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格斗,土工作业,爆破和投弹是我军自红军时期以来就强调的单兵五大作战技能。由于我们的武器长期处于落后和缺少足够弹药的状态,故而对作战模式有着特别的强调,一般在数轮齐射之后,使用步枪和冷兵器的士兵就会不顾一切的发起冲锋,机枪手跨越射击提供掩护。也因为我们这样的作战方式非常有特点,所以我们也就有了“三枪八路”和“拼命三郎”的称号。受这种作战模式的影响,我军在国内各路人马之中,拼刺技术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1937年状态下的“精锐老鬼子”,在八路军身上也占不到多大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朝鲜战场后,我们的弹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在打完一场战斗之后,所缴获的武器弹药往往能够就地补给再使用。但由于联合国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和压倒性的火力优势,我们在作战时,也还是会像过去那样强调近战,最好就是能和对方交织在一起,从而让对手优势的火力发挥不出威力。所以,拼刺的重要性在“工业化”的朝鲜战场非但没有得到削弱,反而还得到了加强。在前期穿插围剿联合国军主力的战斗时,我们经常会利用夜色作掩护,靠近对方阵地再发起冲锋,尽可能的缩短与敌前沿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联合国军所有国家军队中,澳大利亚是一个特别滑稽的存在。刚开始,这些部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依靠白刃战打赢过日军,而且澳大利亚军队本身也崇尚拼刺战斗带来的战斗快感。在进入朝鲜战场后,澳大利亚军首先遭遇的部队是朝鲜人民军。由于东亚人身材普遍矮小瘦弱,与高大强壮的澳军士兵相比,有着体量上的直观差距,况且朝鲜人民军当时并未接受系统的拼刺训练,在和澳军拼刺时败下阵来。另外,澳军士兵在朝鲜作战时期,没事也会拖着韩军士兵和平民做他们的训练对象,所以澳军士兵以为,东亚士兵拼刺功夫不行,直接使得乐于享受拼刺快感的澳军士兵渴望与志愿军也来一场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年底,志愿军39军着手对清川江地区的联合国军展开围剿,作战主要对象是美英军等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军队。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我们是想首先对美英军炮兵阵地首先发起攻击。趁着夜色,我39军摸到了美英军炮阵地。还是和往常一样,美英军因不熟悉夜战,近战,一触即溃。倒是被编入英军旅的澳大利亚军组织了抵抗,对溃逃的美英军士兵起到了掩护作用。但这样的抵抗力度非常弱小,一个千余人组成的澳大利亚营与我们一个军的部队相比,显得非常渺小。而澳大利亚士兵渴望的拼刺战斗因为交战距离有数十米的距离,加上我们近战火力太猛,澳大利亚军士兵最后也跟着美英军士兵一起溃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被困美英军开始寻求突围。经过空中侦察得来的情报,美英军决定对39军117师350团一连的防御阵地实施突围。由于一夜激战和数小时的炮击,一连所剩官兵已经不多,除了轻重伤员外,就只有27名士兵。当澳大利亚军一个战斗连向我方阵地发起冲击,与我们展开白刃战斗时,我方的优势再次体现。首先,我军拼刺是小组互助,通过技巧来转化身材的劣势。一个回合的交手后,我军无一人受伤,澳军丢下了12具尸体,带着60多名伤员就跑了。而接下来的数次交手和战斗,澳军无论是白刃战还是交火,都是带着损失过半的代价跑路的。另外,也需要说明一点,没有人能够在白刃战打赢志愿军,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拥有最少3年残酷激战经验的老兵,有的甚至是老红军。即便是现代军队,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