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叶永福
主持人
刘芬芳
匠心坚守,不老的记忆与情怀
在海岛洞头,有一位70岁的民间艺人——叶永福。他的生活如同一幅精美的水墨画,沉静的贝雕、隽永的书法、优美的文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日常。本期节目邀请到叶永福老师,和大家一起聊聊他艺术生涯里的不老记忆和情怀。
嘉宾简介
叶永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第一批非遗文化贝雕代表传承人。曾获得浙江省首批民间文艺人才、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温州市首届“高技能人才”首席技师、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贝雕作品《云海流音》《如来佛》获全国民间艺术品展金奖;《千手观音》获浙江2015年度工艺美术双年展银奖。
Q1
谈从事贝雕行业的经历
1973年进洞头贝雕厂当学徒,3年后成为技术员骨干,1979年当上了设计新产品创新工艺师。之后,作品多次在“广交会”上获得批量订单。与贝雕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对这个行业再熟悉不过。
Q2
谈洞头贝雕行业的形成
海岛人民古往今来都是通过舟船与陆地交往,形成了特殊的海洋、海岛生活习惯,洞头民间艺人利用海边便利原材料贝壳的获取,制作成各种各样工艺品去贩卖养生活,渐渐地这门手艺被一代代匠人传承下来,形成了洞头贝雕行业。
从左到右:作品《云海流音》《千手观音》
Q3
介绍贝雕作品
传统贝雕工艺历来是浮雕,有几件作品我将浮雕改变为圆雕。如《云海流音》贝雕作品,挑选生长了20多年、高度达30多厘米的罕见大蚌壳,代替过去的贝雕画底板,利用贝壳细腻圆润、洁白亮丽的特点,雕刻了2名似敦煌飞天的乐女形象,作品呈现出祥和、多姿的意境;而高30厘米的《如来佛》,挑选特厚特白的佳料,经过精雕细镂组搭而成,既无底板,也不设木框。立体的贝雕佛像,显现出庄严、高洁、慈悲的内涵。这两件贝雕工艺品,在1996年和1999年的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中都捧回金奖,还参加了多次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展出。
投入10年时间对贝雕作品《千手观音》进行搜集、打磨、精雕细刻。132只造型各异的“千手”,由各种贝壳雕刻而来,莲花底座分4层,材料有砗磲、杨梅螺等,观音法器由红珊瑚、蓝珊瑚、珍珠、玛瑙等装点而成。雕刻132只造型各异的“手”是最难的,每只造型都不一样。佛像的材料的寻找花费了大量时间,没有这么多的材料,就做不出一尊一米多的圆雕观音佛像。
对于一位工艺大师来说,一生能出几件好的作品,就心满意足了,没有太多的奢求。
Q4
谈贝雕工艺水平的探索提升
传统的贝雕画屏虽然很受欢迎,但它是二维的,欠缺立体感,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尚有差距。我从木雕、石雕等雕刻中不断吸取其工艺长处,还尝试运用透雕、镂雕等手法,突破贝雕画屏依附于底板外框的局限,在雕刻技艺上尝试采用贝壳圆雕的新技艺,创作出全新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为海岛洞头贝雕技艺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
Q5
谈贝雕产品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展示
1992年,我与人合资创办“华联贝雕厂”,带领16名职工奋战6个月,完成1个集装的贝雕产品,出口到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奥运会场馆中呈现。把洞头贝雕顺利出口到欧洲,为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外汇。
Q6
谈对贝雕行业发展的期望
贝雕作为传统手艺,将来要不断地创新、拓展,才能具备勇往直前的生命力。行业艺人们要做到不断地开拓新领域,尝试新的贝雕工艺手法,激活传统贝雕工艺品,使其更加时尚。希望经过全体贝雕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能够取得更好的行业业绩,开创百岛洞头贝雕艺术新辉煌。
Q7
谈文学创作
1980年,我的第1篇民间故事发表在北京民间文学刊物,从此舍不得放下,有了第2篇第3篇......
这几年,14多万字民间文学故事(约70篇),在国家、省、市、区各级书刊、文学杂志发表。6篇民俗论文被光明日报出版社采纳发表,3篇纪实文章在工人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上发表,1篇在温州《青年文学》发表,4篇洞头海洋动物故事入选《洞头海洋动物故事》集,“洞头海洋故事”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
撰写的电影剧本《红海》,动画片剧本《海螺的传说》,小说《麒麟送子》等约6万字,在区《百岛》刊物发表。今年创作的4篇民俗论述文在区《品读闽瓯》栏目发表。
Q8
谈退休生活
退休后,业余爱好涉及书法,文学,运动等领域。同时,坚持贝雕新作品的创作,带更多徒弟。经常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贝雕知识非遗宣传、民间工艺作品展览等公益活动。
在有生之年,只要身体健康,我会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发挥余热。
人生有夕阳,事业无黄昏。纵使当年的少年郎已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但一直不变的是对贝雕、对文学、对书法的热爱。
退休后,叶师傅依旧坚持贝雕创作,积极开发贝雕旅游产品,参与非遗名录抢救性补录活动,还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他以创作为乐,玩出了精彩,玩出了水平,玩出了名堂。这个看似平凡的手艺人,用双手铸就了精彩的艺术人生,成为新时代海岛文化的生力军。他的故事,将在未来岁月中,持续激励着更多人走向心中的梦想。
编导:庄海文
编辑:邵康妍
审核:陈亦奕
监制:郑巨峰
总监制:南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