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满仓、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聊城作为产粮大市,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稳居全省前列,是典型的齐鲁粮仓。近年来,聊城市以“吨半粮”产能建设为主抓手,扎实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积极成效,荣获2023年度“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成效明显的设区市”省级督查激励。
11月1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市长张建军介绍了全市粮食生产工作。
2024年,聊城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呈现单产、面积、总产“三增”态势,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据生产统计数据,全市夏粮单产为470.23公斤/亩,较上年增加7.21公斤/亩,夏粮总产达到58.43亿斤,较上年增加1.07亿斤,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4年“对全省夏粮总产增加贡献较大的市”和“对全省夏粮单产提升贡献较大的市”。
建立高位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落实落细“党政同责”抓粮机制,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粮食生产工作。市政府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构建保障粮食单产提升的大协作、大协同推进机制。研究出台“吨半粮”产能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建成100万亩“吨半粮”产能区的目标任务,组织实施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种业振兴、科技服务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提升、粮食绿色发展等八项行动,多向发力提升粮食产能。截至目前,全市吨半粮产能区扩展到72万亩。成立11个粮食生产督导组和4个技术指导组,在粮食播种、田管、收获的关键时段,每周至少深入田间地头督导2次、技术指导3天,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强化技术服务支撑。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培育推广优质高产中强筋小麦品种,扎实推进莘县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建设,加快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成立由院士领衔的粮食单产提升技术指导组,邀请国内知名赵振东、康振生、柏连阳、周卫四位院士现场指导全市粮食生产工作,为全市粮食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方案措施。印发了《聊城市整建制“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指导意见》,结合聊城生产实际,制定了小麦、玉米生产技术规程,明确了各个生产环节的关键管理技术措施,为全市“吨半粮”产能建设提供技术方案。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市、县、镇三级成立“杜站长工作室(站)”、建立服务队,村级建立联络点、设置联络员,采取统一服务标识、统一热线电话、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人员调配、统一情况汇总的“五统一”模式,构建全市整齐统一、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专家在身边、24小时不断线”的技术服务。
全力夯实基础支撑。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出台加强耕地保护长效监管的实施意见,严格核查整改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2022年、2023年两年净增耕地11.37万亩,全市耕地面积79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达到61%以上。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2019年以来,全市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74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0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近九成,“吨半粮”产能区拓展到72万亩,切实保障了粮食稳产高产。2021年以来,实施4处大型灌区和3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改善灌溉面积215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3400万立方米。针对整地播种质量不高、病虫害防控不够、水肥不精准等短板不足,市财政累计列支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吨半粮”示范区实施“六统一”单产提升技术措施,促进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特别是,今年在秋种的关键节点,遭遇持续干旱、高温天气,聊城市建立农业抗旱日调度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各地缺墒、浇水等情况,成立帮包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动员群众充分用好一切可能的水源抗旱浇水,指导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各地打井抗旱保苗,确保种足种好秋粮,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片区示范带动。按照“全力夺取小麦丰收、主攻玉米单产提升、大豆花生稳中有增”的工作思路,片区化、整建制推进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推动阳谷县、茌平区、冠县和高唐县实施整建制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建设36个“千亩方”、19个“万亩片”,大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项目区玉米平均密度增加1000株左右,每亩增产100—120公斤。积极培育粮油示范主体,引导50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落实小麦、玉米提单产关键技术措施,打造示范基地和标杆区域,带动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启动粮食高产田“万亩大方”建设,着力打造“吨半粮”产能建设升级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