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图伊曼斯,《侍者》,2023,布面油彩,157.2 × 93.2 cm。弗尔林登博物馆收藏,荷兰瓦瑟纳尔。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一位侍者的背影,仿佛来自20世纪初的酒店场景。光线照在他的帽子和制服上,埋在阴影中的脸正朝向过往。
这件名为《侍者》的画作由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在2023年完成,也是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即将到来的大展“吕克·图伊曼斯:过去”海报上的图像。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画家之一,图伊曼斯始终致力于探索创作媒介如何塑造历史和影响记忆,就如同展览的名称“过去”,和那个看向后方的人物形象。
吕克·图伊曼斯。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摄影:亚历克斯·萨利纳斯。
具象的探索
生于1958年的吕克·图伊曼斯,从1970年代末开始进行绘画创作。198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迎来了绘画的重要复兴——彼时的绘画多为表现主义风格,尺幅巨大且充满强烈表达——图伊曼斯则在这条路上更注重适度的创作。他把绘画视为一种古典的媒介,并将目光投向更为古老的艺术作品。他极为推崇他的同胞、伟大的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1390-1441),图伊曼斯本人的绘画实践也被欧洲北方文艺复兴的“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所影响和驱动。
吕克·图伊曼斯,《弗兰德村庄》,1995,布面油彩,110.7 × 145.1 cm。M HKA(安特卫普当代美术馆)/弗兰德社区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在创作早期,图伊曼斯一度追求所谓“真实的伪造”。他会有意地通过特殊方法让油彩开裂,或用清漆在画面上涂抹,使作品呈现出犹如历史画作的质感。这种创作手法也为如何面对和理解过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吕克·图伊曼斯,《衬衫》,1987,布面油彩,75.6 × 88 cm。Beth Swofford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乔舒亚·怀特。
1985年,图伊曼斯的首次个展在比利时海滨温泉小镇的废弃公共泳池内举办,这个场所也与他关注的“过去”主题产生了微妙互动。作品《后视镜》就创作于这一时期——如标题字面意义所示,这幅画通过汽车后视镜的形象描绘了我们身后展开的空间,可以看作对空间和时间的回望。
吕克·图伊曼斯,《后视镜》,1986,布面油彩,68 × 190 cm。私人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暗哑的底片
1982至1985年间,吕克·图伊曼斯曾尝试转向电影方面的创作,之后再次回归绘画。这种创作方向的转换,也迫使他重新思考绘画与图像的关系:“拍摄活动影响了我的绘画实践,因为镜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以从远处更好地概念化图像。我的方法应该具有中立性元素,这对我和观众都很重要——观众有必要与图像本身保持距离。”
吕克·图伊曼斯,《佣人》,1990,布面油彩,51.2 × 53 cm。私人收藏,长期借展于S.M.A.K.(根特市立当代美术馆)。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这种距离感正与人们日常和技术互动的体验相呼应:照片使我们能够靠近某些事物,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几乎每一件作品中,图伊曼斯都根据图像作画,而不是直接描绘眼前的景象。报纸、杂志的新闻图片、电视节目片段、拍立得照片,甚至医学影像等资料,都是艺术家收集素材的渠道。
吕克·图伊曼斯,《诊断视图 V》,1992,布面油彩,57.9 × 42.3 cm。私人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吕克·图伊曼斯,《肺》,1998,布面油彩,158 × 95.5 cm。Beth Swofford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本·布莱克韦尔。
基于原有意象,图伊曼斯的作品或赋予普通物品超乎寻常的重要性,或令人难忘地将具有重大影响的主题简化为犹如迷一般的图像,回避了具象绘画通常具有的清晰指向性。随着1990年代绘画逐渐开始容纳新的叙事形式,图伊曼斯的作品广受关注,并在欧洲、北美等地展出。这个时间也恰逢互联网普及前夕,人们开始大量处理日常所得的图像,以及留存于历史中的影像遗产。
吕克·图伊曼斯,《非正当 III》,1997,布面油彩,160 × 136.8 cm。泰特美术馆:1998年由新艺术赞助人通过泰特美术馆基金会呈现。©泰特美术馆,摄影:马克·希思科特。
褪色的隐喻
吕克·图伊曼斯在年轻时代经历了二战数十年后欧洲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关于战争和历史的话题开始频繁在电视上出现和讨论。在他的记忆中,父母常常因为彼此的比利时和荷兰身份,对战争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成为了此后艺术生涯中,图伊曼斯不断关注和探讨战争与历史主题的潜在动因。
吕克·图伊曼斯,《血迹》,1993,布面油彩,57.5 × 47.5 cm。Jenny & Jos Van den Bergh – Quermia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本·布莱克韦尔。
