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人活着!争得不就是一口气吗?
曾国藩的家里,原本世世代代就是一个农民家庭,可是到了曾玉屏这一代开始,却对科举官场情有独钟,发了疯似的为子孙后代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时刻盼望着一举夺魁,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当时,每个家庭都很注重修缮家谱,而在修缮家谱的时候,那些家族中祖上或者现代有中举当官的,考中秀才的,往往在这个时候就非常有面子,因为这些人就是家谱中需要着重记载的,这些人是一个家庭的门面,是荣耀。
当头棒喝骂醒了浑浑噩噩的曾玉屏
可是,湖南大界的曾家,只是一个世世代代都务农的农民家庭,修缮家谱的时候,别说当官的没有,从宋朝到清朝这几百年间以来,连个秀才都没有,真可谓贻笑大方。
但是这些,对于当时喜欢装模作样的曾玉屏来说,好像满不在乎,可有可无!完全就是一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混模样,整日不学无术,跟一帮狐朋狗友斗鸡遛狗,无所事事。明明家里穷的叮当响,却还好面子,喜欢装模作样的装有钱人,为此耗尽家中积攒的不多的钱财,买了一匹马和光鲜亮丽的衣服,整天在城中潇洒恣意,鲜衣怒马,好不风流的少年郎。时间一久,就连曾玉屏自己都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钱有势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件事,才彻底打破了曾玉屏的幻想:
那一天,曾玉屏和往常一样,跟狐朋狗友在城里的酒楼里胡吃海喝,一副豪爽大气的模样引得别人频频侧目而视,就在这时门外路过一个老人,实在是看不下去曾玉屏的那种嘴脸了,当场指着酒楼里的曾玉屏对孙子说:“你可别学他,谁不知道大界的曾家穷的叮当响?祖辈世代更是连一个读书人都没有,全是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这曾玉屏竟然还没脸没皮的在这儿装有钱人,好像谁不知道他们家穷似的,真是马不知脸长,猴子不知屁股红啊,自己几斤几两心里没数?”。
而这些话正好一字不落的传到了曾玉屏的耳朵里,他顿时感觉脑袋被门夹了一般,又好像是一只躲在阴暗处的老鼠,突然在大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被曝光在了众人的眼前,让他难堪的无地自容。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自己装的再像,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即便自己装成富贵公子,也改变不了自己家穷光蛋的事实,只是别人平时不说破,却心知肚明,静静的看着自己出丑闹笑话而已,一切豁然开悟。
从此以后,曾玉屏痛改前非,大彻大悟,一改往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样子,发誓要兴家立业。自此沉下心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劳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劳作就是多个寒暑,曾玉屏对农业,也已经从一个五谷不知的浪荡混子,变成一个相当熟稔的老手。
自三十五岁开始田间劳作,带着劳工在田间埋头苦干,曾玉屏不辞辛劳,把自己家的梯田不断的扩大,养鸡养羊养鱼等,时间长了下来,对农业无比熟悉的曾玉屏已经掌握丰富的农业经验,听着虫鱼鸟叫,甚至都能判断季节变化。而他自己也爱上了这种感觉,每天除了监督常工干活之外,自己也忙碌着种植蔬菜,浇水施肥,就像他自己说的话,只有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着才安心。
经过曾玉屏多年的打拼,曾家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一贫如洗的曾家了,也算是颇有资产的一个小地主,摆脱了穷光蛋的名号。
可是那又如何?对于曾玉屏来说,或者对于家乡本地的风气来说,曾家的硬伤,在于几百年都没有当官或者中举的人,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才是遭人嘲笑的根本,别人家的家谱里,谁家翻不出几个曾经或者现在地位显赫官运亨通的大人物?只有曾家的族谱里,除了农民还是农民,这是曾玉屏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但是以前没办法,家里一贫如洗,就算想读书中举也没有钱财支持,而在古代读书又是一个极度花钱的事儿,只能干瞪眼。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之所以积极劳作发家立业,就是为了给家里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安心读书的物质基础。
曾玉屏也有科举梦,但他也有自知之明,虽说发奋图强痛改前非了,可是他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了,年轻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再加上自己太过荒废,不学无术,三十五岁开始脚踏实地的务农,才算走上正道,而自己又不是什么绝世天才,年龄也大了,就算是想要读书考科举也是有心无力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子孙后代身上,儿子、孙子带带子孙考科举,相信总有高中的那一天。
也由此开始,曾家每个子孙就有了科举梦,只为一改昔日的穷苦门楣,好好争口气。
曾麟书一生都蹉跎在科举的路上,付出所有
为此,儿子曾麟书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从十几岁就开始考科举,但是也许天赋有限,曾麟书连续考了十六次屡试不中,四十多岁了的人了,头发都花白了,仍不放弃,和一帮儿孙辈的年轻人一起穿梭在科举的考场,蹉跎了一生岁月,遭人白眼嘲笑,但是曾麟书毫不在意,只是一门心思的跟着考科举。
