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宏大舞台上,家校共育犹如一曲和谐的二重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塑造着孩子的未来。作为智和教育的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深知父母在家校共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父母在做好家校共育过程中应采取的行动。

一、建立积极沟通的桥梁

1.父母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父母要主动与孩子的老师建立起定期沟通的机制。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电子邮件或学校指定的沟通平台等多种途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进度、行为表现、人际关系等情况。例如,每月至少与主科老师沟通一次,询问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困难点。同时,也要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中的情绪、学习习惯等,让老师全面掌握孩子的状态,以便双方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2.父母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学校举办的活动是促进家校共育的绝佳机会。父母应积极参加亲子运动会、文艺汇演、家长讲座等活动。这不仅能够让父母亲眼目睹孩子在学校的另一种风采,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让家长在活动中与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经验,与学校教职工建立更深厚的关系,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塑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1.营造安静有序的学习空间

在家中为孩子设立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域,保证该区域光线充足、安静无干扰。配备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和必要的学习用品,如书籍、文具等。例如,可以将孩子的书房布置得温馨而简洁,墙壁上贴上鼓励学习的标语或孩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同时,要规定学习时间内避免电视、游戏等娱乐活动的干扰,让孩子能够专注于学习。

2.培养家庭阅读和学习氛围

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热爱学习的榜样。可以在家中设立家庭阅读时间,每天晚上全家人一起阅读书籍、报纸或杂志,分享阅读心得。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新的技能,如一门外语、一种乐器或一项手工制作,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1.注重品德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将品德教育融入到点滴细节中。教导孩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集体、有责任感等。例如,当孩子在与他人相处中出现问题时,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通过家庭中的小事,如分享家务劳动、照顾老人等,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2.培养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除了关注学习成绩,父母还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意愿,为他们报名参加绘画、音乐、体育等各类兴趣班。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同时,要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给予孩子情感支持与尊重

1.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是在晚餐后散步时,也可以是在睡前的温馨时刻。在交流中,不要急于评判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而是要给予理解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2.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梦想和思考方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当孩子面临选择时,如选择兴趣班或未来的职业方向,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但最终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这种尊重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家校共育的征程中,父母是积极的参与者、重要的建设者。通过以上行动,父母能够更好地与学校携手,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品德的道路上前行,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家校共育之花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和教育深耕家庭教育十余年,帮助父母提高教养认知,提高养育子女的能力,重点解决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厌学辍学、拖拉磨蹭、沉迷网络、自卑抑郁、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助力父母从有效沟通、情绪管理、解决冲突等方面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和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