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战役期间,苏军和德军围绕莫斯科的归属权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役爆发初期,苏军几乎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只能在旷野上用人命和工事去抵挡德军的进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德军各部队开始疲惫不堪,对苏军的攻击也日渐迟缓了下来,对莫斯科地区的进攻变得徒劳无功。这不免让人怀疑德军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难道德军已经无力再战了吗?今天我们就浅析莫斯科战役的德军进攻阶段,看看德军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一、痛苦的进攻命令

事实上,德军进攻莫斯科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尽管在德国当时的宣传上看不到这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军统帅部本身是痛苦而焦虑的。彼时德军已经在斯摩棱斯克战役里击败了苏军,并在9月10日夺取了斯摩棱斯克这个莫斯科门户。德军取得的战果是喜人的,苏军在战役中几乎是全线败退,仅战死和被俘者就有48万人左右,受伤者也有28万人左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德军已经在此打垮了苏军初期的集结力量,至少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反过来讲,德军为了击败苏军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为了这次胜利德军不得不使用自己半数的预备队来加强中央集团军群,这导致中央集团军群被迫暂缓对莫斯科方向的攻势。如果考虑到中央集团军群必须抽调部队南下,帮助南方集团军群围歼基辅的苏军,那么中央集团军群的磨损就要超过他们的预期值。基本上可以认为,德军统帅部所面临的情况并不比苏军好多少,甚至于某些角度上可能还更为严重一些。

这一问题体现在后勤上,虽然战局对苏军日渐不利,但是后退的苏军却距离自己的补给线越来越近了。纵然苏军的技术兵器无法得到很快的补充,可是损失的兵员和轻武器等却可以较为快速的补充上来,受损的技术兵器也可以尽快修复。而反观德军却不然,因为斯摩棱斯克已经是中央集团军群现在的补给线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在这个位置上德军的补给都颇感捉襟见肘,如果继续向前推进的话,那么部队将更加难以得到他们所需的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此刻已经没有办法停下了,当德军攻陷斯摩棱斯克之后,部队是否要继续前进已经是个毫无悬念的伪命题了。如果贸然选择让部队停下来,那么部队内部可能就会产生各种流言蜚语。这种情况只会加剧部队的混乱,甚至与造成十分恶劣的结果。因此德军统帅部只能将错就错,命令部队在基辅战役后,继续对莫斯科方向发动进攻。这是个十分痛苦的决定,因为它意味着德军必须将整个战役的胜负交付于天意。

二、恶化的战局

然而对于德军而言,命运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开了一个玩笑,虽然在接下来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又一次在莫斯科以南合围并歼灭了苏军约七十万人,并且摧毁了苏军相当数量的技术兵器。但是苏军的顽强抵抗却让德军猝不及防,德军被迫花费更多的时间消灭包围圈里的苏军部队,战斗从9月30日持续到10月23日。其中很大因素要归结于10月7日莫斯科地区的降雪,这让德军的行动变得迟缓起来,所以战役的时间花费的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役的结果固然在纸面上让人满意,可是实际结果却不让人满意。德军为了歼灭苏军而花费了近一月的时间,而苏军则趁机加强了莫斯科周边地区的防御部署。虽然说西方面军下属的第5、第16、第43和第49集团军已经元气大伤,四个集团军加在一起才9万人左右,但是这几个集团军已经把守了莫扎伊斯克防线的四条公路,而莫斯科外围重要的要点城市——图拉和别廖夫也被第50集团军守卫着,这会让德军在进攻时面临更大的压力。

苏军的调动大大加强了莫斯科方向的防御,而德军则不等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彻底结束,就在10月13日对莫扎伊斯克防线发动了进攻。双方持续战斗至10月30日,苏军第5、第16、第43和第49集团军均被击退,但是第50集团军却守住了图拉,这让德军的进攻步骤被打乱了,尤其是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它在图拉城下一度失去了冲击力。尽管日后又恢复了进攻,可是苏军在图拉的防线始终屹立不倒,最终只能试图绕过图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德军必须在一种相对不利的情况下对莫斯科发动攻击,双方在莫斯科外围防线爆发激战。但对于德军而言,他们实际上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从11月1日到12月1日,德军不断地对苏军发起攻势,但这种进攻却日渐无力化。如果不是11月15日天气突然降温,导致泥泞的地面在低温下冻结,那么德军装甲部队必然无法做出较为成功的攻击行动。可现在的情况是自11月15日发起的攻势迟迟没有效果,几乎每次攻击都别苏军挫败了。现在情况已经对于德军空前的不利了,巨大的危险正逼近他们。

三、苏军的逆袭

对于德军而言,现在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德军各步兵师的战斗人员飞速消耗,很多师的战斗人员下降到了50%以下,有些到了危险的33%,很多步兵连彻底成了空架子。而德军统帅部手上的预备队也几乎枯竭,现在无力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提供补充力量。补给线也成了一个大问题,漫长的补给线和糟糕的交通状况,都导致了后方的补给无法按时送抵前线。现在士兵们不仅是缺乏武器弹药,甚至是进的棉服都是短缺的。尤其是自12月1日,莫斯科地区的气温低于零下20度之后,德军的情况就更糟糕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足够的棉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其实在11月15日,德军统帅部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11月15日解决了泥泞问题的降温,其实是一个异常危险的信号。德军在北极地区的气象站与在北极方向活动的潜艇,也在气象报告里表示出现了异常的降温情况,这意味着在一周或是半个月后,会出现更加剧烈的降温。毫无疑问的,严寒正在逼近正在莫斯科周边地区作战的苏德双方。对于苏军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气候,部队也拥有冬季作战的经验。可对于德军而言,即将到来的降温就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噩梦。

自11月15至12月1日期间,德军已经有了超过13万个冻伤病例。部队在低温下无法保证自己的战斗力不受影响,坦克和车辆并没有考虑过在冬季作战,如果现在要使用必须花费数个小时热车。德军的重型火炮大多也已经被冻住,往往需要用鹤嘴锄和风镐敲碎炮栓上的冰,甚至是炮弹要使用都得先把上面的防冻剂刮掉才行。迫于实际情况,德军被迫停下了进攻。古德里安在他的日记里表示:“对莫斯科的进攻已经失败,我们低估了敌人的优点,包括它的面积和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的,德军对莫斯科的赌博式进攻失败了,现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近两百万官兵还在前线痛苦的挣扎,而苏军随时都可能发动一场反击。但德军此时仍旧抱有最后一丝幻想,他们判断苏军和他们一样缺乏预备队,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于是德军最终决定坚守在莫斯科周边地区的防线,以待1942年夏季对莫斯科再次发起进攻。但他们不知道苏军已经聚集了58个师,将自己的兵力恢复到了120万人,虽然总数上仍逊色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却足够他们发动一次经过精心安排的反击了。

结语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德军从做出对莫斯科进攻的决定时就已经输了。倘若当时他们只做出有限的进攻,而非孤注一掷的对莫斯科发动攻击,希望赶在冬季来临前毕其功于一役的话,那么情况或许不会如现在这般糟糕。可现在一切都为时已晚,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因为严寒而失去了战斗力,而苏军的反击却又即将发动。一场彻底的溃败,已经无法被德军统帅部所避免了。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回忆与思考》

《横扫千军:苏联卫国战争著名战役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