿因贷款买房,反而愿意提前还贷,因为手里拿着钱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还不如提前偿还贷款。体现在货币层面,就是货币量收缩。
4.10月份M2增速有明显回升,说明“放水”产生了一定效果,所以,效果持续性是后续关注的重点。
但是,M1和M2增速的剪刀差如何解释?
现钞(MO)=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O +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
从经济运行逻辑角度,
资金从政府和金融机构,以贷款的形式进入企业部门,形成企业活期存款,即M1的主要构成部分;
企业用这些钱进行生产经营,支付员工工资,形成个人存款,即M2的主要构成部分;
居民部门通过消费或投资,将存款转化为企业活期存款,即M2又转化为M1。
通常企业、居民会保持良好的生产和消费关系,经济正常运转,M1和M2保持在合理比例。
当M2增速>M1增速时,说明居民消费意愿低,更倾向于囤积存款,经济预期较为悲观。此时M2,M1剪刀差增大。
当M1增速>M2增速时,说明企业活期存款多,企业经营活跃,大家普遍减少定期存款用于消费或投资,经济预期较为乐观。此时M2,M1剪刀差减小。
这张图是M0、M1、M2的构成,目前只 更新到9月,可以看出,
1.单位活期存款在减少,说明企业经营收到的钱少了,经营状况下滑。
2.单位定期存款增加,说明企业不愿意将资金投入生产,导致定期存款增加。
3.居民存款增加,说明居民不愿意消费。
这些情况体现在数据上,就是M1下降,M2还在增加,剪刀差扩大。
M1-M2增速剪刀差从2023年开始就呈现出拉大走势,通过观察M1-M2剪刀差,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未来的预期仍不乐观。
但是,剪刀差10月缩小到13.6%,有改善迹象。
这可能与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有关,效果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数据方向都一致,比如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和环比仍然在下降。
大水漫灌这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一直有争议的
放水有效的前提是,水漫漫灌的时候,让你觉得你手里的钱多了,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从而刺激经济回升,但是人们又不傻,所以预期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3年前我问你,房价未来怎么看,大家都倾向于认为房价永远涨。但是一旦预期打破了,现在估计就没几个人这么认为了。 货币政策也是如此。
中午跟好友吃饭,聊到预期,都有一丝迷茫。
战术上可以悲观,但是战略上不要悲观。 过好自己的生活,同时确保机会来的时候,我们都在牌桌上,这才是对自己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