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做了个分析,发布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最新研判。该报告指出了几点内容:

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未售出的房地产库存,在全部完成建设的情况下,其总价值预计将达到惊人的93万亿元人民币。

②到2024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总债务规模将达到59万亿元,这一数字尚未包含预售定金。

基于上述数据,高盛分析认为,尽管可能采取大规模的救市措施,但由于当前的高库存和沉重债务负担,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高盛预测,接下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新房价格要到2025年底才会企稳,然后在2027年会稍微涨一点,大概是2%。二手房的价格会在2026年慢慢平稳。(但是这个预测是建立在政府额外提供至少8万亿的额外财政支持的假设。)

第二,从现在到2025年底,房价可能还得再跌个20%到25%。

第三,从2025年到2027年,新房市场的销售额应该会保持在8万亿这个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不可信?

我们在网上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这已经不是2024年高盛第一次预测我国的楼市,在今年4月份,高盛也曾对中国的房价进行过预测,当时预计房价将持续下跌至2027年,跌幅可能达到40%。

不过,关于这个预测,也有人表示,这个下跌40%的预测只是民间街坊流传的,并不是高盛预测的,毕竟这条消息只在中文网上有流传,而且是简体中文字,根本就没有任何英文原文出处。

另外,即便在中文网上,各个媒体平台,也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机构、官方媒体报道过这个新闻,发布这则消息。

所以,可以判断,这个预言并非出处高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更早一些,高盛也对中国房价进行过一次预测:中国房价在2021年第三季度达到顶峰后,会经历24个季度的下跌趋势,一直到2027年第三季度才能见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这几份预测报告,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和不确定性。这充分说明,房地产市场预测受到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其准确性存在较大波动。

因此,对于高盛等机构的预测,我们听听就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但是千万别太当真。

毕竟,市场这东西,变化太快了,尤其是当前我估计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政策与价格的双重巨变,甚至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谁也不敢100%打包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今年初,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到517新政的出台,同样,517新政后也难以预测924新政的具体内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销量下滑,楼市政策将持续放松。

而目前来看,虽然10月销量出现了大回升,但是根据克而瑞披露的数据来看,10月份一二线城市的成交已经呈现了递减效应。

比如10月第四周,3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微降2%。另外,第四周14个重点监测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以及成交套数,也出现了环比均下降2%。

可见,这一波救市效果,已经在减弱!销量不太好,所以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松绑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房地产市场政策多变、房价波动较大的背景下,我们应保持理性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而且,以当前的市场环境,也不鼓励过分长远的规划,更为审慎的做法是,一个大利好落地以后,再观察2到3个月的时间窗口,评估成交量是否持续上扬,价格是否趋于稳定,然后再做购房决策,到那时也不迟。

毕竟当前已经不再是那个“一买即涨”的市场,恰恰相反的是,房价正处于下行调整阶段,而目前采取的相应措施也是为了稳定市场,促进房地产行业企稳回升。

在这种趋势下,如果着急进场,结果是啥?咱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去年底你觉得一线城市的房价很快会稳定下来,然后就急急忙忙买了房,那么到现在来看,是不是已经亏损了10%?

如果你买的房子偏一点,质量差一点,是不是亏的更多?这不就是咱们所谓的“抄底抄在半山腰”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前的购房决策不仅要基于当前的房价来分析,更要基于个人收入情况以及家庭的债务水平来进行全面考量。而不是因某个政策利好就急于跟风,陷入恐慌性购买。

另外,对于那些一出利好政策,就冲动想买入,认为到了最佳时机的购房者,我们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个提醒,资金在手,应审慎使用,莫让一时冲动成为日后负担。毕竟,资金的持有并非负担,盲目投资才是风险之源。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