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在高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去探寻自己生活的城市何以成为今天的模样。于是,城市传记,也成为一种很热门的文学门类。前几年,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被引进出版,引发一股城市传记阅读热潮。在国内出版界,也有一系列出自作家笔下的城市传记出版:《北京传》《上海传》《南京传》《广州传》……2024年10月,蒋蓝新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读本 成都卷》(简称《成都卷》)由成都时代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蒋蓝在2023年在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成都传》之后,又一次为成都书写的城市传记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读本 成都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天府之国到成都文化

带读者了解成都这本“天地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0日下午,蒋蓝来到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露天音乐广场,结合《成都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读本》,面向大众做了一场名为“《成都卷》——从天府之国到成都文化”的主题演讲分享。他在演讲中既介绍了自己书写《成都卷》的相关情况,又超出图书的内容,讲述成都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下。他的演讲涉及关于“天府之国”“成都”的词源学探究,又以三星堆遗址考古为主题谈到古蜀文明等多个角度,为在场读者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成都历史文化课。蒋蓝说,回顾成都历史,“其实就是在读一部天与地、人与物的命运之书。它的基调是展示辉煌城市历史连绵谱系的造物之书,它的意旨是凸显韧性城市精神与独特风物相辅相成的博物之书。”

成都因山水而兴,因山水而荣。千百年来,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包容气质,将川茶、川菜、川戏、蜀锦等文化瑰宝融入市井生活,将诗意栖居的生活美学代代传承。1944年,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成都锦江之滨生活一年后,写下了散文名篇《外东消夏录》,其中指出:“成都是中国第四大城。城太大了,要指出它的特色倒不易……”在这次分享中,蒋蓝首先详细剖析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和四川盆地人文地理和性格特点。蒋蓝特别指出,成都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的智慧,彰显出开放、包容、乐观的独特城市气质。他还特别援引巴蜀史学者林向教授的观点:“四川盆地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犹如一座‘水库’,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起着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的‘水库效应’。”

“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原指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官吏。直到诸葛亮的《隆中对》,才首次将成都平原称为“天府之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自此,“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笔下渐成成都平原的代名词。蒋蓝说,一个城市别称越多,就越发昭示它跌宕的多面性。“很多人清楚历史上成都一地有几个充满诗意的别称,天子之城、梦郭、陆海、龟城、天府之国、蜀都、芙蓉城、锦城、锦官城等等,均与城市兴盛、地望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蓝在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砖瓦、河道、钢铁、田野之间

打开城市的肌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城市,究竟该如何被书写?用一本书就详细梳理完整古蜀文明的演变以及成都的城市、风俗变迁,是困难的。作为一位旅居成都并最终定居于此的作家,蒋蓝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路径: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以新闻记者的脚力、笔力,通过深度透视的方法,将目光集中在城市的沧桑屋檐下,投射在它的砖石与阡陌之间,寄托于对碧水、城堞和往事的感叹中。《成都卷》以重要人物在成都历史进程中的事功为脉络,切入、打开、扩展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一言以蔽之,书写、发掘、彰显成都的平原生活与诗意空间,标举长江文明源头城市文化的来龙去脉,成为了《成都卷》最为重要的入手点。

在蒋蓝看来,写城市传记,就像写人物传记一样,要去展示成都的城市性格。城市像一个人,也有七情六欲。作家要努力在砖瓦、河道、钢铁、田野之间,打开城市的肌理,捕捉城市的体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蓝在给读者签名

近十几年来,蒋蓝相继完成了《古蜀文明》《踪迹史》《黄虎张献忠》《蜀人记》《天路叙事》《太平天国第一王:石达开与雅安》《母仪若水润三苏——苏母传》等富有四川地域特色的非虚构作品。他的“天府广记三部曲”《成都笔记》《蜀地笔记》《锦官城笔记》更是构成其微观史写作的突破口。之后,他又走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采用了纸上材料与田野对位的多重思考,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成都传》。从100万字《成都传》到30万字《成都卷》,同样是写成都,有何区别?蒋蓝说,由于篇幅不同,他写作、展开一个主题、人物的方式也必然做了相应的调整。“我写这本《成都卷》,最大的困难是,是关于材料剪裁的困难。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写得精彩,是我考虑得很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