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东汉末期群雄之一的冀州牧袁绍听闻曹操的地盘日益扩大,武装力量也与日俱增,就急忙率领十万重兵,耀武扬威地向曹操杀去。
谁知,目空一切的袁绍却中了曹操声东击西的圈套。袁绍的10万士兵非但没有找到曹军的主力部队不说,就连曹操士兵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因此,急的袁绍是横眉怒目。恰在此时,探子来报,说曹操的军队向官渡方向撤离了。
此刻的袁绍一心想把曹操消灭,遂命大将文丑率领骑兵数千,沿着官渡的方向一路急行军,追击曹军。
随后,袁绍准备亲自统帅大部队渡黄河而下,直趋官渡。此时,一路向官渡撤离的曹军正行进在延津(河南新乡)以南的峡谷之中。
延津这里的地势十分险要,谷中两侧的高山耸立对峙,山谷中仅有一条杂草繁盛,密林葱郁、曲折环绕的崎岖小道。
这天午时,曹操得知侦察兵的奏报,获悉袁绍的爱将文丑率领的先锋部队据此仅有十余里。
曹操环顾四周,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地势,心生一计。大约在一个时辰之后,曹军的瞭望哨禀告道:
"不远处的山沟中,隐隐绰绰地出现了不少骑兵。"
曹操于是问道:"能看清楚数量有多少?"
了望哨接着说道:"山坳里是黑乎乎的一片,不计其数。"。
众将听到此言,认为情势紧急,敌兵的数量较多,都纷纷建议曹操急速撤离。但是曹操却一反常态,下令让骑兵卸下马鞍,引诱战马一路向袁绍先锋军来的方向尽情奔跑。
同时又下令士兵将辎重车、战车等重型攻城设备都东倒西歪地丢在路边,又把战略物资均杂乱无章地抛弃在道路上。
曹军将士们都很诧异曹操为何下这样的命令,一脸懵逼的看着他。
早些和曹操一起创业、经历过无数次殊死战斗的几位将领,都了解曹操是一位用兵十分谨慎的人,可是眼下为何一反其道了呢?
于是,有人沉不住气就问道:"袁绍的追兵瞬间即到,我们还是到山上避一避吧。"
谁知曹操却沉默不语,用令人生畏的表情凝望着远方。曹操麾下的谋士荀攸心知肚明,就急忙对众将士说道:
"此举无非是为了诱使敌军主动上钩,为什么要避开呢?"
此语一出,众将士豁然大悟。
片刻间,尘土飞扬、黄沙滚滚,文丑率领着杀气腾腾骑兵如饿虎扑食般追来。曹操下令众将士在山坡的侧翼隐藏起来,同时说道:
"切勿操之过急,等我发出号令才可以出击歼敌。"
说话间,文丑的大部队就进了曹军的伏击圈。袁绍的士兵看到曹军的各种军事设施丢弃得随处可见,都纷纷大笑,并齐声高喊着:
"曹军害怕囖,曹操跑啦。"
于是,袁绍的骑兵都争先恐后地下马,纷纷争抢曹军的物资。一时间你夺我抢,前拥后挤,散乱一片。
曹操的士兵都隐蔽在山坡后,悄悄望去看到袁绍士兵们忘乎其形的举动,都捂住嘴暗自发笑。
勇冠三军的三国大将"文丑"死亡之谜?
突然间,曹操急速出击的令旗飘起,隐蔽在山坡后面的曹军伏兵跃上战马开始反击。
山谷中的杀喊声如晴天惊雷般响起,曹军犹如猛虎下山,排山倒海之势向文丑的先锋军冲杀过去。
大将文丑被这从天而降的袭击,搞得是蒙头转向。
此时,昏头昏脑的文丑正准备想调头逃遁的时候,曹操急速而至的骑兵已进眼前,挥刀而下,瞬间将他身首异处了。
慌乱之余的袁军,死的死、跑的跑,命大的、腿慢的,只好向曹军缴械投降了。
看到这一切,骑在马上的曹操和荀攸都绽放出了胜利的笑容。
曹操战后说道:袁绍的将士看到有利可图都为利而争,仅知螳螂扑蝉,却不知黄雀在后的道理,文丑的下场就是如此。
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乘牛马,或委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之,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
"饵兵勿食"根据《孙子兵法.军争篇》的解释,其意就是说,不要受利益的诱惑,更不能贪图敌人的小利小惠。这是一种用极小的利益来诱惑你上当受骗的伎俩。
曹操与袁绍之间发生的延津之战,曹操就是利用了"饵兵"之法而蒙蔽了文丑,而袁绍的大将文丑则是"食饵"之人。
在战争之后,敌我双方在战场厮杀时,交战的一方或将粮草牲畜等丢弃于田野,或将战车、战马等军事物资抛弃于道路间。
此时,切不能贪图小利而丧失警惕性去拾取、抢夺,不然,其结果势必会遭受到另一方敌军有预谋的袭击。
所以,文丑的部队就是因为贪图一时的小利,纷纷争抢曹军的辎重财物,以至于引发了身首异处的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