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女神”原节子,为国家被献给麦克阿瑟,终生未婚,活到95岁
笙箫起落
2024-11-08 11:57山东
日本战败投降后,被杜鲁门总统新委任的“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登陆日本。
麦克阿瑟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负责对日进行军事占领,二是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
1945年9月27日,裕仁天皇拜会麦克阿瑟:
“我对战争中所有的政治、军事决定和行动负全部责任,我把自己交由阁下代表的盟国裁决。”
花甲之年的麦克阿瑟,已然达到了其职业生涯的最顶峰,以至于在此期间他还被称为日本的——
“太上皇”。
事实上,麦克阿瑟和日本的渊源并非现在才有,其实早在1942年败走菲律宾时就开始了。
1941年12月初,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重要军事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直接导致了美国正式加入二战,从而也奠定了日本战败的结局。
随后日军大举南下,对东南亚地区发动了猛烈进攻,其中就包括麦克阿瑟任陆军总司令的美国殖民地菲律宾。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对于同盟国而言是相当不利的。
轴心国之一的日本,对这场战争已是蓄谋已久,其海军一直以来又都奉行精兵路线,在航母等技术上比传统海军强国英国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要先进得多。
而反观同盟国一方,其情况就相对比较糟糕了!
当时荷兰本土已经被德国军队侵占,其王室被迫前往英国,成立了流亡政府。
而英国军队的主力则主要分布在本土、大西洋、非洲与德国、意大利对抗,美国对战争的准备又明显不足。
所以这就导致了日军在东南亚各地的进展十分顺利!
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与日本非常接近,日军如果占领了菲律宾,那么将很快控制西太平洋。
事实证明,日军还真就这样做了。在偷袭珍珠港后,日军正式对菲律宾发动了进攻。
在此期间,由于麦克阿瑟的一系列失误,导致驻菲律宾的美军战机大部分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
再加上原本驻扎在菲律宾的美军兵力就不多,且装备低劣、缺乏训练,致使日军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
面对这样的糟糕局面,麦克阿瑟气得几乎要举枪自杀,但这个惜命的老头最后还是忍住了。
此时摆在麦克阿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率领部队战斗到底,要么赶紧撤离。
当然,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在战局极不利己的情况下,撤离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如果就这样走了,岂不有损自己的“一世英名”?
所以正因如此,麦克阿瑟才会两次“违抗”罗斯福总统的命令,决不撤出菲律宾。
但其实,这不过是麦克阿瑟还未找到合适的理由和台阶罢了!
1942年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将军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并允诺让他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
但麦克阿瑟还是没有撤离!
3月初,得到增援的日军开始向孤立无援的巴丹半岛发起进攻,美国当局为避免麦克阿瑟成为日军俘虏,命令他赶赴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3月11日晚上,麦克阿瑟从菲律宾撤离了,临走前还不忘留下一句:
“我还会回来的”
名言!
事实证明,3年后他真的又回来了!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国的实力虽然不及轴心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也开始逐渐向同盟国一方倾斜。
毕竟同盟国拥有巨大的人力、物力优势,尤其是号称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在战争开始后,其就发动了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促使轴心国渐渐陷入不利局面,战场上节节败退。
1945年1月,被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的麦克阿瑟卷土重来,指挥盟军在巴丹半岛登陆。
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盟军于3月初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岛。
有趣的是,3月2日这天,麦克阿瑟还乘坐鱼雷艇象征性地回到科雷吉多尔岛,似乎就是想告诉菲律宾人民和世人,他麦克阿瑟是一个“信守承诺”之人。
同年8月12日,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正式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所以你看,麦克阿瑟与日本的渊源,其实早在1942年败走菲律宾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么,美国政府为何要选择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总司令一职呢?
事实上,这也是多种因素共同造就的结果!
