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海贝
你觉得努力重要,还是运气重要?
我想,现在很多人已经很努力了,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可以说大家过得都很卷。可是,我们越努力,就感觉越辛苦,就越内耗,总感觉自己运气很差,总是不走运,以至于……,后来……
其实,很反感社会上一些人,一直在批判年轻人喜欢躺平和佛系。在我看来,年轻人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当我看见一些博士毕业生,满大街地送外卖,难道你有权利去质疑他们不努力,他们喜欢躺平,他们喜欢佛系吗?我想他们比哪个时代的人都活得豁达,都活得通透,都活得乐观。他们为了生存已经放下了幻想,积极地融入这个社会,企图通过努力过好每一天。
读刘基的《良桐为琴》,看着看着,竟然眼睛模糊。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有一位知名的做琴工匠叫工之侨,他得到一块非常好的桐木,就砍来做成一张琴。这张琴外表朴素,但是音色非常好。工之侨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弹后,他满意极了。
工之侨认定自己做的这把琴,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进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来试奏,乐师说:“这把琴不古老,不是古董,不值得收藏。”官府随即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之后,思索良久。他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些古代文字;之后,他把琴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工之侨把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售卖。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工之侨的这把琴,很是喜欢,又觉得外表古朴,感觉很珍贵,就用高价买了它。随后,这位大官又把工之侨做的这把复古琴,献给了朝廷。在朝堂之上,乐官们观赏把玩着这把琴,传递赞颂着这把琴,大家一致认定:这把琴是精品。乐师们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个消息,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世上的事情,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之后,工之侨就离开了自己的住处,去了宕冥附近的山里,大家都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刘基创作的寓言《良桐为琴》,是刘基《郁离子》中一篇。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值得人们深省,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和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这也告诫人们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全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将刘基比作为诸葛武侯。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我们最熟悉刘基的作品,莫过于《卖柑者言》。但是刘基的《郁离子》很值得一看。
《郁离子》是刘基创作的笔记。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这被认为是刘基为天下后世“立言”的不朽名著。《郁离子》不仅集中展现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体现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
读完《良桐为琴》篇,我颇为感慨: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挑战,人要学会灵活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思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只有学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和生存。
故事中的工之侨用优质的桐木制作了一把琴,其声音如金玉般动听,可太常寺的高级乐器师却因它不是古董而贬低其价值。工之侨的琴虽然内在品质卓越,但因为外表朴素,就被轻易贬低。这让人反思,在追求外在形式的同时,是否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
社会上,确实有很多人很看重虚名和外表。这个故事是否在提醒人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真才实学,不要过分追求虚名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优点,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才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信。人要学会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价值,不因外界的评价而轻易动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内在品质,追求真实自我,而不是过分追求外表的光鲜亮丽或他人的认可。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我们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内在价值,追求自己长远的目标和梦想。在人生态度上,人应该更加注重内在修养和品质的提升,而不是过分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在价值,并坚定地追求它时,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出真正的风采。
我们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时,不能仅凭其外表或某些附加属性,而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因为事物的真正价值,往往隐藏在它的内在品质和实际效用之中。
文中通过琴的比喻,刘基表达了对智慧和才华不被正确评价的社会现状的不满,对真正才能被埋没的哀伤。他批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仅凭外观或传统标签来判断事物价值的现象,呼吁人们重视事物的真实价值而非表面的装饰或历史背景。这些现象,无不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盲目从众,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乐师和朝廷官员对这把琴的态度,难道不是社会的浮躁和偏见?他们只看重琴的古老和外表的美观,而忽视了其本质的音乐价值。这让我想到了,那些在求职过程中,被面试的年轻人,先被挑学校,再被挑性别,再被挑专业,再被挑长相,……
很多时候,用人单位在挑来挑去之后,选的是否是那把用良桐做的好琴?
工之侨的琴虽然音质优美,但因为没有古老的外表而被否定。这是否也在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生活中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时,不能仅凭其外表或表面的名声,而应该深入了解其内在的品质和价值。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真实,不忘初心,不被外界的虚荣和浮躁所左右。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轻易被他人的言语所左右,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在面对各种信息和选择时,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不盲目跟从潮流或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避免被虚假的外表所误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走弯路或陷入困境。
工之侨的琴经过人为处理后,被误认为珍品,这反映了社会上真伪难辨的现实,以及人们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这些现象,难道仅仅是对个体遭遇的反映,我觉得这是对社会普遍认知误区的深刻揭示。
工之侨在琴被退回来之后,没有选择放弃或抱怨,而是巧妙地利用社会的偏见,对琴进行了“改造”,最终这把琴凭借古董的身份,被贵人高价买走。这体现了工之侨的变通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压力,学会像工之侨一样,不被一时的失败所击垮,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挑战。
工之侨这一番操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造假和投机取巧的风气。人们为了迎合社会的偏见和喜好,不惜对事物进行伪装和改造,以求得更高的评价和更多的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破坏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工之侨的琴第一次被退回时,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跟漆工和篆工合作,对琴进行改造,对琴进行仿古加工后再次尝试。这展现了他在面对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和应对策略。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是否也要学会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感受,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议,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寓言的结尾处,工之侨的“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的深沉议论,更具有警戒世人、惊醒世人的作用。刘基借此讽刺了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提醒人们不应让偏见蒙蔽双眼。工之侨最终的归隐,象征着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体在不公社会中寻求精神自由的无奈与追求。
这篇寓言鼓励读者进行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坚持真理和内在价值,即使这可能与主流观念相冲突。但是,只要我们勇于面对挑战,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就一定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工之侨在经历了两次献琴的波折后,最终选择了远离世俗,入于宕冥之山。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但也反映了他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通过保持内心的平和来寻求解脱。就心理健康方面而言,人要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刘基不仅仅关注自己的遭遇,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现象和问题。这也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勇于揭露和批判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是,我们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