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营陵古城
◎赵公友 文/图
营陵古城是什么地方?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营丘即古时的营陵,尚父即后人熟知的姜太公。姜太公以营丘(今昌乐县营丘)建都立国,成为周代齐国的第一任国君。
《太平寰宇记》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则;汤时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于营丘。”在多部史书中,姜太公治所营丘都有文字记载。姜太公治齐,延及子孙六世一直以营丘为都城,后迁都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最后定都临淄。
白浪河的灵秀,浮烟山的敦厚,瑞气祥聚,太公受封营陵古城,以胸怀、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宛如盘古开天的立国传奇。
流芳千古姜太公
姜太公,名望,字子牙。初到齐地,面对来自东夷部落的挑衅和文化冲击,他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采取了“三大国策”,很快就稳定了局势,奠定了齐国富强的基础。一是针对厚重的东夷文化与风俗,修明政治,采取“因其俗,简其理”的政策,尊重、沿袭东夷文化和风俗,将周朝礼制中的繁文缛节予以简化。二是针对封地多为盐碱地,不利耕种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政策,大量种植桑麻等作物,借以发展养蚕、纺织业。又因濒临大海,得以发展渔业和盐业,并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这一商业思想,对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繁荣等有着直接影响。三是为吸引人才,奖励有功之士,实行“举贤而上功”的政策,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人才涌入齐国,为齐国的治理和发展注入活力。姜太公通过因俗简礼、商工立国、尊贤尚功三大国策,使齐国在各大封国中率先强盛起来。
《左传》曰:“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足显气势恢宏,大国风范。泱泱齐风,在历史长河中续写出了辉煌的篇章!
姜太公在辅佐周王室时创造了许多用兵计谋,另外,他还留给后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自成体系的齐文化,姜太公堪称“百家宗师”和“齐文化奠基人”。
初识太公文化村
昌乐县城东南五十华里处的营丘镇古城村,历史悠久,文脉绵延,太公文化底蕴深厚,且是营陵古城遗址所在。
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齐国首任国君于此,春秋时期称缘陵,到西汉时称营陵。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与刘邦同族且是远房堂兄弟的刘泽,因功受封为营陵侯,营陵成为营陵侯都城,为北海郡治所。北齐撤销,隋复置,改称营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复撤。宋、元、明、清,改称昌乐至今。
国庆小长假期间,我启程寻访营陵古城,以了却自己的心愿。风和日丽,秋高气爽,随着节日的车流出了城区,便直奔古城。
“齐国始封之城、姜太公故里、齐文化发源地”的名片,为古城村的发展注入了灵魂。村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宽敞的街道、洁净的农房、整齐的绿化、清新的空气,风景如画,处处生机勃勃。街巷的墙壁上,姜太公垂钓、指挥作战的壁画随处可见,洋溢着太公文化的氛围。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村里有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民宿等项目,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观瞻太公祠
观瞻太公祠,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太公祠静静立于村子的西北角,是古城村群众心中的圣地。最早的太公祠始建于哪一年已无法考证,但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多次改造和选址重建,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为了保护和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古城村积极采取措施,群众自发捐款,对太公祠修葺一新。太公祠的隶书楹联——“护国佑民德厚流光,文韬武略百世永芳”,遒劲端庄,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整个院落成方形分布,古朴中透着清新,秋风中透着几份静谧。
太公文化节和太公庙会,吸引着四邻八乡的村民。紧邻太公祠的太公文化广场,洋溢着“太公文化”的气息:显眼位置喷涂姜太公或征战四方、或悠然垂钓的画,将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久远的年代。
