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是最高法院确定的交叉执行工作试点省份之一,我以全省交叉执行相关案件为研究样本,从交叉执行案件的数量、方式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室外寒意来袭,辽宁高院审学研基地却“气氛炽热”——研讨会正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如火如荼地开展。来自省内外的法学理论界专家学者、辽宁高院执行局一线干警代表、部分青工委代表及第6期“审学研”全体研究员参加研讨。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切的环节。来自第6期“审学研”驻院研究员、东港市人民法院执行局三级法官张蕾的两个课题均聚焦执行工作。
在课题《执行难源头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中,张蕾提出做好执行难源头治理工作,既需要与外部相关部门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也需要与内部立审执各部门树立“纠纷解决一盘棋”的思维,实现诉讼全过程的衔接配合,减少程序空转,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在另一课题《交叉执行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中,张蕾以我省交叉执行情况为基础,对这一创新执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试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交叉执行程序启动方式、标准,案件审查、办理、退出执行程序,以及交叉执行救济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去年10月,最高法院部署开展交叉执行工作试点。今年3月,辽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推广执行工作双重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现场会,并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对“做优交叉执行工作,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出明确要求。“我省2024年前三季度交叉执行案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4519件,执行到位金额89.41亿元,交叉执行效果明显……”课题结项论文数据扎实、分析有力,这一课题兼具现实背景和实践意义。
思想碰撞生火花,研讨交流聚智慧。点评交流环节,课题的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01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李潇潇
交叉执行是为了解决执行难而创设的新举措,当前交叉执行制度中还有一些内容和规定需要进一步细化,这一课题十分契合当下需求,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课题结项论文明确提出当前交叉执行面临启动标准不明确、案件办理标准不明确以及交叉执行管理和救济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全面的对策建议。
02
北京交通大学
副教授 袁琳
交叉执行的课题结项论文数据详实,内容丰富,建议将“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为文章的单独一部分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优化。
03
辽宁大学老师 张悦
建议进一步完善交叉执行理论研究内容,在提级执行、指令执行中涉及的执行权转移和督促执行等交叉方式涉及的法院内部监督方面加强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04
理论导师
辽宁大学副教授 孟醒
交叉执行是一个全新制度,具有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其功能不仅在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还在于执行资源的统筹。下一步研究可以从应否赋予被执行人启动交叉执行权利和交叉执行制度的适用情形两个角度进行深入挖掘。
05
辽宁高院执行一庭
法官助理 高岩松
由于全面开展交叉执行工作时间较短,相关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全国各地区对交叉执行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在交叉执行工作的启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明确的问题。最高法院通过发布指导意见等方式,不断完善相关内容。交叉执行是一项渐进性、持续性的工作,课题结项论文第四部分对完善交叉执行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对指导实践颇具参考意义。
笔记本上,心得体会、发言要点写满一页又一页……一笔一划,一字一句,与会人员在讨论和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执行工作,一头连着司法权威,一头连着民生民本。参与旁听的执行局一线干警们纷纷表示,要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为努力实现执行工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辽宁法院执行工作的温度、速度与力度。
审核丨黄艳辉
编辑丨秀 姿
文字丨关 月
视频丨辽宁法治报社
融媒体发展部
制作丨李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