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北魏正平二年(公元 452 年)二月初五日,45 岁的拓跋焘 —— 这位一生征战、开疆拓土的北魏雄主,竟离奇死于宦官宗爱之手。拓跋焘 15 岁登基,御驾亲征,先后荡平胡夏、北燕、北凉等北方诸国,又挥师柔然、高车、吐谷浑等地,战功卓著。如此英武之君,怎会命丧阉宦之手?此中疑窦重重令人费解。
历史上宦官弑君者虽不乏其人,但多为帝王大权旁落或懦弱无能之辈。拓跋焘在位时,大权在握果敢刚毅,既无宦官专权,亦无强势权臣,宗爱一介宦官,何以轻易取其性命?宦官之权依附皇权宗爱受宠,理应盼君长寿以保荣华,缘何痛下杀手?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宗爱弑君后竟接连谋害数位朝中重臣与一位亲王,甚至将新君也屠戮于刀下,前后两任皇帝死于非命,间隔仅一年左右。想当年司马昭专权,弑杀曹髦尚引发巨大政治震荡处置棘手,何况宗爱区区宦官,竟敢如此肆意妄为?显然拓跋焘之死背后,定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魏书》记载宗爱与太子拓跋晃心腹仇尼道盛、任平城有私怨,便在拓跋焘面前构陷二人,致使二人被杀,东宫势力遭受重创,太子拓跋晃忧惧而亡。拓跋焘事后追悔,宗爱恐遭清算,遂弑君自保。此说看似合理,实则漏洞百出。拓跋焘仅凭诬陷便对东宫势力痛下杀手,于理不通。太子乃其亲子,又是亲手培养的储君,怎会轻易被废?
实则晚年拓跋焘脾气暴躁,刑罚严苛杀戮无度每有杀戮,常懊悔不已,杀崔浩后更是追悔长叹:“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 可见其性情乖张,喜怒无常,朝臣人人自危。加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拓跋焘为充盈府库,强征赋税,甚至灭佛掠夺佛寺财富。正平二年正月,刘宋归降民众谋反,虽被迅速平定,拓跋焘却迁怒于冀州刺史沮渠万年,以通敌之罪将其处死。沮渠万年乃北凉宗室,拓跋焘此举,意在震慑降将,却也引发诸多不满。
此前崔浩《国书》案,牵连甚广崔氏灭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高门士族亦受波及,抄家劫掠人心惶惶。拓跋焘的残暴行径,令众人胆寒,渐生让太子拓跋晃提前继位之念。拓跋晃五岁立为太子,十二岁主持朝政,熟读汉人经史,其师高允与抚养他的窦太后皆为汉人,思想趋近汉人为政温和,深得大臣拥戴。
《宋书》记载拓跋焘南征时,拓跋晃私派人收取战利品,被告发后拓跋焘震怒,彻查东宫。拓跋晃恐惧,派人刺杀拓跋焘未遂。拓跋焘佯装遇刺,诱捕拓跋晃并杀之。此说虽较《魏书》劲爆,但考虑到《魏书》家丑不外扬之可能,亦有可信之处。拓跋焘或授意宗爱逼死拓跋晃,欲立拓跋余为太子。拓跋余之母为柔然可汗之妹,其本人喜好打猎酗酒,颇具胡人习性,身边聚集不少不满拓跋晃亲近汉人的胡人势力。拓跋焘倾向胡人势力,故有废立之举。为防东宫势力反扑,拓跋焘封拓跋晃之子拓跋浚为高阳王,欲逐出平城然计划失败。
此时宗爱本欲借诬陷太子邀宠,未料引发如此危机心生恐惧。而心怀忐忑的大臣与宗爱一拍即合,共谋杀君另立。参与谋划者,有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薛提等重臣,他们位高权重,有能力掌控政局。宗爱负责弑君,他们则掌控朝政。
拓跋焘诸子中,三皇子东平王拓跋翰、四皇子临淮王拓跋谭、五皇子广阳王拓跋建、六皇子南安王拓跋余皆在人世,东宫系有拓跋浚。宗爱害死太子,不愿拥立拓跋浚,因其上位东宫旧臣得利,自己恐遭清算。众人商议后因拓跋翰文弱平和,决定立其为帝。宗爱未参与讨论,得知拓跋翰入宫后,心生怨恨,因与拓跋翰有仇,恐其继位对己不利。于是宗爱假传太后谕旨,诱骗兰延等人入宫,将其捕杀,拓跋翰亦死于非命。
而后宗爱拥立拓跋余,拓跋余应允不追究其罪责并许以大权。宗爱因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冯翊王。然拓跋余起初虽对宗爱恭敬,后因宗爱权势日盛,渐感不安欲削其权,宗爱察觉后再次弑君。此次弑君仓促,未作长远谋划。羽林中郎刘尼曾劝宗爱拥立拓跋浚,宗爱因惧怕报复未允。
永平二年(452 年)十月初一日,宗爱趁拓跋余祭祀之机,派心腹贾周将其杀害。但此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有重臣策应,可秘不发丧稳定局面,且有备用继位人选。如今宗爱毫无准备陷入绝境,羽林中郎刘尼果断联合殿中尚书源贺、尚书陆丽、长孙渴侯,拥立拓跋浚入宫称帝,改元兴安是为文成帝。拓跋浚迅速下令诛杀宗爱、贾周等人,封赏拥立功臣。
拓跋浚虽年轻却颇具政治智慧,他深知朝廷历经两次弑君局势动荡,需恩威并施。他大力封赏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长孙渴侯等拥立者,然一个月后,又果断赐死拓跋寿乐、长孙渴侯及两位叔叔拓跋建、拓跋谭。通过铁血手段,拓跋浚稳固了皇权,稳定了北魏乱局。拓跋焘生前恐未料到,最终稳定朝政之人,竟是自己欲驱逐的皇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