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刚恢复自由的张学良带着夫人前往美国探亲,在接受采访时,他透露出,自己非常希望能回大陆探亲。

消息传到大陆,立即引起了领导们的重视。最终,中央决定派张学良的老友吕正操去美国会见这位曾经的“东北少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友相见,张学良非常激动,他连忙拉着吕正操说起了家乡话。

两人在交谈时,张学良突然说:“这些年,我一直关注你的动向,我知道,大家都管你叫‘地老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正操听了这话却红了脸:“这都是人民的功劳。”

张学良所说的“地老鼠”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与吕正操究竟是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乡的情谊

1904年,在日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吕正操出生了。在他出生那天,战火波及到了他的家乡辽宁海城。

在战场上被打下来的日军,正好逃到了他们的村中,开始在村中到处行恶。

母亲怕幼小的吕正操遭到不测,于是将他藏到了柴草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这个刚降生的小婴儿,在脏乱的柴草中度过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冬夜。

日军在村中抢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离开。此时天空已经飘起雪花,父母连忙跑到柴草堆旁,想抱回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本以为孩子冻了一晚上肯定会受不了,结果,等他们扒开草堆一看,发现小婴儿正在呼呼大睡,丝毫没有生病的迹象。

或许是生来就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吕正操在成长的过程中,曾几次亲身经历过战斗场面,但每次都幸运地存活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敌人的子弹都射过来了,吕正操身边的一棵大树正好倒下,不仅为他挡住了子弹,还砸死了日军。

经历了这件事后,乡亲们经常戏称他为“福星”。

但吕正操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福气,在战乱中长大的他,最渴望的就是能过上和平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样的话,即使让他花光身上所有的福气,他也心甘情愿。

躲过战乱的他,依旧在生活中尝到了艰辛的滋味。

在上了四年的小学后,家中实在无力承担他的学费,吕正操只能辍学出去打工了。

之后,他当过学徒,也种过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做学徒时,他经常遭受雇主的刁难和打骂,刚满十三岁的他就要没日没夜地工作,而他的工资也经常被克扣。

后来他又回到老家种地,情况却依旧没有改善,连年的战乱和灾害,早就使这片土地成为一片旱田。

吕正操忙活大半年,最终却得了个颗粒无收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投无路之际,他经人介绍,参加了东北军。

虽然当兵的日子很苦,但为了能吃饱饭,吕正操非常珍惜在部队里的日子。

在军事训练时,别人忙着偷懒,思索着怎么才能省点力气,而吕正操则是表现最积极,最出色的那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他便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在军队中脱颖而出,这也顺利引来了张学良的关注。

一次,在训练结束后,张学良特意找到他谈话。

得知他的名字后,张学良好奇地问:他的名字是有什么典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正操却摇摇头,他的名字虽然没什么典故,但确实有深意。

在他小时候刚进入学堂时,家中没给他起正经名字,老师本想给他起名为“正言”,希望他端正自己的言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并不满意,所以给自己改了“正操”,意思是操练好了,就去打日本侵略军。

他从小就非常痛恨日军,给自己改这个名字也不足为奇。

张学良非常欣赏他这种爱国精神,当即决定将他留在身边,好好培养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别五十年

不久后,吕正操就被安排到东北讲武课堂深造。经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后,吕正操的军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毕业后,他便被直接派到张学良身边工作,在几年间,他从少校副官一直做到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做事稳妥,工作能力强,吕正操成为了张学良最得力的助手以及最信任的密友。

后来,张作霖被日军设计身亡,在军政方面还略微逊色的张学良被人推上了“元帅”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外部有日本人虎视眈眈,而奉系内部也开始蠢蠢欲动,各方势力都想要取代“元帅”的位置。

不仅如此,国民革命军也开始逼近山海关,下一步就会直接进入东北。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临危受命的张学良可以说是心力交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他唯一挚友的吕正操,则一直尽职尽责地守候在他身边,毫不犹豫地完成他交给自己的每一份任务。

当时有人甚至为了除掉张学良,还特意花重金收买吕正操。但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张学良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张学良大为感动,他晚年曾说过,若不是当初有吕正操的帮助,他是没办法熬过那段最艰难的时期的。

