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年,二战局势出现重大变化:原本不可一世的法西斯阵营,在各主要战场全线受挫:北非阿拉曼战役后,取胜的盟军由此作为跳板,登陆西西里岛;中途岛海战则扭转了太平洋力量对比,迫使日军转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给了纳粹德军迎头一击,自此苏德战场攻守易势。
以上三次战役,都堪称局部战场的转折,但对于整体战局的作用和影响力,当以斯大林格勒战役最为重要。
在此战初期,德军一度大占优势,究竟是何缘故令其最终落败?
斯大林格勒地理形势图
战役背景
1941年6月22日,数百万德军秘密集结苏德边境,突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试图将在欧陆大获成功的闪电战复制到苏联。
德军组成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一路向苏联腹地推进,边缘地区的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相继陷落。然而德军的长驱直入,在三座城市面前戛然而止。北方军群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中央军群的莫斯科,以及挡住南方军群的斯大林格勒。
三城自北向南连成一线,使德军无法寸进。到此时,苏军已是退无可退,防线后方是东欧大平原的一部分,且为苏联工业、经济、粮食、能源的核心区,如被德军突破,苏军势必失去反击能力。
至于辽阔的西伯利亚,不具备作为后勤基地的能力,因此将其视为战略纵深极不现实。
在先后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受阻后,德军把突破重心转移到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
为何攻击这里,既有在北方、中央遇阻的无奈,更重要的是,此城战略位置太过重要。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石油主产区,尤其是高加索出产的石油,是德装甲集群最渴望的物资。如夺取此城,既能补充进攻动力,又可隔断中央地区的后勤供应。
过程简述
为达上述目的,德军将南方军群整编为A、B两部分,A军群由第1装甲集团军和17集团军组成,目标是攻取高加索区;负责攻击斯大林格勒的是B集团,由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2、6集团军组成。
斯大林格勒外围局势:1942年5月,苏军用于反攻哈尔科夫(乌克兰东北部)的45个师,被德军合围,被俘25万人;7月,曼施坦因11集团军攻占克里米亚半岛,俘苏军27万。斯大林格勒正面,已完全暴露在德军兵锋之下。
截至这一阶段,德军战果斐然,这也令德最高统帅出现轻敌心态,认为拿下斯大林格勒,根本不需要原本配置的兵力。
于是B集团的第4装甲集团军,被划给了A集团,用于高加索方向的进攻,主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只剩保卢斯第6集团军。
由于前期损失过重,苏军投入斯大林格勒防御的兵力,甚至还低于德军方面。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在双方力量不均衡的态势下,德军迅速突破外围防线,兵临城下。压力极大的苏军也采取了严厉措施,撤换年迈的铁木辛哥,并命令部队“绝不容许后退一步”。
此时德军最高统帅又改主意了,认为“高加索的命运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因此将第4装甲集团军又还给了B集团,令其北上助攻。
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高加索方向的兵力缩减,8月份,当A集团进发到距离当地最大产油中心仅80公里时,已成强弩之末,再也无力前进一步。
德军指挥中枢的摇摆不定,使得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战略目标,一个都没能实现。做个假设,如将两处兵力合二为一使用,结局会否有所不同?
类似情况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多次出现,包括临阵换将、直接干涉前方指挥,已成了家常便饭。比如对A集团利斯特元帅的撤换,否决保卢斯集团军撤离方案等。
双方都极尽可能将兵力投入斯大林格勒,到11月份,经过3个月血腥惨烈的巷战,德军控制了城市的80%,并将守军压缩在两个狭长区域内,但未能完全占领。
每一处建筑都成为反复争夺的目标,新补充的苏军战士平均存活不超1天,军官平均存活时间为3天,维修工人往往就在战场上修理坦克和武器。
苏军在坚守同时,秘密集结兵力准备反攻。而德军由于战线拉的过长,只能将仆从国军队用于侧翼防御,这成为又一巨大隐患。即便这样,兵力也显得捉襟见肘,往往1公里长的战线上,仅一个排的防守兵力,这给苏军反攻创造了良机。
11月中旬,此时的苏军总指挥已换为朱可夫,并聚集110万兵力,德军B集团总兵力100万,双方虽兵力相仿,但苏军配置合理,并在火炮和坦克数量上占优。
11月19日,代号“天王星”的反击开始,果不其然,负责德第6集团军两翼的罗马尼亚3、4军团被迅速摧毁。11月30日,苏军完成钳形迂回,将第6集团军和仆从国军队27万人团团围困,德军大势已去。
被困德军并没有得到戈林允诺的空运物资,实际上他们只能得到最低需求量的10%,此刻德军最大的敌人已转换为饥饿和严寒,每天有数千名士兵非战斗死亡。
1943年2月,刚被授予元帅节杖的保卢斯,终于没能完成元首“战斗到最后”的嘱托,宣告投降。除了死亡的14万人和空运撤离的3万伤员,包括22名将军在内的91000名德军当了俘虏,这些人大都死于强制劳动,仅有6000余人生还德国。
在这场投入了数百万兵力的战斗中,双方死亡高达一百万人。此后,苏军逐渐取得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