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泰基金似乎总是那个在宴会上迟到的客人,错过了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财富盛宴。想象一下,当其他基金公司在ETF的盛宴上大快朵颐时,国泰基金却只能在一旁默默地啃着自己的小饼干。

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国泰中证A500ETF的资产净值达到了209.49亿元,虽然领先,但在这场规模竞赛中,国泰基金的规模还是被华泰柏瑞等公司轻松超越。

国泰基金,这个在国内公募基金界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司,如今却在ETF的盛宴中显得有些黯然失色。长期以来,国泰基金以行业ETF为发展突破口,但在近一年多的行情中,宽基ETF显然更受市场的青睐。中证A500ETF规模的暂时领先,对于国泰基金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安慰奖。

然而,国泰基金的整体规模依然承压,毕竟沪深300等宽基ETF的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国泰基金完美地错过了这次盛宴,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在主动权益方面,国泰基金以成长风格为主的基金经理结构,也使得公司在这几年的熊市中回撤较多,规模日益下滑。

国泰基金想要走出目前的规模窘境,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等风来”,可能还需要一点魔法。在国内公募基金中,国泰基金无疑是“起了个大早”的公司,但在发展上,却并没有因为先发优势而成为第一集团的成员。Wind数据显示,非货管理规模截至9月底达到3644亿元,居第14位,处在行业颈部位置,股权结构非常稳定,但管理层的活力似乎略显不足,多数年份里在十几名位置徘徊,缺少向上突破的冲劲。

业务结构方面,国泰基金寻求在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固收上均衡发展,但在指数基金尤其是ETF上更有竞争力,2020年以来规模多处于前五。固收在公司管理规模中占比最大,但在全行业来看,并不那么靠前。主动权益上也有一些不错的基金经理,但规模欠佳。因此,公司的门面更多集中在ETF上。

国泰基金在ETF上寻求差异化,以行业基金为主要特色,但自汇金入场以来,宽基ETF规模涨幅明显,国泰基金相继被其他后进者超越,成了这场ETF浪潮中的失意者。数据显示,2020年国泰基金的ETF经历了爆发增长,使得ETF规模从2019年的31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60亿元,行业排名也从第8名上升到第2名。然而,2021年后,市场行情分化更加严重,指数逐渐下跌,不同板块和风格之间的涨跌转换更加剧烈,行业指数基金优势减弱,宽基指数逐渐受宠,使得以行业ETF为特色的国泰基金规模排名有所下滑,在行业第四五名徘徊。

今年以来,宽基ETF规模增长迅猛,沪深300ETF、上证180ETF、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增长较快,涌现了多只千亿规模的ETF产品,国泰基金在这其中受益不明显。去年底国泰基金ETF规模1157亿元,今年截至Q3,规模为1390亿元,相比于华夏、易方达、华柏这些ETF大厂,增长有限,这三家都实现了千亿以上的增长。同时,国泰基金的ETF规模排名也较去年下滑,陆续被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超越,从第四名到了目前的第七名,因为这些基金公司的宽基布局要好于国泰基金。总规模上,较华夏基金的6690亿元、易方达基金的6052亿元、华泰柏瑞的4670亿元,都有明显差距。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靠宽基ETF的规模增长,也都达到了2400亿元左右,超越了国泰基金并拉开一定差距。

国泰基金的ETF业务,可谓成也“行业”,败也“行业”。2015年左右国泰基金在寻找差异化路线时,行业ETF被视为破局关键。时任总经理周向勇的逻辑是,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值得战略性布局,但这类行业往往市值不高,做成主动型产品波动性大,容易伤害投资者,行业ETF分散配置可以降低风险。这样的差异化思路是不错的,也帮助国泰基金在最近几年里取得了ETF市场的相对优势地位。

不过问题在于在宽基上布局过少、过慢,导致产品结构存在问题。周向勇在去年曾表示,公司战略目标是做成多元化、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给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解决方案。对每条产品线都同等重视,不会根据产品线的规模大小、利润来决定投入多少资源,只要客户有需求,都会受到重视。

