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第一流的角儿,必有第一流的琴师相辅。每个第一流的琴师,必会配合着他那个角儿的唱法韵味,特创一种相合无间、气味类似的性格。譬如梅雨田之于谭鑫培,徐兰沅、王少卿之于梅兰芳,是角儿影响了琴师,也是琴师顶得住角儿。总之,他们的唱和拉之间,唤起了统一的韵律,产生了会意的共鸣。”
说出这番话的人,叫做吴炳璋,是我国著名的京胡教育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1926年5月12日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吴先生的京胡之路,还是很值得说道说道的。其父吴松岩,在拜名伶金少山为师前,是个颇有名气的京剧票友,平时吊嗓子时,需要琴师伴奏。吴炳璋听父亲吊嗓子时,爱上了京剧、尤其是京胡。于是,父亲就让琴师教他,他学得也很上心,很快就学会了一些板式,开始给一些业余演员伴奏。
当然,父亲以后吊嗓子也都是他来伴奏了。一来二去,吴炳璋在京胡演奏上就有了一些进步,父亲成为金少山的入室弟子、登台演出时,也都让他来伴奏。
接下来不久,谭富英通过金少山、邀请吴松岩和自己配戏,父亲就有了更高的演出平台,而年少的吴炳璋也就有了更难得的学习、锻炼与提高的机会。
直到吴炳璋15岁那年,父亲看到儿子真心喜欢京胡、且有发展潜质,就托人让他拜耿永清为师。耿永清当时是京剧大师郝寿臣、杨小楼的琴师,六场通透,名重京华。
直到考入大学,吴炳璋一直兼顾文化学习与京胡研习;考入大学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和学习,使他身体越来越难以应对,直到患病后休学在家。此后,他就开始了专业的琴师之路。
有一次,他为名家杨荣环操琴、跟随马连良剧团巡回演出,大幕拉开、乐声响起,观众便开始叫好。给乐声喝彩,在京剧演出中非常难得。吴炳璋不解、就问身旁的好友:“这是给谁叫好呢?”好友说:“反正不是给你叫好。人家是给李慕良叫好呢,肯定是把你当成李慕良了。”
李慕良是当时给马连良操琴的京胡名家。对于自己从业余琴师到专业琴师的角色转换,吴炳璋说:“虽说当时未正式拜贯大元和王瑶卿为师,但这两位大师对我特别好,边吊嗓子边说戏边实践,在我从业余琴师转变为专业琴师的过程中对我帮助很大。”
贯大元是谭派老生,新中国成立后,贯大师要出山演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琴师,就有人介绍了吴炳璋。吴炳璋给贯大元吊嗓子时,得到了贯大元的亲自指教。接下来,贯大元又介绍他结识“通天教主”王瑶卿。王瑶卿在给学生说戏时,也常给吴炳璋说戏。这一段难得的经历,让吴炳璋对京剧老生、旦角的戏路非常熟悉,在把握不同风格的伴奏时都能得心应手。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2月,经王瑶卿(时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和贯大元介绍,27岁的吴炳璋进入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担任京胡教员,一干就是六十多年。为我国京剧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据吴炳璋回忆:
- 他曾带领本校学员到中南海演出过大概七八次,毛主席最喜欢听的是《逍遥津》,能在主席面前演出,大家都感到特别幸福。当时有位学员演唱时,因为紧张忘词了。“她忘词了,我不能停顿不拉,急忙带了过去,当时稍微卡了一点。我偷眼看了下毛主席,毛主席指了下她,旁边有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人问怎么回事,毛主席说:她唱错了。”还有一回,戏单上写的是“二黄、正板”,毛主席问保卫什么是“正板”,保卫又来问我们,吴炳璋解释说,“正板”就是“慢板”,毛主席听了点点头。
2019年11月13日,吴炳璋先生逝世;值其忌日,如去愿老人家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