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体制内干部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种现象越往基层越明显,尤其是在乡镇街道一级。
据了解近几年好多地方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换届时,竟然出现班子成员都是清一色“85”后干部的情况,甚至其中还有许多“90后”干部,其中已经很少有四十五岁以上的成员。
客观地说,干部队伍年轻化政策有很多优势,如年轻干部学历高,思想超前,工作中有激情,创新能力强,干事创业有魄力,个人精力好等等诸多优势,干部年轻化政策本身并无不妥。
体制内,有时基层在执行上级政策的过程中会出现走样变形的现象,虽然干部年轻化政策本身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长远发展,确保干部队伍后继有人。但好多地方在干部队伍年轻化政策执行过程中却没能把握好尺寸,出现过度追求干部年轻化的倾向,甚至个别地方单纯为了追求干部年轻化数据而故意去提拔年轻干部。
我们在清楚知道干部年轻化优势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年轻干部也有不成熟的一面,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处理复杂应急情况的大局观没有老同志可靠,群众威信不如老同志高等,而这些同样是干好基层工作不可或缺的干部必备素质。
除此之外,还要理性的看到,干部更新过程中一味追求小年龄、青年化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干部人才的浪费。许多45岁左右、甚至刚到40岁的中坚干部力量,已经被淘汰出年轻干部队伍行列。
要知道,这些干部可能是经过十几二十年时间的培养,在综合素质方面好不容易成长到最成熟阶段的精英。培养一个各方面成熟的干部不容易,也非一日之功,过度追求年轻化将他们轻易淘汰,实在是浪费干部人才。
虽说年轻干部同样可以不断成长,但需要过程和时间。
基层在选拔干部时,应该根据工作实际和客观需要,合理把握干部年轻化政策,最好不要放着成熟可靠的干部不用,片面去追求干部年轻化,这样有可能会造成干部队伍的不稳定。
综合许多地方成熟做法,可以尝试在干部更新过程中,采取领导班子老中青科学合理搭配形式,搞好干部队伍“传帮带”,更利于工作的开展、人才的培养和干部队伍的稳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同样适用于体制内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往往会更稳定。
乡镇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领导干部肩负着辖区发展稳定的重任,从事的是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最需要的是能干事、能干好事,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干部队伍。
因此,搭建成熟的基层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能者上庸者下,绝不能搞脱离实际的过度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