不过事实是对于投资者需要的宽基产品,国泰基金并没有着力布局。在目前60只ETF产品中,针对A股的宽基ETF只有上证综合ETF、科创板ETF、科创创业50ETF、中证500ETF、中证2000ETF和新发行的中证A500ETF等有限几只,对于沪深300、上证50、上证180、创业板指等重要指数并没有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底国泰基金ETF产品1157亿元的整体规模,居行业第四位,其中行业ETF在1000亿元左右,居行业第一。宽基规模小,未能进入行业前十。今年以来陆续发行了贴合市场的黄金ETF、国企红利ETF、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这类行业与风格ETF,在宽基上只补充了中证A500ETF。

核心原因是布局过晚,主要的宽基指数上已经有规模绝对靠前的王者,国泰基金此时再去布局,胜算很小。因此只能在新发布的宽基指数上发力。

这反映了国泰基金在战略上和能力上的局限性。通过行业ETF来获取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无疑有价值。在上涨行情中,这类产品弹性大,收益高,更受欢迎。不过近三年的熊市也证明,调整市中这类基金大多亏损巨大,因为板块轮动与风格轮动较快,行情持续性差,投资者赚钱难,这时候更需要宽基指数,来赚取全市场平均收益,或者通过箱体操作来获利。总体来说,牛市看行业ETF,熊市看宽基。

国泰基金没能及时把握住宽基的需求爆发。这其中也有公司本身资源与能力的制约。发行ETF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如果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就会亏损,而且宽基ETF运作起来与行业ETF有一些不同,比如成分股数量大了很多,管理难度相应加大,对于团队有一定要求。因此国泰基金相对布局偏慢。

此次在A500ETF上取得领先,是国泰基金逆天改命的好机会,如果这个指数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国泰基金有望摆脱布局宽基不利的局面。不过A500ETF挑战沪深300ETF尚需时日。

此外,即使在行业ETF上,国泰基金与华夏、易方达等ETF相对领先的功能相比,也有大而不强的特点。虽然行业ETF规模居首,但更多是因为品类丰富,产品多,但在核心品类上并没有形成优势。在证券ETF、半导体ETF、军工ETF上形成了较大优势,规模均过百亿,此外在黄金ETF上也有70亿的规模。此外其他行业ETF都在50亿元以下。相比之下华夏基金在互联网、半导体芯片、恒生科技都有两三百亿的规模,通信、动漫。新能源汽车、央企结构调整等行业和主题ETF上也有50亿以上的规模。易方达在海外互联ETF上规模过400亿元,医药卫生ETF过200亿,黄金ETF过百亿。

也就是说,国泰基金行业ETF胜在大而全,但没能抓住互联网等大单品的机会,在共同布局的黄金、半导体、通信等ETF产品上,目前来看也没拼过这些ETF大厂。

在结构上,国泰的行业ETF以科技成长、医药、高端制造等偏成长风格的领域居多,在偏价值风格的行业里布局较少一些,比如直接以消费、银行等价值领域命名的ETF较少。当然这也是公募ETF的普遍特点。

这些都决定了国泰基金的ETF布局更适合在牛市行情中有所发挥,在这两年的熊市里可能会受到冷落。目前的A股行情在短期亢奋后又开始显现疲态,如果后续政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有更好修复的话,预计国泰基金的ETF规模增长可能好于其他以宽基为核心的公募,如果行情不能有效反转的话,国泰基金ETF的规模可能会承压。

国泰基金ETF面临的挑战是中短期内产品结构与市场风格差异所带来的张力。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也经历了规模与排名的下滑。2021年底牛市余温尚存,国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到886亿元,居行业第20位。如今规模不足500亿元,排名也退出了前20之列。这几年里主动权益规模都在萎缩,规模下降也属正常。行业排名下滑,凸显国泰基金主动权益的竞争力相对不足。

国泰基金在主动权益上并非“朝中无大将”,程洲、徐治彪、彭凌志、王阳、郑有为都是有不错实力、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选手,赵大震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新人。

国泰基金董事长周向勇一直强调国泰基金的主要特色就是稳健。国泰基金的主动权益团队,相对来说也确实比较稳定,主要体现在团队相对比较稳定,较少出现骨干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