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出现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但是她的出场次数却屈指可数,和贾家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姻缘关系。她在文中的存在感也很低,甚至读者读完很快就会忘了她,提起妙玉这个人早已不记得了。

作者刻画了一个矛盾的人物性格,文中对妙玉的描写不多,但是细细品读过的读者,会发现她是一个心气高傲,甚至孤芳自赏的一位女子,仿佛已看遍了世俗苦果,却十分欣赏贾宝玉。寻找蛛丝马迹又会发现她的行为有违修行人的道德,甚是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玉可以说是贾府为了贾元春的省亲而买来做排场的,所以她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文中对她的介绍也是少之又少,只知道是苏州人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和宝黛一样,自小就体弱多病,寻了很多药方皆是没有效果。

也许是与佛有缘,在妙玉遁入空门之后,这病就奇迹般好了,后来父母双亡,妙玉流落到了京城,她虽已皈依佛门,但依旧是戴发修行,也不住庙宇中,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妙玉的六根未必清净,只为寻得一份心理上的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四十一章回中,刘姥姥第二次来到贾府,为了报答贾府上下的恩情,便带来了些土特产。贾母与刘姥姥年纪相仿,贾母待她便亲近了些,好生招待,吃过饭后,贾母便带着刘姥姥一众人来到了妙玉的住处——翠庵。

妙玉作为一个修行之人,生活之处幽远僻静,里面的花草树木皆打理整齐,看着也十分舒适。进了翠庵,贾母便对妙玉说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玉虽然清高,但是贾母作为府中掌权人,她又岂敢不从,便忙煮了茶呈上,给贾母用的是上好的雕花精致的茶具,众人是清一色的白瓷盖碗。贾母尝了半杯盏,又递与刘姥姥,刘姥姥一口吃尽。妙玉见罢,心中不快,便扯了宝钗和黛玉的衣襟往耳房去了。

妙玉真的是想和宝钗和黛玉品茶聊诗吗?并不是。她知道叫了黛玉和宝钗,宝玉自然会跟过去。反而叫宝玉喝茶的话,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难免让人看了笑话。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这样做岂不是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玉对宝玉说的那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就像现在女生暗恋一个男生一样,为了不被发现自己的小心思,为了给他独自一人礼物,把他们整个宿舍的人都请了,明眼人都知道话里有话,宝钗黛玉也明白,只是装作糊涂罢了。

还有在贾母刘姥姥一众人离开之后,老婆婆收拾茶盏的时候,她嫌刘姥姥脏,便要将那茶盏给丢了。作为一个修行之人,应该是万物皆空吗?普度众生吗?为人处世不应该波澜不惊吗?为何在对待刘姥姥和贾宝玉的时候,言行动作过于反常呢?这本不应该是一个出家人所应有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宝玉本来就生得俊俏,但是慧根末流,吟诗作词,皆不如那些姐妹,又有什么地方值得妙玉欣赏的呢?这个端倪也就很明显了。芸芸众生,妙玉也是凡胎肉体,所以关于她的很多反常行为也便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