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苦寒之地,为何成为“北方稻米之乡”,朝鲜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文史道
2024-11-12 06:45山西
自古以来,南方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誉为“稻米之乡”。
那片肥沃的土地与充沛的水资源共同孕育了丰饶的水稻文化。
然而,当越过中原地区,在我国东北辽阔的土地上,也盛产着大米,且东北大米的品质还非常优越。
在很多人看来,东北属于苦难之地,不适合大米生长,为何独独东北会生长大米呢?
关于这一切,还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今天文史君来为大家做解读。
中国水稻简史
现在全世界普遍认知,世界上的水稻,最早起源于中国。
据考古发现,早在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将其作为主食,开启了华夏大地上的稻作农业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并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轨迹,向东南亚、东亚乃至更远的地方传播。
大约到了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水稻经由舟山群岛传入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为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入汉朝,随着丝绸之路的进一步拓展,我国水稻的足迹也延伸到了菲律宾等更远的地方。
到了公元5世纪,即我国东晋时期,水稻更是经由伊朗,开始传入西亚地区,随后又经过非洲大陆,最终抵达欧洲,为全世界的粮食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如此辉煌的传播过程中,水稻在我国国内的传播也必不可少,大约在距今3500年左右,我们祖先成功将南方的水稻引种到了东北。
如,辽宁阜新县高台山遗址中发现的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水稻田遗址;1988年在大连湾大嘴子遗址中,出土了2400年前的碳化粳米。
隋唐时期,我国东北地区隶属于“渤海国政权”,当时的渤海国以其盛产的稻米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卢州之稻”。
后来随着渤海国的灭亡,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也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水稻种植一度陷入低谷。
清朝时期,由于大清帝王将关外视为祖宗圣地而实行封禁政策,导致关内百姓无法进入东北地区,使得这里的农耕文化更加衰败,几乎成为了一片荒夷之地。
东北水稻兴盛
清朝中晚期,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那一时期,东北地区成为了国内外势力争夺的焦点,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由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日本和沙俄对其虎视眈眈。
后清政府为了缓解边疆压力,不得不调整策略,开放了“安置流民”“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等一系列政策,逐渐放松了对东北边疆的封控。
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中原地区的大量农民提供了前往东北谋生的机会。
他们背井离乡,穿越千山万水,只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寻找一线生机。
这一规模宏大的迁徙现象,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闯关东”。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也陷入了动荡之中,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使得无数朝鲜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躲避灾祸,谋求生计,大量的朝鲜人也开始逃亡至东北。这一时段朝鲜人的逃亡东北,被历史称为“朝鲜移民”。
朝鲜移民东北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845年,最初只有十几名朝鲜人冒着生命危险,偷越国境,来到了临江县。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开始涌入东北。到了19世纪60-70年代,朝鲜移民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1872年,鸭绿江北岸一带就已经聚集了470户、3139名朝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