首先来说,麦克阿瑟本人就是“武勋”家庭出身,其父小阿瑟·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三星中将,并且还曾担任过驻菲律宾军事总督、美国太平洋军区司令。
其次,麦克阿瑟本身在军事上也有较为光鲜的履历,是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此外,他有过在菲律宾治理的经验,其本人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
所以让他担任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那么,麦克阿瑟入主日本后,是怎样进行治理的呢?期间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日本战败后,为了避免其重新成为世界的威胁,美国决定对日本进行全方位的改造,由麦克阿瑟全盘操刀。
此次改造涉及的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效果之明显,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日本在接受美国改造前,虽然也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但我们也知道,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
因此以天皇为首的封建极权力量依然存在,资本主义改革并不彻底。
尤其是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且国内市场又极为狭小,改造起来十分困难。
你能想象吗,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国营妓院竟然成了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百业凋敝,再加上劳动力严重缺失,当时日本的情况可谓惨不忍睹。
所以,麦克阿瑟想要将日本改造完成,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当然,对于着手改造日本来说,登陆日本后的麦克阿瑟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那就是——
如何处理裕仁天皇。
众所周知,裕仁天皇在位期间,曾亲手指挥和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其侵略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了中国和东南亚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导致数千万人无辜丧生。
作为日本法西斯的“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理应为其犯下的战争罪行负责。
然而,同样是作为二战时期的轴心国,纳粹德国战败后,其元首希特勒饮弹自尽,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唯独裕仁得以善终。
对此,官方的解释简单明了:
因为美国的干预,所以裕仁天皇并没有受到审判。
而这所谓的“干预”,事实上包含了很多原因,其中既有美国对利益层面的考虑,也有对当时日本国内现状的考量。
除此之外,还有裕仁与麦克阿瑟的一场——
“和亲”戏码
裕仁将有着“昭和第一女神”之称的原节子,送给了麦克阿瑟当情人。
原节子,本名会田昌江,1920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一个平民家庭。
原节子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优秀的文学素养,她写的文章曾多次被就读学校出版的期刊收录。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放在原节子身上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由于家庭生意的败落,原节子在读完初中后,家里就已经没有足够的钱供她继续读书了,于是便劝说她退学。
但原节子对知识有着狂热的渴望,她不想离开学校,场面一度陷入僵持。
这时,当导演的姐夫熊谷久虎看中了原节子的身形外貌,于是便推荐她进入演艺圈。
就这样,原节子退学进入了演艺圈,并在姐夫的帮助与扶持下,很快便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女演员。
1935年,年仅15岁的原节子参演电影《年轻人勿犹豫不决》,成为其处女作,由于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名为“节子”,于是取艺名“原节子”。
第二年,原节子便得到了德国一位著名导演的赏识,邀请她参演日德合作拍摄的纳粹宣传电影。
该电影播出后,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原节子也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她甚至还以所谓的“日本亲善大使”的形象出面访问德国。
二战期间,原节子更是利用战争拍摄了很多迎合法西斯政权当局的电影作品。
因其出色的表演、美丽动人的外表,以及那优雅的身形,使她很快成为了日本国民心中的——“昭和第一女神”。
二战结束后,原节子的电影事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让她真正迈向了巅峰。
1946年,原节子主演黑泽明的名作《我对青春无悔》,影片以当时社会影响极大的京都帝国大学的“泷川事件”和“佐尔坎国际间谍事件”为背景。
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坚强、独立、有主见的女性八木原幸枝,这不仅是黑泽明创造的第一个女性形象,这一形象也成为战后日本新女性的理想代表。
原节子的事业蒸蒸日上,但其感情生活却是一塌糊涂!
日本战败后,麦克阿瑟率领美军来到了日本,裕仁天皇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同时也为了给日本争取一点“好处”,便开始利用起“和亲政策”,将原节子送给了这位日本的“太上皇”。
但是,当时麦克阿瑟已经有妻室了,还一个儿子,他断然不会为了这个所谓的“昭和女神”而跟自己的妻子离婚。
所以,原节子想跟麦克阿瑟在一起,注定只能以“情人”的身份。
当然,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毕竟20多岁的原节子对60多岁的麦克阿瑟,本身就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狂热。
就这样,日本民众眼中的“昭和第一女神”,被正式奉给了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
当麦克阿瑟见到原节子的那一刻起,就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了,成功中了日本当局的“美人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原节子拥有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快速进入角色的能力。
在麦克阿瑟身边,原节子很快进入状态,扮演起了一名娇羞、动人的娇妾形象,让麦克阿瑟坠入爱河,无法自拔。
而事实也证明,日本当局这一招是非常有用的。
在美国的帮助和扶持下,日本很快便从战后的衰败中恢复过来,并且发展迅速,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上升。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干预下,日本的“天皇制”得以保留了下来,而裕仁也因此免于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