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多个,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央军委决策果断、东野高层指挥正确、以及东野与华北军区密切配合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东野在武器装备上也比较好(良好的物质基础)。陆战装备方面最重要的是火炮,特别是10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重炮,因为大部分的伤亡都是炮火造成的,重炮在炮战中又起到关键作用,今天跟大家说说东野在重炮方面的优势。
先说一下东北国军拥有的重炮情况。东北国军总计有3个直属炮兵团,其中有2个是重型榴弹炮团、另1个是野战炮团。重型榴弹炮团是炮兵第7团和炮兵第12团,其中炮兵第7 团下辖3个重炮营,每营配备12门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合计36门,但实际可用数为30门。这批火炮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军从投降日军手中接收的,据说接收时都是完好可用的,后来有6门炮不可用应该是国军保养不善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是骡马牵引型号(无法用汽车牵引),机动依赖于骡马。但国军马政一直不行,抗战时期连博福斯75毫米山炮都无法保证所需骡马,因此这批日式重炮实际作战能力要大打折扣。
炮兵第12团配备的是抗战时期美国援助的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这种火炮是一战时期法国M1917式155毫米榴弹炮的美版(美国购买法国技术后仿制的),当时装备驻印军,抗战胜利后驻印军把这批火炮带回国。炮兵第12团也是下辖3个重炮营,每营配备12门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合计36门。这批火炮都是汽车牵引型号,机动性比较强,因此炮兵第12团属于机械化炮团。
以上这66门150~155毫米级别的重型榴弹炮是东北国军最具威力的火炮。此外,东北国军的军级单位中,也装备有重炮,一般是直辖一个美制M2式105毫米榴弹炮营,满编是12门炮。新1军、新6军、第53军、第54军、第71军都是如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不满编,例如新1军和新6军只有2个炮兵连8门炮。后来从徐州增调了炮兵第13团的一个炮兵营给锦州,也不满编,只有7门美制M2式105毫米榴弹炮。这些美制M2式105毫米榴弹炮全部加起来大概50门上下。据说还有数门日制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也是抗战胜利后接收的,但状态不是很好,因为也是骡马牵引型号国军不重视。
所有重炮加起来大概有120门上下,从纸面数据上看东北国军的炮兵力量还是挺强大的,当然实际情况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由于国军缺乏骡马,30门日制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的机动性很差,作战中根本无法及时提供炮火支援,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日制150毫米榴弹炮炮弹不能自产,光靠日军投降时移交的弹药根本不够用(抗战后期鬼子弹药本来就不足)。综合起来看炮兵第7团的战斗力就没多少。
炮兵第12团虽然是机械化炮兵,美制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性能不错,弹药也充足,问题是牵引大炮的汽车大部分“不可用”。这个“不可用”并非是有故障问题,而是汽车被挪用、干别的事情去了——用来走私紧俏物资,国军都腐败到这个程度了。结果就是导致最有战斗力的炮兵团出动率也很低,美式重炮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后方“睡大觉”。因此东北国军的重炮力量,也就军级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能发挥些作用。
再看看东野拥有的重炮情况。首先东野有日制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数量至少2门。平津战役时,东野总部曾向围城部队发电报称,“仍应设法将二四榴运来参加作战”。电报中提及的“二四榴”便是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军博馆里现在还有2门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展出。
其次东野有18门日制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该炮是日本二战最好的150毫米榴弹炮,比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领先整整一代。也比美制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要强不少,后者毕竟是一战时期的火炮技术。另外,东野还拥有8门日制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达到18公里,可以吊打东北国军的各种重炮(最大射程都没有12公里)。
105毫米榴弹炮方面,东野有47门日制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14门美制M2式105毫米榴弹炮、10门辽十四式100毫米榴弹炮,加起来在数量上超过了东北国军的105毫米榴弹炮数量。
PS:有传闻说东野还有日制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是苏军缴获关东军后移交给东野的。要是真有日制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那东野在重炮方面是压倒一切的优势了,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超过26公里,比“重庆”号巡洋舰的主炮还要厉害。传闻估计是把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与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搞混了。
除了火炮性能方面的优势外,东野还拥有东北国军所没有的两项优势,一是弹药可以自给(完整的生产及补给能力),而东北国军的弹药全靠后方运输,当时国军的后勤保障就是个笑话。二是火炮机动方面,东野重炮可以先通过铁路机动,再通过汽车/骡马牵引,加上广大民众的支持,可以快速部署到预定位置。而东北国军的交通运输简直糟糕透顶,铁路、公路处于瘫痪/半瘫痪状况,汽车和骡马严重短缺。
一反一正,诸多因素加起来,东野的重炮兵实力比东北国军强太多了,这是辽沈战役获胜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