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竟宇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大壮、二亮兄弟俩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为父亲举办一场特别的婚礼。八十六岁高龄的奶奶看在眼里,喜上眉梢。逢人便说:“我儿子小义苦尽甘来,终于熬出头了,你看这两个孩子多孝顺多孝顺啊……”说着说着眼角竟情不自禁地流淌出晶莹的泪花。
小义是周阿婆的三儿子,平时少言寡语,诚实本分,1981年参军到部队,在一次训练演习中不慎伤到了左眼,因伤情过重,倒致左眼失明。转业后,在政府部门的安排下,到市里的丝绸厂工作,成为一名国企工人,那个年代,国企工人可是“铁饭碗”啊!尽管小义身有残疾,但是上门说媒的人也接二连三。
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在媒婆李婶的张罗下小义和村西头刘老汉的二闺女彩凤相了亲,最终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当年年底就结了婚,婚后生下一对双包胎兄弟——大壮、二亮,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过着幸福的日子。
1993年,工厂转制,小义所在单位被买断,工人们停薪留职。小义不得不另谋职业。听说小义下岗了,几个兄弟们也常来家帮着出谋划策,最后小义决定买辆三轮车,去镇里的建材市场做个车夫。日子就这样平淡如水的过着,小义每天开车早出晚归,彩凤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生活看上去也很和谐。
可天不遂人愿啊!在一次送货途中,正赶上雨天路滑,小义的三轮车意外侧翻,小义因伤情严重,被好心的路人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小义的左腿粉碎形骨折,需要住院治疗。
这好似晴天霹雳,给小义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三个月后,小义回家休养。彩凤听说附近有个工厂招女工,就央求小义说要去试试,毕竟当时家里经济窘迫,需要生活来源,小义左思右想还是同意彩凤去上班。
转眼间,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小义的腿恢复良好,准备出去工作。可家里人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坚决反对他再去开车拉货,无奈之下,小义找到了远在城里某建筑队当队长的兄弟,在兄弟的安排下,小义去城里建筑队当了一名建筑工人,一干就是几年。
有一年的中秋节前前夕,小义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是兄嫂打来的,电话里说:“小义啊,你抽空回家一趟吧,自从咱爸去世后,妈妈身体一直不咋好,你还是抽空回家安慰一下吧。”
放下电话,第二天小义就和队长请好假往家赶。到了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彩凤在上班期间遇到了一个相好的,两人情投意合,也不知好了多久,彩凤竟然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带走和那个男人私奔了。扔下大壮和二亮两兄弟哭着去姥姥家找妈妈。姥姥满脸泪水地说:“孩子,你妈妈不争气,撇下你们一走了之,丢人啊丢人啊。”
举足无措的小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久久回不过神来,他再也没心思去上班了,每天像个无头苍蝇似的拿着彩凤的照片,骑着一辆自行车,左一个村右一个村的到处去寻找,回到家里就一头扎在炕上,不说一句话,两个孩子看见了就偷偷地躲在角落里,不敢作声,年过六旬的妈妈也心疼的每天以泪洗面……
宿命啊,就像一张网,到处是挣不开的丝蔓。这晴天霹雳的打击压得小义喘不过气来,可他骨子里是坚强的。每当看见两个慬事的孩子,他都心如刀绞。毕竟是责任如山,爱如盔甲。他要振作起来,为了孩子也一定要振作起来,必须振作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不知受了多少煎熬。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小义跟孩子们说:“今天都早点把作业写完,爸爸有话对你们说……”
小义轻轻地叩上了门,他不想让任何人打扰他与孩子们的交谈。他们父子仨人坐在炕上,小义漫不经心地卷了一袋旱烟,然后说:“儿子,这段日子,爸爸想明白了,以后呢,这个家要靠我们爷仨儿一块撑着了,你妈妈她走了,那是嫌你爸爸穷,没有能耐,以后咱要长志气,有朝一日给她看看,你姥姥那以后也别总去了,你是爸爸的儿子,我就是卖血也会把你们养大……”他哽咽着把话说完,然后抽了一口烟,两个孩子听了爸爸的一番话,都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眼泪却噼里啪啦地落下来。
擦干心中的泪,小义决定回工地上班,两个孩子由母亲和兄嫂帮忙照应。大壮、二亮两兄弟记住了爸爸的嘱托,非常听话,从不给大人惹麻烦,放学回家就帮奶奶做家务,知道奶奶身体不好,就学着做饭做菜。二亮更是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勤俭节约,在学校里他把同学们扔下的废纸,一张一张地拾掇起来,然后装在袋子里攒着,攒多了就送废品收购站卖掉,换下来的钱一分不花都收好留备用……
苦日子就这样撑着、熬着,终于熬到两个孩子长大了,大壮学了一门裁剪手艺,二亮也考上了大学,学″土木工程″专业,在之后的几年里,两个孩子也相继成家立业,而辛苦半辈子的小人却老了,两鬓斑白,额头上也出现了深深的皱纹。这一切,儿子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们感恩父亲这么些年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他们想让父亲的晚年生活不孤单,能有个相依为命的伴儿,正巧,大壮服装厂里做饭的张阿姨丧偶多年,人好还勤快,经大壮两口一撮合,两位老人见了面,一拍即合,两个儿子也了却一桩心事……
人的一生啊,总会遇到一道道坎,有的事情让我们很无耐,有的事情让我们很无助,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只要挺过去,就一定会有幸福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