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陕北好多人提到刘志丹,都会其称“刘子丹”,陕北方言中志丹读音为“zi dan“)黄埔四期毕业,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如果刘志丹没有牺牲,1955年会被授予什么军衔?另外,能不能超远高?
我们先来看看刘志丹在牺牲前的任职情况和贡献:
1903年,刘志丹出生于保安(今志丹县),1922年考入榆林中学学习,当年年底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四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1928年与、唐澍、许权中等人在陕西关中地区发动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又回到老家开展兵运工作。
1931年10月,刘志丹与西北红军另外一位创始人谢子长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刘志丹任同盟军副总指挥,谢子长任总指挥。当时大家习惯上称谢子长为老谢,称刘志丹为老刘。1932年同盟军后改称红军陕甘边游击队,在陕甘边的南梁、照金创建陕甘边根据地,当年12月,红军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1935年1月30日,由谢子长率领的陕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7军。
1935年2月5日,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在陕北赤源县周家崄(今子长市)开会决定成立和西北军事委员会,当时谢子长已经因伤重病没能参加会议,还是被推举为西北军事委员会主席,因谢子长此时病情加重,只能由刘志丹担任,统一指挥陕甘边的红26军和陕北的红27军,统称为西北红军。2月21日,谢子长病情恶化在安定灯盏湾病逝。
1935年5月,刘志丹率陕甘边的红26军北上与陕北的红27军会合,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作战。5月至7月,刘志丹指挥西北红军(正规军4000多人,还有3000多人的游击队)先后解放红军解放安定(今子长)、延长、延川、靖边、保安(今志丹)六座陕北县城,将陕北、陕甘边两块根据地连起来,西北红军主力也扩大至5000多人,游击队扩大至4000多人,总计一万人。从刘志丹能指挥4000多人就能将六座县城打下来,可见刘志丹军事指挥才能是非常出众的,在黄埔四期中恐怕也仅次于小林子。
7月,数万人第三次围剿西北红军,刘志丹集中西北红军主力先打从东边渡河过来的晋绥军,歼灭晋绥军2000多人,将晋绥军赶回黄河东岸,稳定住东边后,刘志丹又率军北上打击北边而来的围剿部队,稳定住北线后,刘志丹又率军南下作战。
9月15日,刘志丹又率西北红军主力在永平镇与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会师,两军会师后组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两军合并后的红十五军团拥有7000多人的正规部队,和一个月后到达陕北的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人数差不多,这两支部队两年后改编为115师的两个旅。新成立的红十五军团在南线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击败了南线东北军的进攻,意味着对西北红军的第三次围剿彻底失败。
1935年9月中旬,长征途中的陕甘支队在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得到一份7月份的山西报纸,报纸上写着:陕北刘志丹部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多人,游击队、赤卫军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虽然这条消息振奋人心,但是这个报纸也不排除是刻意散播的消息,无法确定消息的真伪。正好此时随红军主力长征的人群中有一位来自陕北的贾拓夫,贾拓夫是在1933年 被派往南方汇报情况,于是贾拓夫将他所知道的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的情况向毛、朱等人作了汇报。当时主席说“别说陕北有几万红军,能有一万就好了!”
实际上报纸对刘志丹部的报道有夸大的成分,当时陕北哪里来的五万红军、20万游击队?当时陕北才只有几十万人口,15岁到25岁的年轻人都参加红军也凑不出5万红军,更不用说20万游击队了。虽然刘志丹部只有主力4000多人,但能在短时间内连续攻克陕北六座县城,确实打出了5万主力红军的气势,难怪山西的报纸会那样报道。估计阎老西当时听到刘志丹连克陕北六座县城后,是真担心刘志丹率部打到山西,所以那份报纸的说法还是相当准确的。三大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后,1936年底至全面抗战爆发的这一年时间内,红军基本上没怎么增长,如果是在其他人口多的地方早就翻倍了。
9月22日,陕甘支队召开团以上会议,决定去陕北找刘志丹,第一次明确提出“北上抗日到陕北去,同陕北红军会合”的决策,告诉大家:“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
在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之前,是不知道西北地区有正规红军的,已经失去联系两年多,贾拓夫就是专门去汇报情况的。在此之前长征中的红军是不知道要去陕北的,之前大体上计划继续北上到达边界获得援助,然后再南下建立根据地。
正是因为刘志丹在七月份时候率陕北红军主力连克六座县城,打出了陕北红军的气势,让报纸加以报道,这才让还在长征途中的迷茫的中央红军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去陕北落脚。
1935年10月30日,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下寺湾会师。当时刘志丹等原红26军营以上的指挥员都被戴、聂两人已经关了起来,当时已经处理了不少人,陕甘支队晚来几天,刘志丹等人也会遭遇不测。好在此时陕甘支队及时到达陕北,派人快马加鞭赶到瓦窑堡(今子长所在地,当时瓦窑堡是安定所辖镇,现在安定是子长所辖镇)接管,经过查证后加在刘志丹等人身亡的问题都不存在。此后,刘志丹担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红28军军长。
陕甘支队与西北红军会师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便是粮草兵源问题,陕北人烟稀少,粮食当地百姓都不怎么够吃。当时陕北也就几十万人口,最多再能扩几千红军,就是以今天陕北的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也最多能扩大四五万红军,更何况当时人都分布在陕北的沟壑的小山村中,人也不集中,很难继续扩大红军,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西北野战军前期人数也就几万人,主要是这里没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超过四五万人吃饭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直到后来获得其他区域的支持后才扩大到30多万人。
因此,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作战,4月14日,在山西中阳三交镇作战时,刘志丹靠前指挥时中弹牺牲。
如果刘志丹没有牺牲,那么55年会被授予什么军衔?
首先刘志丹作为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红军时期,刘志丹资历和贡献上和元帅、大将差不多。几十年后刘志丹被确定为36位军事家之一,能入选者都是统帅级、元帅级、大将级,外加11位牺牲的将领。换句话说,截止到1936年4月,刘志丹就已经有入选大将的资格,更不用说后续再进一步发展。如果刘志丹没有牺牲,以他的指挥才能还会继续带兵作战,正常发展下去作为西北红军的创始人最起码大将起步,如果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上能打出成绩,更进一步也是有可能的。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刘志丹如果没有牺牲,能不能超过高?
首先在西北红军中,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是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是西北红军的主要军事将领,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人在的时候,高基本上一直都低于这两人。在谢子长、刘志丹牺牲后,高之所以被重用,主要还是因为他是西北红军的代表,如果刘志丹没有牺牲,肯定是轮不上他,再加上刘志丹军事指挥才能非常突出,大概率会像小林子一样。
刘志丹亲弟弟刘景范也随哥哥脚步,后来发展也不错。
下面这张照片是刘志丹妻子同桂荣和刘志丹女儿刘力贞的合影,刘志丹牺牲时候女儿刘力贞才六七岁。
同桂荣16岁时便与刘志丹结婚,积极支持刘志丹北上榆林中学学习、南下广州黄埔学习。刘志丹在陕北拉队伍时候,一直紧跟刘志丹,刘志丹牺牲后从事后勤生产。他们的女儿后来也考入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从事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