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为历史渊源的问题有些事情又有南北之分,如武术分有南拳北腿,南方的拳术常被人津津乐道,北方的腿法也很刚烈凌厉等等。在一些风俗文化上,我国的南方和北方也有很多不同,诸如南方人很注重自己的宗族和祠堂文化,那么到了北方就几乎没有祠堂类似的建筑与习俗,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简单来说南方祠堂就是摆放祖宗灵位,用于祭祀祖先的庙宇,是当地族人悼念自己祖宗的一种祭祀式建筑。另外,祠堂还可以当做该族子孙结婚的见证,平时谁家有儿子娶老婆,或女儿嫁出去,都会在祠堂办设宴席。
还有生子后,摆的满月酒,考中大学后的入学酒,以及一些丧事宴席等,南方人大多都会选择在自己的祠堂里举办。祠堂不仅地方宽敞,还有整套的餐桌椅子、用具、大厨房也是专门给族人办宴席所用。
另外,南方祠堂除了祭祀老祖宗外,还是一个惩戒族人的“公堂”。古代盛传一句话,叫族有族规,意思是作为本村本族的人要遵从自己的族规,若是有人犯错,就由宗族族长出面给予惩罚。这时,身为族长的人就会和一些族里辈分高的长辈在祠堂之下对犯错族人处罚,一般有言责训导,罚跪,挨板子,严重者还会被逐出族门。
对于南方的祠堂文化,我们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西汉时代,儒家文化遍地开花,儒学者甚众,慢慢的整个天下就以儒学为主导。身处各地的宗族和祠堂就成了儒家文化的一种分支类型,从而让族人们有了更强的宗族信念。
通过这句记载,我们可看出在汉代时期,南方的祠堂文化就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发展。因此,南方人逢年过节,都会到自己的祠堂拜祭祖先,有囍事或丧事也会在祠堂设宴,遇到什么重要事情,宗族会议也往往在祠堂召开。
反观北方,则很少见有他们的祠堂,其实原因很心酸。
因为古代北方多是战乱之地,经常发生战争,老百姓流离失所,被生存所迫四处迁徒。人口流动率特高就很难有同一姓氏的族人聚居在一起,有的人住着住着,当敌人入境杀过来时自己又得跑了,留下的建筑多被敌人烧毁砸坏。
如走西口、闯关东等例子都可看出,北方人的移居频率很高,族群更是在迁徒中被冲散走散,故此就形不成特有的宗族文化与信仰。有的北方人,长期受到匈奴等游牧文化影响和冲击,也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族群文化,相比这些南方就稳定多了。
据悉,当年北方的游牧部落多以长江为界,往往打到长江就退回去了,因此让南方地域少受了许多战争灾祸。有人说,游牧民族不想打入南方,是因为不习惯南方的潮湿天气,认为不值得在那里居住所以就没有打南方土地的主意。
因此南方的发展向来都比较稳定,且水草肥沃,耕种发达。很多从各地迁徒到南方的族群就定居了下来,在得到长期的发展繁殖之后,慢慢形成自己的姓氏村镇。使得很多村庄都是同一个姓氏,而外姓很难融入他们,久而久之,也就想办法搬去跟自己姓氏一样的村落定居。
后来,同一姓氏的族人为了纪念自己祖宗和受到儒家文化熏陶之后,就重视起建祠堂这一种习俗文化。而大部分有祠堂的族群也有自己的族谱,有族人专门负责记载每家每户的子女,娶了那个地方的外姓女子,本姓的女子又嫁到哪里去了且婚后与男家生了几个儿女等,这等于是记载该姓氏族群的开枝散叶过程。因此祠堂也就成了他们心里和行为上的精神建筑。
另一点,南方居住着的汉族人比较多。北方因长年战乱问题,游牧民族与北方人多有通婚混血的例子,有的北方村落为汉胡杂居,在双方的文化融合下,纯汉族的礼仪和儒家文化就被冲击了。甚至有的汉人传统习俗慢慢被忽视。
诸如,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五胡乱华等,游牧部落人大肆入侵北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逼得很多北方汉人妥协。而有的北方人就被迁移来到南方,从此保留下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今在两广地区,都能见到不少族群祠堂,以及闽南福建地区,都保存着较好的祠堂文化。
自从大清亡后,在抗日战争里中国遭到一系列的破坏,很多旧建筑都在过程中被摧毁,也包括不少族氏祠堂。可从新中国诞生以来,南方地区的人们风气渐渐恢复,很多流连国外的侨胞们,会思念家乡,有能力的组织捐款,给自己村修缮祠堂,祖庙。从而让祠堂文化迅速恢复。使得族人们又能像以前一样,有祠堂可以祭祀,有祠堂可以摆宴席了。
而北方人因为上述的历史因素,导致他们很少有祠堂观念,很多北方人生下来都不知道祠堂是什么,所以对于宗族和祠堂文化较为不太重视,反而南方人在以前很多都是住在自己村里,大家都同一个姓氏,有事情互相照顾,因此祠堂观念就很重。但如今随着城市大规划,很多村子的同族人都有条件到外面买房子,随着他们的散居会不会逐渐不再重视祠堂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