与战争的复杂与残酷相比,图伊曼斯对此的表现方式倾向于克制与隐晦的表达。在他的代表作《身体》中,观者看不到人物的头部,甚至不知道这究竟是一个人体,还是一个玩偶。艺术家以如此单纯的方式将一副躯干呈现出来,不免让人联想到战争及其遗留的暴力。
吕克·图伊曼斯,《身体》,1990,布面油彩,48.5 × 38.5 cm。S.M.A.K.(根特市立当代美术馆)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本·布莱克韦尔。
图伊曼斯常常运用重大事件、人物和场景来切入历史,又巧妙地将其模糊淡化,削减掉原有的强烈色彩。他的作品虽采用非叙事的表达,却暗示着背景故事的存在。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习惯快速地完成绘制,让淡薄的颜色显露出些许不安的状态,吸引观众去探寻画面里蕴含的意义。
吕克·图伊曼斯,《乌龟》,2007,布面油彩,3.68 × 5.09 m。私人收藏,由卓纳画廊提供。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过去与未来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及日常生活的平凡细节中,吕克·图伊曼斯持续探讨着图像自身所蕴含的塑造当下与诠释历史的不稳定力量,并将其传递给未来。就如她所说:“生活在你自己的时代中,你无法抹去你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你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些都会对你产生影响。”
吕克·图伊曼斯,《谷仓》,2023,布面油彩,319.8 × 254.2 cm。弗尔林登博物馆收藏,荷兰瓦瑟纳尔。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可以成为他置于画面之上的材料。比如观众可以在《谷仓》描绘的传统场景中看到电子设备的图片列表;而在2019年根据影像静帧创作的画作《深圳》中,与一片当代城市景象中同时显现的,还有“播放”“快进”的按钮。
吕克·图伊曼斯,《深圳》,2019,布面油彩,213.2 × 156.4 cm。私人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对于图伊曼斯来说,中国是他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且曾经展出过的国家。他年少时痴迷《红楼梦》,2007年时还策划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自1985年图伊曼斯术举办首展以来,其创作中便经常出现以中国为主题的作品。
吕克·图伊曼斯,《内陆》,2018,布面油彩,226 × 162 cm。私人收藏。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摄影:吕克·图伊曼斯工作室。
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2月16日,精选了图伊曼斯整个职业生涯的80余幅代表作品的大展“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将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本次展览是是中国首个全面系统梳理图伊曼斯的艺术实践、同时也是其最为重要的回顾展之一。展览由UCCA策展顾问彼得·逸利与艺术家共同组织策划。欢迎各位观众届时来到现场,亲身感受图伊曼斯的艺术魅力。
吕克·图伊曼斯:过去
2024.11.16 – 2025.2.16
周二至周日
10:00-19:00开放
(18:30最后入场)
展览限量早鸟票正在预售
售罄即止
关于艺术家
吕克·图伊曼斯出生于1958年,现生活和工作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多次个展,其中包括卢浮宫(巴黎,2024);格拉西宫(威尼斯,2019);De Pont博物馆(蒂尔堡,荷兰,2019);河畔博物馆(MAS,安特卫普,2016),此展亦巡展至国家肖像馆(伦敦,2016);卡塔尔博物馆画廊-艾里瓦克(多哈,2015);梅尼尔私人收藏博物馆(休斯顿,2013);卫克斯那艺术中心(哥伦布,俄亥俄州,2009),此展亦巡展至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达拉斯艺术博物馆、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和BOZAR—王家美术宫(布鲁塞尔);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04),此展亦巡展至K21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艺术品收藏馆(杜塞尔多夫)。作为策展人,图伊曼斯还曾策划过众多展览,包括于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展览(北京,2007)。他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及荣誉,包括国际当代绘画大会颁发的荣誉奖章(ICOCEP,波尔图,葡萄牙,2019);Coutts当代艺术基金会奖项(苏黎世,2000);荷兰文化奖之视觉艺术奖(1993)。其作品已被多个机构收藏,包括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国立国际美术馆(大阪)、现代艺术陈列馆(慕尼黑)、皮诺艺术收藏和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
- END -
收藏|展览|投稿
微信:artgeya
邮箱:artgey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