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夸奖叫办肆,有一种认同叫艳似滴来。你可知道苏轼当年在徐州,也曾说过类似的徐州土话:“有种的,跟我上!”(“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四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赴任没过几天轻松日子,一场考验便不期而至。八月二十一日,黄河在徐州西800里的曹村决口。九月初,徐州城外的水位达到2.89丈(9.6米),比城内平地高出1.09丈(3.6米)。若是大水漫城,后果不堪设想。
未雨绸缪
黄河决口东泛,夺泗入淮,必将流经徐州城下,这座古城势必危在旦夕。于是他启动防洪预案,组织民众置办畚箕和铁锹等防洪工具,抓紧时间储备泥土和石头等抗洪材料,以防患于未然,所以洪水到来时,老百姓并没有感到害怕,待到水位上涨将要灌进城里,城中富豪携家带口涌向城外避难,苏轼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富豪出走将会加剧城中百姓的惶恐和动摇民心。苏轼闻讯即刻赶来,面对黑压压的人群拱手施礼,大声喊道:“乡亲们!洪水已至城下,即使让你们逃出城去,一旦洪水淹没徐州,你们的家产也就完了!现在别无他法,唯有大家齐心协力,筑堤防洪,才能护城保家。有我在,决不允许洪水摧毁徐州城!现在,我命令你们:立即参加筑堤,不得有误,违者严办!”苏轼率众修建了两条大堤,一条位于城之东南,从城东南角至戏马台,一条位于城之西南,从城西门至戏马台,这两条大堤在保证人们自由来回于城内和戏马台之间的同时,假如洪水毁城,它还可以保护城内没有跑出去的人们迅速逃生到戏马台。苏轼并没有采取简单地把四个城门都堵死这一做法,而是有第二手策略。
求助禁军
汛情危急,人手不足,怎么办?眼见洪峰朝徐州急速扑来,各处抗灾人手告急,他不得不冒雨前往驻军武卫营,请求派兵支援。宋朝的禁军直属朝廷枢密院指挥,地方官员无权调动。险情紧急,如果再向朝廷奏报请调军队,路途遥远已来不及,更何况当时水围城池已无法出城。为增强抗洪力量,无奈之下,苏轼亲赴军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恳请禁军参与抗灾。苏轼对卒长说:“洪水已经包围了徐州城,全城百姓命悬一线,已是千钧一发之际,你们虽然是禁军,不属于我调遣,但是希望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共抗洪害,保民平安。”依据宋代军制,知州只能统辖属于地方的厢军,无权调动中央执掌的禁军,否则会有作乱之嫌。然而,苏轼不避嫌疑,其拳拳爱民之心令士卒大为感动。看到披蓑戴笠杵着棍杖、脚穿草鞋一身泥泞的太守,武卫营将领十分感动,“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事急从权,立即率领三千禁军士卒紧急投入到抗洪抢险之中。苏轼身先士卒,吃住都在城头上,日夜不离开抗洪前线一步。经过周密部署和全城军民数日奋战,城南两条大堤,赶在洪峰到来之前筑成,徐州城池和一城百姓得以保全。
全家齐上阵
苏轼可不是一个人孤身奋战在抗洪一线。抗洪期间,苏轼同民众并肩作战,过家门而不入,苏夫人王闰之让儿子苏迈前来协助苏轼抗洪,让苏姑送来姜汤和点心慰劳。苏轼让苏迈带领家中子弟仆从去加固东城墙,苏姑不顾劝阻,毅然加入抗洪队伍。苏姑终因连日劳累、体力不支,不幸被洪水卷走,人们只打捞到一件红衣,在徐州留下了苏姑墓和显红岛的传说。民间传说:苏轼的养女苏姑(苏小妹)帮助她父亲抗御洪水,有一天夜间她听到鸟的叫声:“苏姑,苏姑,河伯将过,红妆现身。全城免祸!”凌晨,苏姑身着红装,站立城头。看到河伯乘滔滔黄水而来,便舍身跳入水中,嫁给河伯,黄水迅即平复。古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河神发威,除非有美貌少女祭祀水神,大水方可退去。这段民间传说里,苏小妹是苏轼之女,还有的传说把苏小妹说成是苏轼的妹妹。据说苏轼一生既无女儿也无妹妹,可世代徐州百姓却执着地认为苏小妹确有其人,而且是苏轼抗洪时献身黄河拯救百姓的女神,并且为她筑家建庙、世代祭祀,把百步洪附近的小岛命名为“显红岛”。
拆楼筑堤
水退后,苏轼对临时的堤防顾虑重重,为徐州日后的安全考虑,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经过考察和筹划,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次年二月,朝廷给苏轼下拨三万贯钱,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余人,在城东完成他的木堤计划。恰巧官衙逍遥堂的霸王厅年久失修,就把它拆了,修建了一座百尺高楼,用来镇水,因中国五行学中黄代表土,土能克水,故名“黄楼”。后人为了缅怀苏轼,把他带领民众抢筑的长堤称为“苏堤”。修建好黄楼之后,苏轼曾夜宿燕子楼,写下“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由燕子楼想到黄楼,从当日又思及未来,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亦同此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无穷感慨。黄楼既是一张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闪亮名片,又是一盏指引后人为官为人的耀眼明灯。
去来非我
工程完成后,宋神宗也对苏轼的成就颁圣旨嘉许,下诏曰:“敕苏轼:昨黄河水到徐州,汝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飘没之害……朕甚嘉之。”全城欢呼。获得嘉奖,这是苏轼一生事业的高光时刻。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赴任湖州离开徐州之际,百姓念其恩,都来送行,颂扬道:“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听了这话,苏轼微微一笑非常谦虚地说:“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千年前苏轼组织抗洪保城安民的鲜活案例,对我们当代城市治理仍有启迪意义。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苏轼仅仅是会诗词歌赋,纸上谈兵的文人,而徐州“南秀北雄”独特的地域文化却深深影响了他的性格养成,成就了不一样的官员苏轼。是徐州这方土地激发了他的豪放之情,临危不惧,一往无前,有勇有谋,敢于担当。苏徐州,真有种!
作者:李六如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