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把话锋转到搞科学研究上来,说:“领导革命必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搞科学研究,也必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的脖子上。对老师不要迷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的成绩和优点,应该学习,应该继承发扬;老师的缺点和错误,要善意地批评指出。”

面谈后,毛泽东对在座的同志说:“我今天请老朋友周谷城吃饭,请你们作陪。”饭后谈至三时许才散。座谈会上,毛泽东还对周谷城和王方名说:你们两人的观点很接近,可以做学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

1958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周谷城《六论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一一略答马特》,作为对4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马特《关于逻辑问题的讨论》一文的回应。

据周谷城回忆,这年夏天,毛泽东请他到中南海交谈。周谷城到时,毛泽东正在看《前汉书·赵充国传》。毛泽东指着这本书对周谷城说:“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主张。他的主张在开始时,赞成的人不过十之一二,反对的人达十之八九。但到后来,逐渐被人接受了,赞成的人达十之八九,反对的却只十之一二。”

说到这儿,他合上书,又继续说:“真理要人接受,总要有一个过程。无论在过去历史上,或现在。”

关于逻辑讨论,毛泽东说:“问题转到《人民日报》上来了,讨论可能展开。”

周谷城答道:“我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联在一块讲,却又把它们严格划分,恐怕不易有人信。”

毛泽东说:“formal logic本来就是fomal的,要把它同辩证法混同,甚至改成辩证法,是不可能的。它是一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谷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上海各界“五一”劳动节联欢晚会,主席会见陈望道、周谷城

毛泽东又说:“最好把西方哲学家所讲的逻辑,每一个人的,都给写一篇或几篇说明介绍的文章,从古到今,来它个系统的叙述。”“最好把所有的逻辑书,不论是新的或旧的,过去的或现在的,一律搜齐,印成大部丛书,在前面写几句按语式的话,作为导言。”

7月,周谷城逻辑论著要出版了,便写信给毛泽东,请其作序。毛泽东从维护逻辑界自由讨论的学术气氛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出发写了一封回信,委婉地拒绝了周谷城。

以下为如去注。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也叫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叫传统逻辑,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辩证法也被称为辩证的方法,类似于辩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持有不同观点(排除了主观因素,例如情感诉求等),通过合理的讨论来获得真正的知识。

辩证法一般包括三个发展阶段:从抽象的一般概念开始(正),这个概念引起矛盾(反),矛盾的概念调和于第三个概念中(合)。1956年,周谷城发表《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一文,引发了形式逻辑与辩证法关系的激烈争论。

当时学术界流行苏联逻辑,主张把形式逻辑辩证法化,但周谷城却认为“辩证法是讲客观存在发展变化的法则,而形式逻辑是讲思维过程的”,两者“不能扭在一起”。

如去注毕。

1961年5月1日,毛泽东在上海与各界人士共度劳动节,周谷城应邀参加。事后他应《解放日报》约稿,写了一首词《献衷心一一“五一”节同上海各界代表进见毛主席》:“是此身多幸,早沐春风。蠲(juān)旧染,若新生。又这回倾听,指点重重。为学术,凡有理,要争鸣。情未已,兴偏浓,夜阑犹在诲谆谆。况正逢佳节,大地欢腾。人意泰,都奋进,莫因循。”

5月3日,《解放日报》把这首词登了出来,毛泽东见后,把周谷城请去,同他作了交谈。那天吃罢晚饭,周谷城告辞回家,毛泽东一直把他送到汽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谷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唐君远、赵祖康、刘靖基、吴若安、张承宗、靖任秋、周谷城

以下为如去注:

有次在上海,陈毅在锦江饭店设便宴招待主席,周谷城在场。晚饭后,去小礼堂观看一部写李自成的历史剧。主席没有去前排为他准备的大沙发上就坐,而是同周谷城一道坐在中间的一排小椅子上,并笑着说:“我们就甘居中游。”

开演前闲聊,周谷城随便说了句:“有人说,洪承畴之投降清朝具有善意,目的是减少汉人大遭屠杀。”主席略带微笑地说:“有此一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事情不甚简单,恐怕还得做些研究。”

1961年五一,周谷城词作《献衷心》发表后,主席请到周谷城、两人由这首词而谈到《离骚》,又由诗词而谈到政治,洋洋洒洒,天马行空。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得两人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由下午3点一直谈到6点,兴犹未尽。

周谷城偶然提及邓演达,主席说:“邓演达先生这个人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说到这里,俩人在一张小桌上用餐。主席吃饭,喜欢在大米中掺些杂粮,周谷城戏称为“三色饭”。

  • 主席和谷城先生的上述谈话中提到了两个人物。
  • 洪承畴,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明末重臣,曾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后投清朝,受皇太极、顺治帝的器重;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
    洪承畴先是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后又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一般认为,正是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邓演达,广东惠阳县鹿颈村人,一九零九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一九二三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时、竭诚拥护三大政策,并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办工作,后担任教育长。蒋介石策动“清党”反共、破坏革命后,他坚持反蒋反帝,辞职出走,去国赴苏。
    在出走途中,南昌起义发动时,他的名字和宋庆龄等一起,被列入由周恩来等二十五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名单中。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因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如去注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谷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周谷城

1965年6月20日,毛泽东到上海约周谷城、刘大杰谈学术、教改、文艺等问题。针对社会上很多人批评周谷城文章的情况,毛泽东对周谷城说,不是我们叫人家来批评你,而是群众性讨论所发表的不同意见。目前你暂时且慢写文章,等他们不再“骂”你了,你再把他们的文章拿来好好地看一看,做一些研究,他们讲得对的地方,你应接受,做些自我批评。有些地方你觉得可以辩论,你还可以再写文章问他们辩论。在逻辑问题的争论中,我同意你所主张的要把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分开来的意见,我倒不同意把两者混淆起来的论点。

1966年夏天“文革”开始后,周谷城被关进了“牛棚”,受尽了折磨。1968年11月,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周谷城的《世界通史》还没有写完,书还是让他写下去。”周谷城由此得到了解放。但由于张春桥、姚文元的百股阻挠,《世界通史》终于没能续写下去。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周谷城当晚作《哀悼毛主席》七律一首,前四句为:深秋日午朔风号,领袖惊传别我曹。抢地呼天呼不应,伤心惨目泪如潮。

以下为如去注:

此诗全文,版本一:秋风日午朔风号,领袖惊传别我曹。惊地呼天呼不应,伤心惨目泪如潮。五洲魑魅魔不在,百国工农恨未消。且化悲哀为力量,继承遗志夺高标。

版本二:阴沉一霎朔风号,领袖惊传别我曹。抢地吁天呼不应,伤心惨目泪如潮。五洲魑魅焰仍在,百国工农志不挠。且化悲哀为力量,继承遗志夺高标。”

如去注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步青和周谷城参观书画展览

<全文共两部分、这是第二部分。完>

文后说明:

文中相关史实来自于《毛泽东与上海民主人士》(中央文献出版社 尚同编著 2004年11月版)等,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