后来,长子曾国藩也到了能参加科举的年纪,曾麟书二话不说,拉着长子曾国藩进了科考的大军,但也许曾家人真的没有科举的细胞吧,曾国藩天赋也不高,也是屡试不中,曾经是曾麟书一个人每次都兴致高昂的参加科举,然后失魂落魄的离开考场,遭受众人无情的嘲笑,而现在变成了父子两人遭受嘲笑,也就有了曾国藩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七次科举之痛。
曾麟书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曾玉屏的言传身教,对科举的执念已经到了骨子里,每次参加科举都是第一个到考场,最后一个离开考场,答卷也是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出现疏漏,从一个青春洋溢的热血少年到两鬓斑白的不惑之年,曾麟书从来没有放下过对科举的执着。
后来有一次,曾麟书和儿子曾国藩从考场刚出来,就有人指着曾麟书的鼻子嘲笑:
“行年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真是书生”。
什么意思呢?就是嘲笑老人长不大,或者老不死,书念的也很差,到老了五经都没有背熟,你真可谓是书生啊。简直侮辱至极。但是又没法反驳,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父子一起第六次参加科举了,却连一个秀才都没考上。曾麟书更是从十几岁考到了四十几岁,也是一样。
大清晚年的股肱之臣曾国藩,这么一个治世能臣,谁又能想到曾经却是个七次科举不中的考生呢?不得不说曾老的毅力是真的大,不是一般的小年轻能比的。
曾国藩第一次赶考,是非常有仪式感的,很正式,这不!又到了赶考的时候,大早上的,一对父子就从家门里走了出来,准备去赶考了,儿子叫曾子城,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今年才22岁,父亲叫曾麟书,年纪也不大,在这道光十二年才是43岁。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分三步:乡试,省试,殿试,对应的考生的身份就是:秀才,举人,进士,只有考中进士,才算是金榜题名,而秀才只不过是最低等级的功名而已,其实也算不得功名,只不过相对于普通的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来说,那绝对是高人一等了,也有了一些读书人当时该有的福利。比如免除田税就是其中之一。
说来也是奇怪,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的曾家,就像是被上天诅咒了一般,父子两人也成了当地的名人,不过这个“名”也不是什么好名。
天赋不高的曾国藩一生的科考之路也是惨痛的
曾麟书对科举的执念可不是一般的大,他从十几岁开始参加科举,结果连考十六次都没有考中,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就像对科举着了魔一样,他不但自己不放弃,在曾国藩长到十四岁的时候,他就把作为长子的曾国藩拉着和他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曾家人就好似自带绝缘体,似乎天生与科举无缘,曾国藩和父亲一样,也是屡考不中,却偏偏两人毫不放弃,就这样,父子每次科举考试都不落下,但是每次两个人都名落孙山,尤其是曾麟书,更是和别人不一样,别人一般都是最多考上两三次,如果考不中也就不好意思再来,直接放弃了。
但是曾麟书不一样,他似乎跟科举就这样耗上了,不但不灰心沮丧,反而比谁都积极认真,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但最后都没考中,也因此,父子二人彻底在当地出名了。
这种名声也是相当尴尬的,因为考不中秀才,不管你的年龄多大,都只能算是“童生”,而一个老人被称作“童生”,而且还是和儿子并列,那简直是尴尬又耻辱。
自古以来有所成就的人从来不是天才,而是百折不挠意志坚定的人
就是这种赤裸裸的嘲笑,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承受呢?可偏偏曾麟书就扛住了,不得不说曾麟书也是个成大事的人,不然也教不出湘军统帅曾国藩这种杰出人物兄弟姐妹几人。
人的命运就是如此,你越想成就什么,越努力,往往有时候那种成就似乎就离你越远,正如曾国藩父子,每当人们嘲笑起这对父子的时候总会说,曾家祖坟没有冒青烟,怎么折腾都没用,荷叶塘的曾玉屏想成为官宦人家本就是痴心妄想。
曾国藩父子两经历了种种嘲笑,对于这种父子同时落榜的事情,就是曾国藩本人也是印象深刻,所以才会在后来给他父亲的墓志中写上:
“府君即累困,于学政之事,厥后契国藩以就试,父子徒步囊笔以干有司,又久不遇”。
人一定要有信念有意志,要有铁杵磨成针的决心,哪怕多次受挫,我们也要锲而不舍,古往今来,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经历了多次的失败才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多次失败才能总结经验,以更好的准备获得成功。
曾玉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改变,想要发奋图强痛改前非,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肯努力肯下功夫,就能达成所愿,就像曾玉屏一样,虽然三十五岁之前不学无术荒废了光阴,但他在这之后能够痛定思痛,脚踏实地,终究是为家族打下了基础和希望,家境变得殷实,也就有了花钱读书的机会,步入科举改善门楣也不再是奢望,而一切也正如曾玉屏希望的那样发展,他的孙子曾国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平步青云,他所创立的湘军也是清朝整个国家的擎天之柱,整个曾家也从此平步青云。所以要坚信,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坚持,有毅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总会达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