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GDP乘人均GDP这种方法很时髦,但是,他在一些案例中仍然不能解释问题,例如,1870年,法国的人均GDP和GDP都高于德国,但是,法国仍然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这难道不是一次赤裸裸的打脸吗? 更何况,美国在1913年两项指标的乘积就超过英国本部,那么美国为什么还不能在金融上抵御英国在委内瑞拉危机中的打击呢?也不能解释,1950年印度人均GDP60美元,sino30美元,sinoGDP2410亿美元,印度GDP2040亿美元,这一乘。印度是122400,sino是72300,62年怎么回事呢?更别说朝鲜战争了,苏联的乘积也远小于美国,把苏联和乘积更小的sino放一块,为什么能让美国联合国军无法取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这种方法去判断国家实力,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效率当然很重要,但试图用它来解释一切,那必然是不行的。而且,用人均代表效率,用总量代表数量,然后相乘,这样做真的合理吗?他俩相乘到底表达嘛意思呢?你说这是国家实力,这乘法关系在很多案例中不成立,而且就按某些人的制度创新说,也是站不住脚的,到底是fxs制度厉害还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厉害,从正义的角度看,没人敢说前者厉害,更别说开战时,法国不是自己在战斗,而且还有英国、比利时和荷兰也站在他们一边,否则不会出现敦刻尔克大撤退。如果把英法比荷四国的乘积加到一起,德国算个屁啊。德国和德国的纸面盟国加在一起,都不够英法总和的。那德国为啥取胜了?这是不是要被判为特例,不适用?不能证明国力强弱?如果战争都不能检验国力强弱,那拿什么去表达呢?更何况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这么算的,用战争的输赢或国家的冷对抗输赢来表达的。这些指标本身都是有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动态同步大赛#如果不采用定量分析,而是继续深入对定性分析的研究,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第一,想要战争进行下去,除了要有足够多、足够快的物质供应,还要有维持这种快速供应,而又符合经济需要和可持续性的增长逻辑,这些说白了就是内生增长,而内生增长本身又有可持续性之分,那就是能否建立起可持续的长短期均衡结构,不断提高内生增长水平,还是说出现了退化,退步抑或者是停滞不前。这是最核心的,而这个指标需要对金融集权发展程度、资本积累率、技术转化率和资本对外依赖度等指标做一个综合的估计,否则是不可能真切的判断内生增长水平的,其中,资本供给的对外依存度和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长短期均衡的增长最优程度三个指标是最重要的;第二,军事效率,这一个问题,之前我们也探讨过,得出的结论就是,信息、速度与火力三个要素,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主要原因,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和速度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因为火力在发展出核武器后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他们对战争“边际效益”贡献已经非常少了。而在火力方面,还需要细分动用和不动用核武器两种情况;第三,制度效率,集权程度如何,腐败对关键决策的影响程度如何,应对政/变的能力如何,决策执行效率(质量与速度)如何,对保证和提高内生增长、军事效率的影响如何,这些都需要进行复杂的估算,而不是想当然的抛出一个所谓的人均GDP乘GDP来故弄玄虚,这种做法还不如用原先的CINC法有意义了,至少每个变量都有一定的道理,人均GDP乘GDP实际上就相当于人均GDP的平方乘人数,请问人均GDP为什么要平方,如果不平方,又和直接使用GDP有什么区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DP本身对于评估战时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缺陷性,例如波兰、利比亚这些国家,他们的资本供应高度依赖国外资源,而经济增长根本不属于内生类型,一旦开战,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庇护,他们的经济立刻就会崩溃,大量人口失业或丧失收入,请问这种状态咋开战?而且,他们的军备体系基本上是靠购买满足的,一旦开战,出现了武器禁运,又怎么办?另外,一个国家的两指标乘积大于对手,但是对手设法依靠第三方或自己的手段搞了一场内乱给你,你崩溃了,打不下去了,对手攻陷了你的首都,这又咋办?连写出这个方法的美国人自己都承认,勇气、毅力和技巧是不容忽视的,更别说他们严重忽视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内在发展逻辑,而这些,仅靠现有的指标是办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