抚碑思先贤
太公祠大门内的右侧,几块残存的石碑,一字排开,古朴凝重,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在嵌刻的字里行间里,记录着一段段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立碑的习俗,如功德碑、旌表碑、记事碑、纪念碑等。立碑不仅是一种尊重与纪念,也是为了固定一段历史,给后人提供一个缅怀和追思的依托。抚碑思昔,纪念过往,让人不忘初心,思考未来。
“太公祠碑”是民间搜集而来的,碑面斑驳,满是岁月打磨的痕迹。碑身虽保存较为完整,但部分字迹模糊难辨,细细探究,似乎是记录有关太公都城迁址的情况。
“汉隐士逄萌墓碑”,据《昌乐县志》记载,逄萌墓在县城东南25公里的营丘古城,具体葬于何处已不可考,现存一墓道残碑,移于此地。逄萌是北海人,著名的东汉隐士。据记载他在当地担任亭长一职时,因听说王莽为了专权杀子,认为其有违“三纲”,失望至极,遂将亭长的衣服、帽子挂在城门,带着家人离去。后人以“挂冠”指辞官,即源出于此。直到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时,几次召他为官,均遭其拒绝,最后在隐居的崂山无疾而终。
访齐国古都城墙遗址
沧海桑田,几块古碑,几段历史,记录着古城特有的文化气韵。
太公祠西邻是一座呈长条状的土丘,下面立着写有“齐国古都城墙遗址”字样的石碑,要探访的古城墙就是这段不起眼的土丘。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城墙大部分被毁。据研究者推测,此遗址为内城(即皇城)墙一角。这几千年的遗存,依然屹立于今天人们的视野,足以让到访者惊艳。
查阅资料,得知以下情况:营陵古城老城墙起源于西周初年,现存有太公古城墙,分为外郭、内郭和皇城,外郭约有二十余里,至今仍可考证出四个城门的位置。营陵古城残存城墙高0.5至0.6米,墙基宽20米左右。城墙的西、北两面,中间各有一豁口,应是城门遗迹。著名考古学家、山东省原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学海先生,曾到此实地考察,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另据村民介绍,农田耕作时,在田间地头、沟边崖畔,曾到处可见砖瓦陶瓷碎片。据说在距地表1.5米左右的深处,有人曾发现连片的铺地方砖。已收集到的文物标本有陶片、板瓦、绳纹砖、卷云纹瓦当、青铜镜及汉罐等。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累累卧石,残存土丘,丛丛杂草,无序树木,虽有几分瑟瑟与悲怆,但古城人没有停止走向未来的脚步。
太公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姜太公为营陵古城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基础。作为一域之胜,也是文人们的向往之地。
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而北海郡治故址即在昌乐县营丘镇。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曾流寓昌乐,写有《过营丘》《过营陵》的诗,诗中写到:“营丘古齐国,绵历几千春。轨路偶经从,延瞰一悲辛。”“山川无变易,人事有消亡。堪叹鹰扬地,都为鹿卧场。故基穿井邑,衰草半濠隍。属有归欤叹,登临倍感伤。”表达了无尽的感慨。明代昌乐县令于子仁曾到此访古探幽,留下了营丘夜雨佳诗:“入夜淋漓雨未休,可怜孤枕卧营丘,当年茅土全归汉,今日山河不是周。鸡唱五更乡梦断,鸟啼三月故人愁,今来古往都相似,霸楚强秦枉自谋。”触景生情,感时叹世。
姜太公文化,不仅在古城村遗存众多、翔实丰富,而且还延续着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手艺,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太公神香制作技艺。村民滕木山继承祖业,17岁时开始学习制香,传到他已是23代了,制香已经30多个年头。他制作的太公神香美观大方,香味纯正,不易断、易燃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营丘太公香制作技艺”入选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滕木山成为潍坊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
古城村先后获得“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乡村”“山东省文化旅游特色村”等荣誉。这一块块“金字招牌”,既得益于先民一脉传承的太公文化,还得益于当今古城人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
古今交错,我力求拼起一块块历史遗落的记忆碎片,寻访古城文化的瑰宝。小小古村,以文赋能,以小博大,成为守正创新的典范。
一方文化,滋润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情。在太公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历经几千年的古城,已迎来新时代发展的春天。
来源:潍坊日报
责任编辑: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