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熊十力的人格表现与人生悲剧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也揭示了其哲学思想的内在缺陷。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和道德绝对化观点导致他在面对不同意见时情绪失控,表现出攻击性和道德优越感。他的高度主观性的哲学思想使他难以认识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他在面对社会政治变化时缺乏应对能力。同时,他的巨婴性人格和情绪化的表现使他在人际关系和学术争辩中屡屡失当。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他的悲剧,暴露了其哲学思想观念的致命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

熊十力是中国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当代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熊十力一生之中多次打人骂人,晚年死的非常悲凉。他的人格表现和行为方式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我们将揭示其哲学思想的缺陷以及人格的悲剧性。

1.熊十力为什么这么喜欢打人骂人?

我们先来看几则小故事:

•熊十力与梁漱溟因学问问题起了争辩,双方互不相让。熊十力生气追上梁漱溟,打了他三拳,嘴里骂着“笨蛋”。

•熊十力与废名再次辩论,谁都不肯让步。废名说:“我代表佛,你反对我就是反对佛!”熊十力反驳:“我才是佛,你才反对佛。”两人争吵不休,最后竟动手打架。熊十力被废名打出门外,边逃边骂,非常尴尬。

•1945年,弟子李渊庭拜访熊十力,指出他对王船山诗句的引用有问题。熊十力不听,大骂李渊庭是“王八蛋”。李渊庭离开后,熊十力追到李家继续大骂,并动手打他,吓得李的三个孩子哇哇大哭。后来熊十力发现弟子是对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道歉,并安慰孩子:“熊爷爷不好,熊爷爷吓着你们了。”

•徐复观是熊十力的弟子,也是蒋介石的侍从。每次受蒋介石委托看望熊十力,都会被骂。第一次去时,徐复观带着一百万元支票,被熊十力骂得狼狈不堪,让他带着支票滚蛋,并大骂蒋介石“狗子,王八蛋”。

一般认为,熊十力的性格特质可能包括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权威的反抗。这些性格特质可能源于他早年的经历和教育背景。熊十力在学术上的追求和压力也可能导致他在面对不同意见时情绪失控。他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有着极高的期望,难以容忍任何质疑和批评。熊十力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社会的不安定和个人的焦虑可能加剧了他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失当。熊十力的思想试图调和传统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同时吸收西方哲学的影响。这种文化冲突可能导致他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矛盾和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巨婴性格背后的思想观念

熊十力认为心与物是同一本体的不同表现,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心与物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熊十力的观点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过于强调心的作用,可能忽视了物质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种唯心主义倾向可能导致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过于主观和理想化(冯友兰,1934)。熊十力的观点强调认识的主观性,认为一切认识都是心的变现。这可能导致认识的相对主义,忽视了认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胡适,1919)。

这种哲学思想进一步塑造了其人格表现,体现为情绪化和攻击性。熊十力在与梁漱溟、废名、李渊庭等人的争辩中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这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有关。他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难以容忍不同的意见,导致情绪失控。在与梁漱溟和废名的争辩中,熊十力甚至动手打人,这种攻击性行为反映了他对不同意见的不容忍和对自我观点的过分自信。

熊十力强调本体(体)与现象(用)的统一,认为本体和现象是不可分割的。本体是宇宙的根源和根本,现象是本体的表现形式。熊十力的本体概念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这使得本体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捉摸,不利于进一步的理论发展(金岳霖,1935)。熊十力的道德价值论强调道德的内在本质和实践的重要性,主张通过道德修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种道德绝对化的观点可能导致他对道德的过度强调,忽视了道德的多样性和相对性(方立天,2002)。

这种哲学主张,使得其表现出巨大的道德优越感和情绪波动。熊十力在与弟子徐复观的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道德优越感,对蒋介石及其政权持有强烈的批评态度。这种道德优越感可能导致他对不同意见的不容忍和对权威的蔑视。熊十力在与李渊庭的争辩中,先是大骂弟子,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又主动道歉。这种情绪的剧烈波动反映了他在道德和情感上的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人生悲剧背后的哲学根源。

1949年,解放军渡江后,熊十力提笔大书“解放了”三字,表达了对新中国的期待和兴奋。这种兴奋反映了他对新社会的政治认识较为肤浅,未能预见未来的复杂性和潜在的风险。他对新社会的乐观预期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文革爆发后,熊十力成为被打倒的对象,经历了抄家、游街、揪斗等身心折磨。他对文革的残酷性和复杂性缺乏认识,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导致了更大的痛苦和悲剧。文革期间的身心折磨使熊十力开始精神错乱,他不断给中央写信抗议“文革”,甚至在袜子和裤子上写满文字。1968年,不堪负荷的熊十力开始绝食,最终以绝食而逝,时年84岁。

熊十力对社会政治认识非常浅陋。熊十力的人生悲剧,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坎坷,也揭示了其个人性格和思想的缺陷。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表现了高度主观性的哲学思想。所谓“心物不二”:熊十力认为心与物是同一本体的不同表现,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这种高度主观性的观点使他过于依赖内心的体验和直觉,忽视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和复杂性。这导致他在面对社会政治变化时缺乏应对能力(冯友兰,1934)。所谓“体用不二”:熊十力强调本体与现象的统一,认为本体和现象是不可分割的。这种观点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过于抽象和模糊。这使得他在面对具体的社会问题时,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金岳霖,1935)。

