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 七饭
赤坂亭一夜关停
讨薪争议不断
近日,“赤坂亭歇业关闭”的消息持续引发热议。内参君查看了北京、杭州等地的门店信息,大多是歇业关停状态。
伴随着歇业关停消息,还有“拖欠公司数月,员工讨薪无门”等消息在社交媒体传播,称“公司已经拖欠他们四五个月的工资,多次求助无果,更让人绝望的是,公司近期变卖设备,导致他们讨薪无望。”
一夜关停,外加一地鸡毛,留下的不止是惋惜了。
2005年,赤坂亭在上海开出首店,算下来,快20年的日料老牌子了。巅峰时期,门店遍布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直营门店数超40家,主营炭火烧肉、铁板烧、精致日料。
2019年开始转型,靠和牛放题吸引消费者,聚焦M9和牛,推出298元和398元的放题业态,因此被不少顾客称为“日料自助天花板”。
到今年,“日料自助天花板”的体验感不在,社交平台吐槽不断。“工作日中午去吃,要了6片三文鱼,想要再加时说备货不够,要留给后面的人”,“398/人,菜品比之前缩水了至少10%,这次是要什么没有什么,牛舌没有,寿喜肥牛没有……”。
这样的运营状况早已暗示了闭店的结局。
日料闭店潮“汹涌”
精致餐饮成闭店中心
赤坂亭的关停或许不该放在精致餐饮的领域讨论,而是回归到整个日料品类。今年似乎是日料的“多事之秋”。
9月底,杭州知名餐饮品牌“山葵家”多家门店关门,不只是杭州,重庆、绍兴、西安、成都、福州等地的山葵家门店也都有闭店消息传出。与闭店消息同时出现的,依旧是消费者、供应商的维权。
日料品类重镇上海,有业内人士提到,很多品牌都在勉强维持,营业额下降了30%以上,有些客单价比较高的品牌,营业额直接对半砍。
还有不少门店,直接倒闭。像开在上海外滩27号罗斯福公馆的知名日料鮨心和,2000元左右的高档Omakase,降价下依旧没啥起色,在6月份低调关店。
此外,创立于1999年的小山日本料理,新天地店也在7月底闭店。
此外,还有不少城市的知名日料品牌相继关停,如杭州的万岛日本料理铁板烧自助餐、广州的蘭鰻居酒屋等等。闭店潮正在不同城市、不同价位的日料品牌中不断蔓延。
日料“好赚钱”的时代彻底结束
精耕细作才有未来
日料品类的衰败,是从2023年8月开始,日本启动了核污水排海计划。当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一下子浇灭了消费者的日料消费欲望,日料品类进入了长期的低迷期。
当然,这只是开端。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高高在上”的日料日子更加难熬。原本打着日本进口食材的品牌在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后,纷纷称食材产自中国,安全感有了,价值感却没了。
随后消费者慢慢发现,不少日料店的小菜如海藻、蛤蜊都是预制的,拉面是有汤料汤包的,鳗鱼可能只是后厨简单烤了烤。这些认知可能来自电商平台或者线下商超。
当消费者慢慢对用餐环境和服务“免疫”后,日料的价值感体系就全面崩塌,食材、服务和环境,日料唯一剩下的路就是餐饮最终的路径,性价比,也可能是质价比。
因此,我们看到日本平价寿司品牌“寿司郎”在国内快速开店,已经开出了80多家店。200款菜品,包括蓝鳍金枪鱼寿司、生三文鱼等,每盘价格10元起,最高不超过28元,凭借着这样的高性价比,进入北京的首店一天排队1500桌。
越来越多的日本品牌反向出海,如日本餐饮巨头东利多旗下的日式拉面连锁品牌“寸屋拉面”,4月份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店,不少日本餐饮集团对中国餐饮市场跃跃欲试。
虽然依旧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但他们同萨莉亚一样,经历过餐饮业的三高时期(高增长率、高淘汰率、高死亡率),经历过“枪林弹雨”,有着更充足的实战经验,势必会对当前的平价日料品类带来冲击。
一波又一波的连锁日料品牌关店,似乎在宣告一个小时代的结束,日料餐厅好开好赚钱的日子彻底过去了,消费者的认知在增强,信息差正被打破,日料品类如所有品类一样,回归到精耕细作的运营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