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卖炭翁》
谈起饥荒这个话题,人们也并不是很陌生。在建国之后很多人都还是填不饱肚子,到了1987年这个问题才基本得到解决。纵观整个历史饥荒并不少见,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旦遭遇天灾,百姓绝收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有时候我们在看一些纪录片时,经常看到饥荒带来的影响,人们这一顿吃完后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里。为了自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甚至看到什么就吃什么。树皮、草根、瓦罐剩菜,场面真的不能让人直视。但也有一个现象引来了人们的好奇,生活已经这般狼狈,水里的鱼、虾为什么没有人吃呢?
其实这个我国的国情有着很大的联系,虽然河流众多但人们离这些地方却很远。饥荒一般爆发在中原地区,水流丰富的一般都在南方。整个中原地区也只有一条黄河,其余的都是一些比较小的河流。而且我们细细想一下,古代时期的饥荒爆发原因又是什么?无非就是干旱、水灾和战争。
战争我们就不多说了,除了朝代更替时必须要经历的。干旱的爆发,除了黄河许多比较小的支流甚至都已经出现了断流的现象,都见不到又何来鱼虾可言?所以人们也是迫不得已,有什么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水灾爆发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灌溉的充足,但过量的水对庄稼来说也是一个绝收。
就算有鱼虾,百姓都填不饱肚子又是否有力气去抓鱼?既然是水灾那水位一定是非常高的,为了这么几个虾鱼万一水位突然再涨一下,自己还要把命搭上吗?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鱼虾就算打捞上来想要吃到肚子里还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现在人们吃这些食物都是要经过一番加工调制,如果没有这一步腥味去不掉是很难咽下去的。
同时饥荒的爆发也并不是说几天,是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抓到鱼虾无非也就是解一时之饿,人们还要为后面的温饱着想。所以在当时他们更愿意去寻找一些野菜、树皮囤起来,在饿的时候一个热锅就可以让自己填饱肚子。一定程度上比较方面,另一个角度来看减少了柴米油盐的支出成本。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现在也不再为饥饿问题发愁,可现在浪费却成为了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无论身处那个年代,我们都要不忘初心,从现在开始,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