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6日,开国少将、时任军科院政委的段苏权接受四川省委邀请,参加秀山县土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
段苏权及秀山县领导
这是段苏权将军第二次到秀山县,早在49年前,担任红军师政委的他就来过一次秀山。那时候的他年仅18岁,作战失利身负重伤,被一位农民搭救,躲在山洞里才逃过一劫。
此次到秀山,段苏权又想起了当年的经历,寻找救命恩人和他蒙难居住的山洞。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当年农民不愿透露自己身份,段苏权与救命恩人擦身而过。
那么,段苏权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与老农又能否再续前缘呢?
作战失利,负伤致残
1916年,段苏权出生在湖南茶陵的一个农民家庭。尽管家庭贫困,父亲还是供他读了私塾,希望他能学点文化,走上仕途。
不过段苏权对当官没什么兴趣,1926年北伐军经过湖南,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年仅10岁的段苏权也加入其中,成了一名小赤卫队员。1930年,贺龙到湘赣发展根据地,段苏权参加革命,跟着贺龙南征北战。
段苏权年纪不大,作战却十分英勇,打出赫赫威名。1934年10月,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红二、六军团从贵州出发,向湘西进发。段苏权被任命为独立师政委,奉命留守黔东,掩护红军主力东进。
黔东独立师虽然是一个师的编制,但人数只有800人,400条枪。红军主力前脚刚走,独立师就遭到黔军和川军的联合“围剿”。敌人派出十个团、一万余人的兵力,在黔东地区寻找独立师,企图展开决战。
段苏权和师长王光泽率部与敌作战20余次,在崇山峻岭中与敌周旋。然而由于敌众我寡,经过半个月激战,独立师损失惨重,被围堵在四川秀山县的梅江古镇。这里无险可守,独立师被迫展开肉搏战,段苏权身先士卒,在战斗中负伤,右脚踝被敌人子弹击中,无法独立行走。
段苏权负伤后,由几名战士抬着他走,决定向湘西突围,与主力部队会合。可敌人在身后穷追不舍,段苏权不忍拖累队伍,对师长王光泽说:“老王,别管我了,领着队伍走!”
一旦留下,段苏权随时可能丧命,可他态度坚决,王光泽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派两名战士抬着段苏权下山。
四川农民,冒死救下红军政委
在夜色的掩护下,段苏权一行来到秀山县一个名叫丰田村的小山村里。这个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两名战士敲开几家房门,终于找到一户人家,愿意收留段苏权。两名战士将段苏权托付给这家人,就急匆匆离开,追赶队伍去了。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名叫李木富,是村里的裁缝,比段苏权大19岁。段苏权到他家的时候,看上去奄奄一息,李木富同情这位18岁的红军,把他留了下来。
然而段苏权刚在家里住下,村民们就找了过来,要求李木富把他送走。原来,敌人长期在农村进行错误宣传,抹黑红军的形象,大家看见段苏权犹如看见瘟神一般,担心惹火上身。
李木富也害怕遭到敌人的报复,和妻子杨桂花商量后,把段苏权安置在山腰的一个野洞里。这个山洞有10米深,洞里有一股泉水,喝水不用愁,只需要解决吃住。李木富和妻子带来一些稻草,一半铺在地上给段苏权当褥子,另一半给他当被子。
至于吃饭,李木富每天给段苏权送来一碗红薯饭,以及一些草药,维持他的生命。可没过多久,李木富藏红军的事情就被当地反动民团知道了,敌人砸开李木富的房门,要求他交出红军,否则人头落地。
李木富被逼得没办法,只好领着敌人上山,在山洞里找到了负伤的段苏权。民团头子立马冲上前去,剥下段苏权的军装,进行了一番毒打。敌人出了一口恶气,举起大刀,准备当场处决段苏权。
李木富认识这个民团头子,连忙求情:“莫造孽哦!他是个残疾人,你们打也打了,钱也搜刮了,留他一条活路吧!”
