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午刚下通知,下午就要交报告”,如何看待工作中“层层提速”这一现象?

碧翰烽/文

进入年末,各地工作进程到了总结阶段。有读者向半月谈反映,在项目设计和工作推进时,一些地方存在“层层提速”现象。

有的任务推进到每一级,都会提前一个时间期限;有的工作原本需要一周完成,到了基层却成了当天反馈;甚至有基层乡镇干部反映,有时上级部门上午刚下通知,就要求下级部门下午下班前提交报告。

工作“层层提速”给基层带来了困扰,很容易出现“工作还刚开展,就要交总结”的挠头事。这不仅会让基层干部压力倍增,更影响了工作的展开和实际完成情况,容易使工作效果被大打折扣,甚至沦为“纸面完成”。

相信这样的现象,在各个地方和单位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大小不一而已。有的是以正式通知或文件“层层提速”,有的可能规避减负要求而采取口头或微信提示等方式。总之,就是上上上级要求月底完成,上上级就会提前几天,上级又再提前几天,提来提去,留给基层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两眼一望、两手一摊,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里面究竟反映了一些什么问题?又该如何着手去解决呢?首先,从动机来看,有的地方和单位显然是急功近利,政绩观出了偏差,专注于出政绩、好当官。如此一来,不注重长远的政绩,而关注于眼前的功利。这里面有多重因素,有个人主观的投机钻营,也有一些异地为官任期太短的因素影响。不求做得好、做得实,而是专注于说得好、写得巧、做得快。

其次,体现了方法能力上的茫然,不知道如何真正抓落实?不知道从实际出发。从这个方面来讲,就是工作上违背客观规律,不切实际,不讲条件,没有能力,缺乏水平,只是一味求快唯上。

有的地方和单位一讲工作落实,就是讲认识、交任务、提要求,就是讲不出方法、给不了能力。

再次,也反映了信息流动的不畅。上级需要了解基层情况,一层一层下达指令;基层向上级报送情况,一级一级向上报告。在这当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时间进度不一致,甚至于迟缓,以及可能存在的信息截留、隐瞒等现象。

如何构建上下直接贯通的信息平台和渠道?应该还是要从信息化、大数据当中找到路径。这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基层负担,还能够大大提高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信息共享提了多年,关键要落实再落实!

可以说,不切实际、过度的追求层层提速,实质上是一种层层加码。关于加码,有目标上的加码,有任务上的加码,有措施上的加码,这种提速,就有时间上的加码。

层层加码,其实是一种懒政、不作为、乱作为。

因此,我们需要正视层层提速带来的诸多弊端和问题,比如催生形式主义、短期主义、弄虚作假。

比如有的地方和单位常常开展某某大排查活动,要求什么时候完成大排查大起底,层层压减时间要求,如何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是值得打问号的。

有基层乡镇干部就反映,开展房屋安全排查,上级要求今天安排,后天上报。一个乡镇数万户人家,加之乡村干部又不懂专业鉴定,如何确保排查准确度?是不是就是摸脑壳的数据?如此,不仅让排查工作形同虚设、极不严肃严谨,更是会给决策与执行带来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