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泰州春兰路工地上,一声闷响之后,三具明代棺椁意外出土,考古专家连夜赶往现场。

第三具棺椁中,一位面容清新、眉毛如画的不腐女子静静安卧,右手中指上一枚绿宝石戒指熠熠生辉,显示着她不凡的身份。

但令人费解的是,同一座墓中的其他两具棺椁中只剩下白骨,为何唯独这位女子能经历六百年而容颜依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2011年2月的一个清晨,泰州春兰路上的工地笼罩在蒙蒙细雨中。挖掘机轰鸣着,钢铲不断扬起泥土。突然,“咔”的一声,挖掘机像是撞上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剧烈地震颤了一下。

工人小李跳下驾驶室查看情况。泥泞中隐约露出一块青灰色的石料,表面光滑,带着年代久远的质感。他蹲下身子,伸手擦去泥垢,这一擦不要紧,竟然发现下面还有类似的石块,整齐地排列着。

“这下面好像有古墓!”小李大喊一声。工友们纷纷围拢过来,七手八脚地清理周围的泥土。很快,三块巨大的石块轮廓清晰地显现出来。每个石块下方都藏着一具棺椁,表面包裹着厚厚的灰白色浆料。

消息传开后,附近的村民们渐渐聚集过来。有人认出这种墓葬形式,说是明代才有的“浇浆墓”。工地负责人立即叫停施工,拉起警戒线,同时报告了当地文物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州市文物局的专家很快赶到现场。带队的周主任仔细观察着棺椁外层的浇浆。这层浇浆厚达十厘米,由石灰、粗砂和糯米浆混合而成,表面坚硬如铁。周主任眉头微蹙,掏出手电筒仔细照看,发现浇浆层的纹理清晰可见,保存状态极为罕见。

雨越下越大,但考古队伍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他们支起帐篷,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墓葬周围的泥土。渐渐地,三具棺椁的全貌显露出来。专家们发现,这三具棺椁的大小和形制都不尽相同,其中最后发现的那具保存得最为完好。

天色渐暗,考古队决定连夜将棺椁运往博物馆。当吊车缓缓将第三具棺椁吊起时,一股淡淡的异香飘散开来。周主任神色一动,他知道,这个发现恐怕不同寻常。

夜幕下,三辆运送车一字排开,缓缓驶离工地。沉寂了数百年的秘密,即将重见天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泰州博物馆的实验室里,考古队员们围在第一具棺椁前。几盏强光灯将棺椁照得通亮。浇浆层被小心剥离后,专家们屏住呼吸,缓缓掀开棺盖。

出乎意料,棺内只剩下几件残存的明代服饰,静静躺在腐朽的木屑中。从衣物的款式和大小判断,墓主应是一位男性。专家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考古工作仍在继续。

第二具棺椁的打开费了更大的力气。厚重的浇浆层像一道坚固的屏障,工作人员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完全清理干净。棺内露出的景象让人唏嘘 - 一具残缺的骨架,两个沾满泥垢的木枕,再无其他。从骨骸的形态来看,这应该是位女性。

夜已深,但没人提出休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后一具棺椁上。这具棺椁与前两具明显不同:表面的浇浆层更厚实,棺身的接缝处用铁钉严密加固,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不同寻常。

“开始吧。”周主任低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割机的嗡鸣在实验室里回荡。浇浆层被完整切下后,露出了棺椁的第一层盖板。专家们小心翼翼地移开盖板,意外地发现下面还有第二层。

当最后一层盖板被移开的瞬间,实验室里突然安静了。所有人都呆立在原地,目光凝固在棺内。一股淡淡的异香弥漫开来。

棺内静静躺着一具女尸,浸泡在褐黄色的液体中。她双目紧闭,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最令人震撼的是,她的五官清晰可见,眉毛根根分明,皮肤保持着惊人的弹性。她的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身上裹着层层叠叠的衣物。

“这…这不可能…”一位年轻的考古队员喃喃自语。

周主任伸手按了按女尸的脚踝,触感令他倒吸一口冷气。六百年的时光仿佛从未流逝,这具尸体竟完好如初。

实验室里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窗外晨光微露,却没人顾得上疲惫,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固在那张安详的面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黎明时分,泰州博物馆的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周主任和几位资深专家围在工作台前,神情凝重地注视着眼前这具不腐女尸。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他们决定对女尸进行全面检查。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剥离衣物。六百年的时光让衣料彼此粘连,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