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发的泰国游记截至今天竟然有将近70条留言,千人千面,同样一篇文字竟然有这么多不同的解读,这让我非常激动,谢谢大家,让我也体验了一把作家的感觉!

我愿意看到不同的观点,感受一切的多样性,现在我很想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些有趣的评论,这里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而我愿意把那些负面的赋予我的理解。

“矫情”

这是出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矫情,这个词解释为: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在这里网友们的意思应该是指把小事放大。

“作者好矫情,内心戏真多,无病呻吟”

“这么矫情不适合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把它换成——“敏感”,而我也自知这种特质的优劣,就如同泰国行记录(上)里面为了坐廉航免行李额,而想办法把行李挂在身上一样,我会设想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去想办法避免,而这对钝感力强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都没想过会出现xx情况,或xx办法可能会失效。

劣:我可能就是在浪费大量的时间为未发生/不会发生的事情提前忧虑

优:察觉到事情细微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得尽量完美,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我的反思是:可以敏感,但别钻牛角尖,在我没法再提高成功率的时候,接受自己能达到的程度(你已经很棒了!),接受那一丝未达到的概率发生(允许一切发生)

接受自己的特质,告诉自己,这是天赋。我们可以发掘到生活中一些点滴、细碎事物的美好,我们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这难道不是天赋吗?它当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因为更容易察觉到别人情绪的变化而难过,但社会是个大丛林,它就是危机四伏,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我希望你先认同自己:敏感是天赋,至于敏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化解,那就是另外的课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敏感”是事实,而“矫情”是判断,不轻易判断别人能扩大我们的视野,包容度强,进来的东西多了,思想也就更多元了,从而更能接受跟自己有关联的一切发生。

“负能量”

这是出现第二多的关键词——负能量,网友们的意思应该是指消极的情绪。

“为什么要写的这么焦虑,没感受到多好玩”

“负能量的东西不要写了”

我想把它换成——“真实”。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正能量教育,即积极向上,一切非积极向上的都是不被允许存在的,那...那些负面情绪都去哪了呢?我们在抗拒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有七情六欲,一切情绪的发生都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悲伤、焦虑、遗憾、痛苦、难过....先真实的面对自己,再去调整,不要否定自己的感知,不要诋毁自己的情绪,如果世界上没有人跟你站在一起,那么你一定要自己跟自己站在一起,你的存在就是你存在的最大意义。

“没见过世面”

这个词解释为:人无知或者社会经验太少

“你可真是刘姥姥出远门头一次啊”(出自《刘姥姥进大观园》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

“感觉像是第一次出门,没见过世面,各种感叹”

我想把它换成——“充满好奇”。第一次见有新鲜感这很正常,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见还能充满好奇,这是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王大卫,曾发过一篇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评论:在最商业最被污染的地方,有一些细小之处能看得出来还在保持着他们的倔强,让人很感动,能看到这些地方的人,也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发了一篇游记,我被骂了?

那么印证了那句老话“生活从来都不缺乏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充满好奇才愿意去了解,了解才会发现美,其实就算去同样的地方很多次,我也依然如此,我愿意提高我的感知度去发现变化,这个变化或许来自于它,或许来自于我。

发了一篇游记,我被骂了?

那么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活着也是头一次,我们都是刘姥姥,幸福或许不用去寻觅,它就在你的身边。再借用王大卫的一句话:祝你也拥有创造美景的能力

“你应该”

这个词解释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单身女首次出国,你应该去日本旅行”

我想把它换成——我建议。我们从小到大,接收了太多的“你应该”,规范化式教育让我们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为便于管理,这确实是最直接、高效且大面上是正向的,但当我们脱离了基础的“你应该”之后,是否需要更加尊重个人意识和主观判断,毕竟生命中大多数情况,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意见只能是建议,怎么做还是要看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区还有这样一条回复:“我自学了泰语,可以无障碍阅读泰语小说,英语也不错,还会一点日语韩语,可惜没有勇气一个人去泰国”

楼中楼:“那多浪费了自己的语言天赋”

这位网友继续回复:“不算浪费,我喜欢看泰语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说天赋一定要用来做社会价值认可的事?我就想单纯做点我认可的事!我认为它有意义,它就是有意义,没有“我应该”,只有“我愿意”。

“怂”

这个词解释为:惊惧去做某件事。

“这么怂就别出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把它换成——危机意识/防范心理强。勇敢出游的前提一定是大概率能保证安全,否则能让你勇敢的次数就不多了。如果没有大概率的把握,你还是会处于一个提心吊胆的情况,到实地生活中,你需要为安全消耗很多时间、精力,不敢一个人去,就真别一个人去。

“找罪受”

“穷和游是矛盾的,穷游就是找罪受”

我的回复是:我觉得“游”是体验,是一个过程,“钱”是用来支撑这个过程。一点钱没有出都出不去,但钱多钱少,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感,钱多可选择的多,但人都是图便捷的,会用钱去买方便,从而漏掉了正常一步步走过来的路程,这两种选择有时又是不共存的,后者可能选择少,但未必不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对我来说,说我在“找罪受”也没错,近一段时间,我尤其的想把自己丢在“困难区”,让自己去感受孤独、感受痛苦、感受自己提供自己多巴胺的时刻,趁着我现在情绪是稳定的,我想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挑战,感受突破它带来的成就感,朋友说我像海绵一样,疯狂的渴求成长。

“很多情绪、很多自省、很多成长”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在我的评论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接收同样的信息,有人觉得是抱怨和焦虑,有人觉得是于苦难中挣扎的正向能量,这让我开始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世界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她觉得我是她特别的朋友,她很珍惜我。我非常感动,一个人能如此真诚的对我袒露她的朋友关系,包括她提到有之前很好,现在不联系了的过去式朋友。其实我觉得,人就是会离开的,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你能在这段路选择她/他,也不是因为她/他本身,而是因为你自己的状态。就像我的朋友喜欢跟我在一起进步的感觉,那也是因为她现在也想要一个进步的状态,我们才有更多的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想想,我们可以和任何一个人发生碰撞,你遇到的,都是你选择的。

生命中人来人往,都是你自己心态在变,珍惜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人,不留遗憾,尽可能的爱、表达、羁绊,最后即便伤心难过,你们也互相成就了对方,那么就勇敢的去面对接下来的旅程吧。

“自己给自己创造个性化站点”

评论区还有这样一条留言很有意思:“我去一个目的地前会读当地近代/当代作家的小说或者游记,这样能给自己的旅行添加一些个性化的站点,经常在旅行中遇到当地人对我说“咋有人来这鬼地方”我就会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她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生命或许本无意义,但你可以为自己创造意义。还是那句话想送给大家:祝你也拥有创造美景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还是要感谢大家给我的反馈,不管是正面的负面的,您竟然耐心的看完了如此一篇长文字,谢谢您为我付出的时间!如果大家愿意跟我交流,可以后台私信我,我真诚且兴奋的愿意接受大家的一切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