民团头子低头一看,发现段苏权奄奄一息,跟死人没什么区别,于是领着人走了。李木富冒死营救,终于让段苏权活了一条命。
告别恩人,当乞丐逃回老家
当地民团这一通洗劫,抢走了红军留下的银元,让李木富本就贫寒的生活雪上加霜。由于缺少粮食,李木富送饭的次数越来越少,红薯饭也越来越稀。
最困难的时候,躺在山洞里的段苏权三天没等到恩人送饭,只能喝泉水维持生命。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怨恨李木富,反而担心他因为自己受到牵连。
一天夜里,段苏权实在饿得遭不住了,用两个手掌爬出山洞,一点点挪到了李木富的门口,敲响了房门。李木富开门一看,段苏权气息奄奄,手掌、膝盖上全是血痕,甚至露出斑斑白骨。李木富连忙喊来妻子,将段苏权扶了进去。
段苏权吃了一碗红薯稀饭,恢复了些许神气。他往锅里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再看李木富一家,面带菜色,心里很不是滋味。
段苏权认为,不能继续在恩人家待下去了,一旦反动民团再来搜查,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向李木富提出,自己伤势见好,准备回湖南老家去。李木富没什么可送他的,交给他一副拐棍,又给他拿了一个乞讨的竹碗,嘱咐他:“兄弟,一路小心!”
离开恩人家的时候,段苏权拄着拐棍,拿着竹碗,成了名副其实的乞丐。他惦记着独立师的战友们,以为大家已经抵达湘西,也向湘西赶去。殊不知,他在山东养伤这段时间,独立师全军覆没,师长王光泽被捕后英勇就义。
抵达湘西后,段苏权又听到一个消息,红二、六军团已经离开湘西,执行战略转移,也就是长征。由于和部队失去联系,段苏权只好乘船北上,抵达岳阳。他一路乞讨,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爬上装煤的火车,于1935年7月抵达湖南醴陵。
在这里,段苏权碰到了茶陵老乡、来醴陵开豆腐坊的刘维初。刘维初安顿他住了下来,给他治伤,又通知他远在茶陵的父亲,才把他接回了家。
红军师政委身负重伤,陆续被几个好心人搭救,尤其是李木富和刘维初,让段苏权感激了一辈子。
任弼时
49年后回来报恩,老农的要求令人感动
回到茶陵后,段苏权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可他从未放弃寻找组织。1937年9月,和他一起当红军的同乡谭毛苟从西北回来。谭毛苟告诉他,红军已经改编为八路军,在西北抗日。而且,段苏权的老首长任弼时,如今是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
段苏权大喜过望,直奔太原,见到了老首长。任弼时看到他来,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大家以为段苏权早已牺牲,还给他举办了追悼会。
段苏权也非常激动,敬礼喊道:“老首长,红军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向您报到!”
随后,段苏权汇报了这三年来的经历,尤其提到李木富和刘维初的救命之恩。任弼时深受感动,郑重地说:“他们是你的恩人,也是我们红军的恩人!”
段苏权
随后,段苏权被安排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工作,不久后重返前线。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东野8纵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等多个遥指。
新中国成立后,段苏权转空军工作,历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华北军区空军司令,1955年授少将军衔。
段苏权功成名就,一直记得李木富和刘维初的恩情,如果没有他们,自己恐怕早已牺牲了。
出于对两位恩人的感激,段苏权想方设法寻找他们的下落。1950年,段苏权找到刘维初,出于报恩,将刘维初介绍到大连工程学院读书。
李木富在红军洞前
段苏权改任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后,不仅经常给刘维初寄钱,还接他来家里小住。1983年刘维初去世,临终前仍念叨着:“我救过共产党的‘大官’哩!”
相比湖南老乡刘维初,段苏权寻找李木富要困难许多。由于当时情况复杂,段苏权连恩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四川省秀山县(后并入重庆)人。
1983年,时任军科院政委的段苏权重返秀山,回忆起当年蒙难获救的经历,忍不住热泪盈眶。由于时间紧张,返回北京前,他特意交代秀山县委和党史部门,代他寻找恩人的下落。
此时的李木富已经86岁,儿子到县城看到县委发出的寻人启事,回来立马告诉他。他恍然想起,49年前自己救下的那个小红军,会不会就是段苏权将军?
经过党史部门确认,李木富正是段苏权的救命恩人。远在北京的段苏权收到党史部门寄来的李木富的照片,顿时老泪纵横,喊着:“他们是红军的亲人啊!”
不久后,段苏权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还夹着1000元。段苏权还委托秀山县委代为询问,李木富还有什么要求。
红军桥
李木富婉拒了这笔感谢金,委婉地提出:“要不,给家乡修一座桥吧?”
李木富家乡丰田村,村口有一条河,夏天到来的时候河水猛涨,学生们无法过河。段苏权和秀山县委满足了李木富的愿望,搭起一座桥梁,解决了村民和学生的出行难题。
桥梁建好后,众人无不感叹:49年前李木富救下红军,如今谢绝报恩,申请为家乡建桥,真是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