在经过商讨后,两人都认为,能解开眼下东北军困局的,只有南京政府。

吕正操评价张学良时说,他没有他父亲这么大的“野心”,张学良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他宣布东三省易帜,接受南京政府的管辖,也是为了国家能尽快“统一”,让百姓们免受战乱的伤害。

而一向倡导和平的吕正操也是非常支持他这个决定的。

原本张学良投向国民党,是想让老蒋帮着东北打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东北军刚一易帜,老蒋就迫不及待地将他们调到关内,让他们帮着自己打内战。

那时他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理念,骗过了所有的东北战士。

就这样,东北军在被大量调走后,日军抓住时机,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一夜沦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吕正操在内的所有东北将领心急如焚,连连请示张学良返回东北打日军,收复家乡。

但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被老蒋紧紧牵制,不得已只能继续与红军作战。

然而,在战斗过程中,红军一直宣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思想。

红军走到哪里,就把抗日标语贴到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战士们思家的情绪日渐浓烈,吕正操回东北抗日的愿望也逐渐强烈。

终于,在他的劝说下,张学良与杨虎城等爱国将领,联名电报老蒋,请求“停止内战,以抗日为先”。

之后,张学良更是策划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非常关注这件事,连忙派了周总理去解决此事,希望能达到既能统一抗日战线,又能和平解决此事的目的。

周总理一行人到达西安后,吕正操陪着张学良接见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对了一步”

两人同时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与气度所折服,张学良与周总理成为了朋友,而吕正操则对我党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经过一番斡旋后,老蒋最终同意了统一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判结束后,张学良决定亲自护送老蒋回南京。但众人都觉得此事不妥,周总理极力挽留张学良,但张学良却执意要去。

临行前,他找到吕正操说:“你就在这里等我,我三天之后回来,等到时候,我们就一起回老家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他的保证,吕正操却如何也放心不下,他对张学良道:“我就等你一星期,如果你回不来,我就去河北掌握军队。”

最后,张学良深深看了他一眼,便转身离开了。

不出众人所料,张学良刚一到南京,便被睚眦必报的老蒋扣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正操等了整整七天,在确认张学良确实回不来后,他便忍着悲痛向河北出发了,掌握了军队。

全国抗战开始后,吕正操便一直在河北作战,抵御日军。

1937年的一天,吕正操带着部队来到梅花镇驻扎。深夜时分,正在休息的战士们突然遭到了日军的偷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正操临危不惧,带着大部分人突围了出去。然而,一营却并未突围成功,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中。

吕正操给上级打电话,请求增援。结果上级却让他直接放弃一营,往南撤。

他怒不可遏,直接撕掉了电报,带着人杀了回去,经过一番恶战后,将一营解救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结束后,吕正操做出一个决定:不再像国民党那样步步撤退,要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

之后,吕正操正式率部起义,并改军队为“人民自卫军”,从此便正式在我党的领导下抗日了。

张学良得知此事后,也连连称赞道:“他这一步走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吕正操跟随我党,一路从抗日作战到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国家铁道部副部长,又投身到铁路建设中去了。

1991年,在邓颖超的指示下,吕正操前往美国,与张学良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隔五十载后,两位老友终于再度重逢,他们均湿了眼眶。两人从小时候,一直聊到老年,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交谈间,张学良突然说:“我被关了这么多年,却一直关注着你的情况,我知道,大家都称你为‘地老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在冀中抗日的那段时期,为了消灭日军,吕正操发明了地道战以及地雷战,将数倍日军打得团团转。

而他的名字也让日军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因此,人们才亲切地称他为“地老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得知昔日的老友竟消灭了这么多日军,非常欣慰,他总是希望能再见到老友,亲自问一问他的战绩。

但吕正操却摇摇头道:“我的功绩是不值一提的,如果没有人民的帮助,我们也不会成功的。”

听了这话,张学良突然感慨道:“你走对了啊!比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吕正操向他传达了中央以及人民的意思,东北的老乡们都非常想念他,希望他能回家看一看。

张学良听着听着又哭了,他表示自己也很想家。但他一旦回去,台北就会借机生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两方不和谐的因素,他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回大陆。

吕正操体谅他的为难,于是不再劝。

两人分开后,他们之间的联系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更加频繁了。

他们借书信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仿佛他们还是意气风发,并肩作战的那个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