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在临床实践中,一般是由CT发现、诊断为肺癌的,这时候,医生往往会推荐患者做PET/CT来进一步检查,而患者常常会有疑问:已经做完CT了,还有必要做PET/CT吗?那么,医生的推荐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依据呢?PET/CT是一种集功能影像与解剖影像为一体的先进诊疗设备,被誉为医学影像学“皇冠上的明珠”。传统的超声、CT及磁共振等,属于解剖结构成像,只有当病变引起组织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的时候才能发现病变;而PET显像是功能显像,能够在组织/器官仅仅发生功能、代谢改变而没有发生结构改变的时候就发现病灶,从而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PET/CT在肺癌诊疗中的重大价值已经得到充分认可。

一、更精准的分期

肺癌的TNM分期(T:原发灶、N:淋巴结、M:远处转移)是肺癌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步骤。通俗来讲,就是根据肿瘤属于早期还是晚期,来选择手术、放疗还是药物治疗。常规CT有时候无法发现小的转移灶,同时对一些可疑病灶良恶性的鉴别也存在困难。而PET/CT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是一次扫描显示全身病变分布情况,从而达到精准分期,为治疗方案选择的科学性打下坚实基础。既避免了因分期不足带来的不必要的治疗措施,又避免了因分期过高而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例1:中年男性,CT发现右肺上叶结节,1.1cm×1.0cm,余未见异常,这时候患者初步分期应该是ⅠA期,属于早期肺癌,可以行根治性手术。而PET/CT检查示:肝脏、多发骨骼转移,这时候分期直接跳到ⅣB期,属于晚期肺癌,不适合手术,可以根据病理、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联合治疗方案,避免了无效的手术创伤。病理:浸润性腺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研究表明,18F-FDG PET/CT与常规检查相结合可以使无效开胸手术相对减少51%,不必要的手术总体减少五分之一。例2:老年男性,右肺上叶病变(黄箭)。强化CT示右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不均匀强化,考虑转移(图2a红箭、2b绿箭),初步分期为ⅢB,无法行手术根治。而PET/CT显示淋巴结FDG代谢不高,考虑良性(图2c红、2d绿箭),患者分期降为ⅡB,于是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均未见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3:老年女性,右肺上叶病变(红箭)。强化CT示左肺门肿大淋巴结,转移不能除外(图3c绿箭),初步分期为ⅢB,无法行手术根治。而PET/CT显示淋巴结FDG代谢不高,考虑良性(图3d绿圈),患者分期降为ⅡB,于是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右肺腺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例2、例3的案例中,PET/CT的应用,为患者争取到根治性手术机会,明显提高了临床预后,患者获益明显。

二、放疗定位及靶区勾画

放疗是肺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大约有7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放射治疗。放疗的目标是肿瘤控制最大化和治疗毒性最小化。而精准的肿瘤靶区勾画是实现放射治疗目标的重要保证。PET/CT在区分肺癌和阻塞性肺不张方面明显优于CT,对于局部疾病分期、经皮活检、放射治疗计划和治疗反应评估均非常重要。以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可显著提高肺癌靶区勾画的一致性,进而减少放射性损伤。例4:中年女性,右肺上叶小细胞癌伴右肺上叶不张、阻塞性炎症,常规CT无法区分肿瘤和不张的肺组织(图4a),PET/CT清晰展示了肿瘤的边界(图4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5:中年女性,右肺上叶小细胞癌,CT示右肺门肿块(图5a),PET/CT展示了肿瘤内部代谢的不均质,中心区域存在部分坏死组织(图5b绿箭),为放疗计划制定提供更准确信息。

三、检测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

国际顶级肿瘤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癌症患者二次患癌的概率为25.2% 。多原发癌好发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有研究发现FDG PET/CT在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现了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从而改变了27%的患者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发肺腺癌合并贲门腺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发肺鳞癌合并直肠腺癌

四、小结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2024版)指南中指出PET/CT是诊断肺癌、分期与再分期、手术评估、放疗靶区勾画、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最佳方法之一,推荐肺癌患者均应进行PET/CT检查。规范化诊疗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通讯员 钱红 关祥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