对外物认识的不足,对内心道德的过度自信,导致其巨婴性人格与人生悲剧。熊十力在与梁漱溟、废名、李渊庭等人的争辩中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与攻击性,强烈的道德优越感与情绪的不稳定性。这都说明他在认识论上自视甚高,而在本体论上则缺乏基本的敬虔。这种巨婴型人格很容易与他人与社会产生剧烈冲突。实际上他适合的生活土壤是民国时期,只有在民国宪政的预期之下,才能容忍他的狂狷,包容他的孤傲。只有在一个尚贤亲士的政治环境中,他的某些过激的言行,才不至于受到严厉的政治打击。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缺乏对制度理性最基本的现代文明认知。他投入了更为激进的革命洪流,而自己终于成为了继续革命的殉葬品。他在面对社会政治变化时表现出幼稚和天真,缺乏成熟的政治智慧和应对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对《新唯识论》的简要批评

——基于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提出了“心物不二”和“体用不二”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别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本体论角度: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性质的哲学分支,关注的是世界的最基本构成和实在性。

熊十力认为心与物是同一本体的不同表现,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心与物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虽然熊十力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他的观点仍然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他过于强调心的作用,可能忽视了物质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冯友兰,1934)。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熊十力的观点在科学上的解释力有限,难以用科学方法验证(胡适,1919)。

熊十力强调本体(体)与现象(用)的统一,认为本体和现象是不可分割的。本体是宇宙的根源和根本,现象是本体的表现形式。——熊十力的本体概念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这使得本体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捉摸,不利于进一步的理论发展(金岳霖,1935)。熊十力的本体概念偏向静态,而现象则是动态的。这种静态与动态的矛盾使得“体用不二”的观点在逻辑上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方立天,2002)。

认识论角度:认识论是研究知识的本质、来源、方法和限度的哲学分支,关注的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熊十力认为心与物是同一本体的不同表现,认识过程是心与物的互动。——熊十力的观点强调认识的主观性,认为一切认识都是心的变现。这可能导致认识的相对主义,忽视了认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胡适,1919)。熊十力过于依赖直觉和内在体验,可能忽视了经验和实证的重要性。现代科学强调经验的验证,熊十力的观点在这方面显得不足(金岳霖,1935)。

熊十力认为本体与现象是不可分割的,认识过程是本体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熊十力的观点强调认识的内在途径,认为通过内心的修养可以认识本体。这可能导致认识的神秘化,忽视了认识的外在途径和方法(冯友兰,1934)。熊十力的观点强调认识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认为本体是不断变化的。这可能导致认识的相对主义,忽视了认识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方立天,2002)。

方法论角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明显不足。这些不足不仅影响了他在学术辩论中的说服力,也限制了其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建树和运用。熊十力在与人辩论时,往往不能用逻辑清晰的方式说服对方,而是诉诸暴力和谩骂。这表明他的论证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熊十力的哲学训练可能不够严格,缺乏逻辑学和形式逻辑的训练,导致他在论证时难以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他的思想虽然涉及多个领域,但缺乏系统的整合和构建,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了理论的完整性和说服力。熊十力的思想过于依赖直觉和内在体验,缺乏科学方法的支持。这使得他的理论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和检验。这就难以在现代科学的框架内得到认可和发展,限制了其理论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熊十力晚年反复念着“中国文化亡了”,他没有意识到只有在宪政制度之下,中国文化才能畅通其生命。这表明熊十力在政治哲学方面缺乏对方法论的基本考察。社会变革需要考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单纯依靠个体的道德实践难以解决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熊十力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他强调通过个体的道德实践来推动社会变革,但忽视了制度理性的必要性。社会变革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实践的结果,还需要制度理性的支撑。宪政制度、法治和民主机制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熊十力的思想缺乏对这些制度的深入思考。

熊十力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哲学和伦理学领域,缺乏跨学科的视野。(这是儒家两千年来的老毛病)这使得他的理论难以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进行有效结合和互动。他的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深度,但缺乏综合研究的广度,难以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体系。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视角,熊十力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显得单一和局限,难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论: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区别角度来看,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既无助于认识世界,也无助于认识自我。熊十力的“心物不二”和“体用不二”,存在不足:忽视了物质世界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本体概念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不利于进一步的理论发展,表现了本体论上的理论缺陷。可能导致认识的相对主义,忽视了认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识的途径过于依赖直觉和内在体验,可能忽视了经验和实证的重要性,导致认识的神秘化。在方法论上,熊十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科学方法的支持、制度理性的考量以及跨学科的视野。这些不足不仅影响了他在学术辩论中的说服力,也限制了其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对于熊十力的哲学缺陷与人格悲剧,当代大陆新儒家诸君需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冯友兰. (1934). 中国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胡适. (1919). 中国哲学史大纲. 商务印书馆.
•金岳霖. (1935). 知识论. 商务印书馆.
•方立天. (2002).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https://mp.weixin.qq.com/s/9m9sTuTpoL9fjTyZUzmB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