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悦 北京报道
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在此情况下,教育部于11月13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并在11月14日召开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下称“会议”),对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随着毕业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部适时出台《通知》,通过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大力度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22年首次突破千万规模,达到了1076万人,并在此后继续攀升。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正在催发新的就业增长潜力。
会议提出,要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契机,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大力度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通知》也提及,引导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创意经济、低空经济等多领域灵活就业。
“引导高校毕业生在数字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多领域灵活就业是从产业发展角度思考,培育新就业增长点,但从就业紧迫性来看,数、银、低三大产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数量有限,需要大力培育发展,力促成为高质量就业的爆发点。传统就业向‘新’就业发展是大势所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就业新结构,现实情况是各地区新旧动能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三新发展不平衡,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城施策,从发展角度,促进三新发展,力促高质量充分就业提质增量。”安徽省级“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团成员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的就业潜力,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些新领域的发展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另外,与传统就业领域相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往往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有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空间。
大力开源拓岗
事实上,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不仅要充分挖掘新业态的就业潜力,还需全力拓宽就业渠道,而这离不开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
《通知》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鼓励主动服务本地区科技领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校宣讲,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主动提供多元化就业服务。
掌如研究院院长何基永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对于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助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因此,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帮扶,提高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尤其是激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标志着政府意图通过市场机制与行政引导双轮驱动,破解就业难题。中小企业作为经济肌体的微循环单元,其发展活力直接关联就业弹性与社会稳定。此项政策重申了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旨在建立更加高效、公平、包容的就业市场生态,为毕业生群体铺设宽广的职业道路。此举有望激活企业与人才互动正反馈回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知识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齐头并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当下教育部已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秋招关键期,于11月—12月集中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大力开源拓岗,举办系列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期间,计划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4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万个。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