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黄佐的故事吗?
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有什么重大发现?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白云区‘四普’”)有了重要新发现。
11月12日,记者从白云区“四普”普查队队长冼永城处确认,白云山栖霞岭确认发现明朝思想家、教育家黄佐的家族墓群,黄佐及其爷爷、父亲均葬于此。
据介绍,黄佐,字才伯、号泰泉,是广东香山人(今广东中山市),明朝正德五年(1510)考取解元,正德十五年(1520)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广西提学佥事、南京国子监祭酒等。
黄佐为广东乃至岭南留下不少文化遗产,撰有《广州人物传》《广东通志》《罗浮山志》《香山县志》等,其诗歌雄直恣肆,倜傥不群,后人尊之为“粤之昌黎”,清朝著名学者、诗人朱彝尊称他为岭南诗派领袖,岭南诗坛著名的“南园后五先生”皆出自黄佐门下。
冼永城介绍,经过确认,此次新发现的古墓群包括黄佐及其爷爷黄瑜、父亲黄畿三座墓葬,均呈现明显的明代墓葬特色。
该墓群为鸭屎石砌筑的交椅墓,三座墓按南北轴线依山势而建,规模宏大,规格高,其中垄环的压顶石、瓦当及滴水的图案及其粗壮的华表柱,均是白云山众多古墓里面少见的。可惜的是,这三座墓均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自今年4月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白云区逐步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六大类别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黄佐家族墓群为新发现文物。接下来,白云区普查办将把该墓葬纳入重大新发现进行上报,同时对黄佐的生平史料作进一步的挖掘和宣传。
黄佐:潜心修志留文脉
黄佐(1490—1566年),明代香山(今中山市)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献学家、诗人。正德年间,黄佐考中乡试第一名,后中进士,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等职。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及著述活动,《四库全书总目》称他“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与丘濬、陈献章合称“明代广东三大学者”。
黄佐(图源《中山市人物志》)
黄佐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黄畿被屈大均称为“粤人书之精者,以畿为最”。20岁时,黄佐即对编纂地方文献充满兴趣,撰有《广州人物传》,并纂修《广州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香山县志》等。
《广州人物传》是黄佐年轻时的力作。为补当时地方文献之缺,在其父指导下,从正史、文集、家谱、行状中搜集资料,总结归纳,将自汉至明代近200位粤籍先贤事迹分门别类,各为之传,编成《广州人物传》24卷。1526年,翰林院国史修撰姚涞为《广州人物传》作序时赞道,“综之群典,以辑其逸;参之故实,以定其讹”,“鉴前史之得失,以辨其微;遵名家之义例,以肆其指”。
关于宋代南海人张镇孙,《宋史》《元史》等均说,元兵攻打岭南时,张镇孙献广州城投降。面对这些正史对张氏的评价,黄佐坚持实事求是。在《张镇孙传》中,他首先描述张镇孙具备非凡才能考中状元,并破例将其应对廷试的8000多字文章全文照录,让读者看到张镇孙忧国忧民、敢于直谏的无畏精神以及临危受命的勇气。最后,黄佐指出,张镇孙是被捕死于庾山道中,文天祥有挽词吊唁,且时人陈仲微、董师谦记载此事,说明张镇孙没有投降,而是殉国就义。时至明末,钱士升的《南宋书》不但采用黄佐《张镇孙传》的说法,还认为张氏之死是名垂千古的壮烈之举。可见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史料价值之高。
《广州人物传》书影(图源《黄佐》)
地方志文献之贵在于“资治、存史、教化”,黄佐将此价值推广至乡野让其充分彰显。1546年,黄佐在担任《香山县志》总纂时,亲自制定编纂凡例,让门人杨维震等起草编写,由他作最后润色。黄佐将自己所著《乡礼》的部分内容编入志中,又在香山莲峰山下购买官地,立义田,建祠堂,以身作则实行乡礼,希望家乡后人能够实践他的教化理想,淳朴民风。两年后,《香山县志》编成出版。黄佐认为,这是一部“风土以观恶,民物以察耗,政事以审弛张,教化以知兴替,官师以稽贤否,黎献以考盛衰,艺文以备征信,杂志以辨妖详”的志书。后人则称黄佐的《香山县志》是“三百余年之旷典,一朝具举彬如也”。因旧志不存,此志已成为今人能见到的最早的《香山县志》,且仅存一部存于日本京都大学,弥足珍贵。
明嘉靖《香山县志》(图源中山市档案馆)
黄佐为嘉靖《广东通志》所作的序(部分)
黄佐纂修的《广东通志》,为明代所修省志之佳构。1558年,总督王钫聘请黄佐主持编修《广东通志》。黄佐总纂,发凡举例,欧大任、黎民表等十余人任分纂,在广泛征集地方史料典籍文献的基础上,历时三年完成。该书由图经、事纪、表、志、列传、外志等部分组成,“大书以叙事,务简而尽;分注以载言,务核而详,法纲目也。”该书史料翔实,体例严谨,综核古今,考证精详。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修《广东通志》时,称赞黄志“体裁渊雅”。
来源:羊城晚报、方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