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记刚到银川的时候,就听说过“支宁人”,那时候以为他们主要分布在银川的“新市区”(如今的西夏区)的那些老厂子里,比如说“801”、西北轴承、氮肥厂、纺织厂等等一大堆,光听这些名称就感觉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
后来在“新市区”搬砖,没事就骑个小单车乱逛,发现很多小区街道都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种韵味,仿佛穿越了一般,让人更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那些老旧的厂房,虽然大多已不复当年生产线上的热火朝天,却以一种静默的姿态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斑驳的墙壁上,偶尔还能看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标语,它们像是时间的印记,让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
走在“新市区”街道上,不时能遇见几位老人,他们或悠闲地坐在门前晒太阳,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下棋聊天。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仿佛能听到那段峥嵘岁月里,支宁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的故事。
更令人动容的是,即便岁月流转,许多家庭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都让这些老街区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情味。这些传统习俗,如同一根根坚韧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让“支宁精神”得以在银川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那时候威记以为银川就是“支宁人”的全部。以为他们是因为宁夏成立自治区需要大量的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响应号召而来,也以为“支宁人”的意思是只是“支援宁夏建设”这么简单。
但是随着对宁夏的熟悉,在“三线建设”的脉络中,威记发现,其实“支宁人”广泛分布在宁夏各地,已经不是简单的“支援宁夏建设”这个说辞了。
更有意思的是,威记发现,一条包兰铁路过境宁夏的沿线,正好是支宁人分布密集的地方。
从北边的惠农,一直到南边的中卫,沿线各地遍布各种厂房,它们都留下了支宁人奋斗过的足迹和挥洒的汗水,也为宁夏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包兰铁路是大部分宁夏“支宁人”来时的路,不过估计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下火车的时候,停留的却是一辈子!从一个“支宁人”变成了一个“宁夏人”。
如今,虽然那些他们曾经奋斗过的老厂子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支宁人”的故事和精神,却如同这片土地上的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留存在宁夏的历史记忆中。
同时,在宁夏各地,对于这些老厂子也各有态度。
大武口,作为石嘴山的代表,把洗煤厂改造成为工业遗址公园,探索发展工业旅游,如今有些成为“网红打卡点”的意味;
银川的各个老厂子,命运各不同,后面有机会再一个个细细说;
青铜峡的铝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今显得默默无闻;
中卫的大河机床厂,因为这些天被“拆除开工大吉”,而被很多“支宁人”所热议,它也在拆或者不拆之间摇摆。当然了,对于很多在厂子工作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来说,那是他们的情感所在,拆掉的话从感情上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接受。
其实,这也是宁夏各地文旅的机会!
同时宁夏可以把这些相对突出的厂子也串联起来,打造成为宁夏的一个文旅特色项目,那就是“支宁工业游”,因为他们见证的是宁夏在新时代之初到壮大的这段历史,值得宁夏铭记!
如果这些历史留存不住,那么“支宁人”终究也会有一天被这片土地遗忘!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