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汕头市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委员会(潮医智库)2024年年会在汕头举行。会上,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正式加挂“汕头市华侨医院”牌匾。这不仅标志着医院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更是对医院“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为新时代“侨”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前身为澄海“便生医院”,于1922年由侨胞赞助创建。1975年澄海政府决定新建现医院(环城北路院区),得到了热心侨胞大力支持。1979年,新建医院定名为“澄海县人民(华侨)医院”,即对内称“澄海县人民医院”,对外称“澄海县华侨医院”。

1994年,医院被评为粤东首家二级甲等医院;2018年升格为三级综合医院;2023年5月,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试运营。医院新院区总建筑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一期),编制病床数1000张。经过百年发展,澄海区人民医院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澄海区人民医院是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战略合作医院,现设临床学科中心17个(涵盖54个二级专业),医技学科中心5个,现有员工10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141名,博硕士研究生30多名。

医院优势学科群形成规模,拥有内分泌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等7个汕头市临床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国家三级医院PCCM学科规范化建设认定,胸痛中心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验收,卒中中心通过省级“防治卒中中心”认证,肿瘤微创康复治疗中心通过省卫健委认证,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为粤东首家授牌认证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汕头在医疗健康领域积极创新,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去年3月成立了汕头市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委员会(潮医智库),团结潮汕籍医学界精英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升了汕头医疗的国内外影响力。借助这一契机,澄海区人民医院持续加强与潮汕华侨的交流合作,有效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潮汕地区的医疗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将利用医院加挂‘汕头市华侨医院’牌子的契机,与兄弟华侨医院协同,充分利用好潮医智库、海外潮人联谊会等资源,让广大华侨、侨胞、侨属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澄海区人民医院院长陈耿臻表示,医院正在加快打造急症急救服务体系,提升创伤、心脑血管意外等需要紧急就近抢救的急危重症的急救能力。同时,医院设立了华侨、侨胞、侨属就诊的优先窗口和绿色通道,加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管理,发挥医院既是三级综合医院,也是区域医联体龙头医院的优势和职能,“我们也将加强和海外华侨的交流,让医疗服务尤其是潮汕的特色中医药走向国际化。”

当天下午,澄海区人民医院还开展了学术交流座谈会,以“整合华侨资源,弘扬潮汕医学”为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华侨资源助力潮汕医学发展,走出具有汕头特色的医疗发展新路径。

来源: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