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个人,我感恩上海。因为《李白》,我在上海获得了第四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主角奖。
作为同行,我愿意看上海的戏,感觉受益匪浅。
我在北京看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红楼梦》《父亲》《英雄儿女》,看了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今年上半年我在上戏驻校的时候还看了《千里江山图》和《繁花》。我为两地的文化、特别是戏剧的交流喝彩。因为我们各具特色,所以我们要观摩;因为我们取长补短,所以我们共同提升。
1988年北京人艺来上海演出之后,文汇报组织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当时有专家提出"北京人艺的旗帜能扛多久"。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我觉得这是肺腑之言,爱之深切而带来的忧患意识。2000年,我们下决心重演《茶馆》,到今天20多年,戏稳了一些、深了一些,我觉得又到了该交班的时候了。
上海是一片演艺热土,北京人艺每每到上海都得到观众的厚爱,所以人艺演员们都很愿意来上海演出,雷鸣般的掌声尤其让年轻演员受到激励——要把旗帜扛住了,牌子擦亮了!这是在上海我们收获的价值所在,促使我们不断成长。我们还有短板,有很多不足,也想多多听取宝贵意见。
作者:濮存昕
文:濮存昕(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