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旬,勇闯亚运,摘下铜牌,本以为这已经够令人震惊了,没想到这个老人竟然还是个顶级富豪,就连李嘉诚都要对他甘拜下风。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这位老人名叫黄惠祥,平常衣着朴素,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翻开印尼的富豪榜,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看似平平无奇的老人竟是印尼首富,而且连续14年都是如此。即便是在2022年这种特殊时期,全球多数富豪的财富都急剧缩水,黄惠祥照样以477亿美元的身价再度霸榜。那么,这个老人凭啥这么厉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家似乎有祖传的经商天赋,他的爷爷黄集仁和父亲黄维源都是印尼有名的商人。1920年,父子二人为了生计从福建来到了印尼,起初就靠在路边摆地摊卖香烟赚钱。虽然只是小本生意,但靠着父子二人灵活的头脑还是攒下了不少钱。

1950年,印尼有一家卷烟厂濒临破产,黄维源准备押上所有家当大干一场。但当地的烟草行业狼多肉少,竞争相当激烈,已经年过半百的他这个时候加入,又该靠什么破局呢?在烟草生意这方面,黄维源可谓是天赋型选手,一出手便是巅峰。他刚拿下卷烟厂没多久,就研究出了一款丁香烟。这款产品用玉米皮代替了常用的卷烟材料,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其中添加的丁香成分,又具有缓解疼痛的功效,深受广大烟民的喜爱

黄维源的针记香烟厂仅凭这一款产品就实现了逆天改命,一跃成为了行业第二。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针记烟厂很快就能坐上第一的宝座。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一场意外带走了黄家所有的希望。1963年,卷烟厂突发大火。这对于任何一个烟草企业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看到自己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灰烬,黄维源实在难以接受,就此病重不起,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掌门人走了,破败的针记香烟又该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黄惠祥、黄惠忠这两个兄弟非常争气,他们接过父亲留下的卷烟厂,准备重振旗鼓。不过,此时的黄氏兄弟只有20多岁,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真的能带针记重回巅峰吗?这兄弟俩虽然年纪不大,但经商头脑可一点都不比黄维源差。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掉厂里的老机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让卷烟厂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回到正轨。

1972年,针记香烟再次改头换面,不仅手握印尼市场,还把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不过,黄氏兄弟心里很清楚,生意要想做的长远,还是得提高核心竞争力。于是,他们又推出了过滤嘴香烟,这款产品上市之后,直接超越了当年的丁香烟,创下了年产19亿的神话,而针记也再次被推上了巅峰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刚迎来高光时刻的针记正好赶上印尼“改朝换代”。如果不及时向新的军政官员示好,企业轻则被挤兑,重则被充公。很多同行为了利益,绞尽脑汁的攀附关系。但是黄氏兄弟却不愿意为此低头弯腰,果不其然,针记香烟很快就被针对了,那段时间烟厂的情况可以说是一落千丈。但庆幸的是,这次的“大火”还没有发展到烧身的程度,不少同行就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破产倒闭,针记反而在这场危机中快速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成功躲过了一劫,但黄氏兄弟心里还是非常不安,因为他们的鸡蛋都在同一个篮子里,抵抗风险的能力太差。于是,兄弟二人决定不再局限于烟草行业。不过,离开了祖传的香烟,他们还能做什么呢?黄氏兄弟思来想去,决定做家电。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这行业跨度未免有些太大了。但他们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当时印尼政府规划向农村地区输送电力,而这部分人口占据了总人数的70%,市场潜力可想而知。于是兄弟俩又搞了一个电视机生产线,考虑到农村经济条件有限,所以主要向这部分市场推出低端产品。没想到上市之后销量居然还不错,最高年产量直接突破了百万。初次跨界成功之后,黄氏兄弟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后来又斥巨资进军地产。

2004年,印尼雅加达市中心的一家酒店因为经营困难被摆上了货架,兄弟二人豪掷2.42亿美刀买下了10年的经营权。经过他们的改造,这家酒店脱胎换骨成为了当地最大的购物广场,这或许就是天赋型选手的实力。但相比之下,接下来的投资才是真正的封神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兄弟俩在多次增持之后,成功拿下了中亚银行的控股权。短短两年之后,这家银行就成了印尼当地最大的私有银行,年利润高达12亿美金。而它给兄弟俩带来的收益,甚至已经超越了他们的王牌烟草。

黄氏兄弟的扩张之路仍在继续,纺织、造纸、互联网等等,只要是你能想到的,他们几乎都做到了。这时候,这兄弟俩的财力,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但是名气却远不如其他华人富豪,就连名字都有人叫错,这到底是为啥呢?

稍微了解他们的故事就会发现,兄弟二人早已把低调二字刻在了骨子里,不管出席多高端的场合都是只身前往,没有秘书和助理,也从来不带保镖。当有人问怎么看待“印尼首富”这个称呼,他也只是笑着说“估计有人把数据搞错了。”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人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他们还以父亲黄维源的名义成立了基金会,帮助上万名华裔学生完成了学业。有这样的情怀和格局,又怎么会走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