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当你进入了“般若三昧”,便能获得真正的大自在
阿郑的读书日常
2024-11-09 19:40山东
注:本文为科普文,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不轻信迷信。
许多人,一定都听说过六祖慧能“见性成佛”的故事,知道六祖是我华夏所有高僧大德中唯一创作的著作,被尊称为“经”——也就是《六祖坛经》的人。
那你知道《六祖坛经》的主要观点之一,“般若三昧”是什么意思?怎么进入这种境界?如果有人在诽谤攻击你,在你身上编造流言,你当何处?今天我们来分别了解下:
一、何谓“般若”?
“般若”,是由唐朝著名高僧,因为去西天取经而被后代的世人所熟知的玄奘大师翻译的。
梵文出自Prajna,拼音对应发音为bōrě,义指“如实认知世界和万物的最究竟的智慧”。
和“菩提”一样,二者都饱含“智慧”之义,但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前者指“究竟智慧”,分为“文字”“关照”和“实相”三种般若,如妙智根;
后者则指“觉悟智慧”,强调大彻大悟,如妙智果。
提到“般若”,在佛教还有两部非常有名的两部经典——《般若波罗心经》和《般若三昧经》,前者更是被誉为“般若之王”“大乘佛教第一经”。
学佛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文字般若”“关照般若”“实相般若”,又被合称为“三般若”,是修持佛学的三种方便法门。
它们的不同来自于修行资粮的不同,一借文字义理,一借观照自性,一借证悟实相,各个不同,又层层递进。
二、“三昧”,系何“三昧”?
相信各位师兄们,和笔者一样,最开始听到“三昧“这个词,是在《西游记》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那几集里的“三昧真火”。
众所周知,《西游记》既是明朝的吴承恩老先生在六七十岁高龄写下的一部传世神魔小说,又是一部包含儒释道、尤其是佛家思想的经典文学著作。
和“般若”分为“三般若”一样,“三昧”也分为“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类,也是三种可以护持我们修行的方便法门(“三”在佛教中,是一个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的数字)。
梵文原文为Samādhi,汉语音译为“三摩地”或者“三昧”。
“三昧”是什么意思?
其实你不用理解得那么复杂,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禅定”。
正所谓“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因为我们使用前文所述的那三种修行法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止息杂念,从而达到“禅定”的境界。
所以,我们日常聊天,说一个人已经“识得其中三昧”,就是指一个人已经认识到了一件事情的本质和诀窍的意思。
“般若”和“三昧“合在一起的意思,《六祖坛经》直接写道——”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三、怎样进入“般若三昧”?
那么怎么进入“般若三昧”的境界?能够得到真正的大自在和无念呢?
很简单,那就是不染着。什么是“不染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