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周臣《清泉听阮图》
“风雅”一词源自《诗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苏轼曾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谓书画诗文,即风雅,即风花雪月。清风明月,与友人吟诗作对,或小酌微醺,或品茶赏画,可谓称之为“风雅”之举,浪漫之事。
在宋代,文人雅士们更是将“风雅”之事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风雅”以高贵的品质。看似平常的“抚琴、下棋、书法、作画、插花、饮酒、品茗、焚香”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琴棋书画、花酒茶香”,在历代文人雅士们的“推波助澜”之下,也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生活中的一部分。哪怕有人只是为了附庸风雅,也被看成是最具生活品位的人,这种独特的“雅式”“仪式感”从古贯穿至今。我们从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真迹里便可看到,表现“风雅”意趣的绘画作品不胜枚举。如北宋赵佶的《听琴图》,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南宋佚名的《临流抚琴图》、林椿的《听阮图》、马远的《竹涧焚香图》,明代仇英的《浔阳琵琶图》《吹箫引凤图》、王谔的《月下吹箫图》、周臣的《清泉听阮图》,元代赵孟頫的《吹箫仕女图》与《松荫会琴图》、朱德润的《林下鸣琴图》,清代吕焕成的《春山听阮图》等等。
元 赵孟頫《吹箫仕女图》局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无论琴棋书画,还是花酒茶香,每一门技艺都有着极高的学问,且均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不但要美,还要有趣,有“雅”的哲思和境界。以至于在当代绘画作品里,也有诸多画家常常承袭古人作品中的“风雅情趣”见诸笔端,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当代中国人也慢慢习惯了把这些“风雅”之事将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人文精神、以及健康养生结合起来,并赋予它独特的内涵,成为追求极致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画中有故事,画外有清音,绘画作品中不仅有诗意,还有美妙的音乐。那婉转的琴音,那悠扬的箫笛,仿佛顺着画面流淌而来,进入你的心田,慰藉你的灵魂。年少时,我便从连环画“小人书”里获悉《吹箫引凤》的典故,曾深深的感染到我,但那时不知是明代仇英绘制的作品,惹得年少的我常常心驰神往,也只有学着吹一吹寂寞的箫而已。
明 仇英《吹箫引凤》绢本设色,41.2×33.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作品描绘的是春秋前期秦穆公之女弄玉在凤楼上吹箫引来凤凰的故事。据汉代刘向《列仙传》卷《萧史》对“弄玉吹箫”的描写:“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焉。”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多年后,我才逐渐有了这般大彻大悟般的心境,但并非如古人那样的描述,悠闲自得与洒脱。在现代人的世界里,我们也曾想谋求一份崇高的理想与优雅的生活,但更多的时候却事与愿违。但在古人那里,“坐看云起”也何尝不是一种极致的“风雅”。每当亲近大自然,闭上双眼,感受造化的奥妙与诗意的境界,心便飘飘然,瞬间便回到那个仗剑走天涯的少年时代。好像无师自通,年少的我,不会识谱,却一旦拿起箫,一旦会唱的歌,我便能有模有样的吹奏出来。在走亲访友之时,我常会以箫作伴,好长一段时间箫不离手。
我们常说,画山画水,画花画鸟,画人物,最终画的都是自己的影子。在历代的山水画中,“山”和“水”,成为文人雅士们描绘自然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通过笔墨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文人或曲折或直达的心路历程,道出了中国古代文人之情操!竹溪赏月,溪水潺潺,夜间煮茶,青烟袅袅,远山如黛,你可曾享受过这一份静谧之感!在同一个时空里,在山前山后,你可曾遇见那位吹箫的少年。
未君《吹箫少年》绢本设色 ,69.5cm ×47.5cm ,2024年
《吹箫少年》图绘高山、瀑布、圆月、山影重叠、林木相互掩映,云雾妖娆,仙气弥漫,近景一巨大的山腰处,一座摇动的木板桥通往更高的一座山体,山体上一亭台,亭边竹影婆裟,有一个渺小的身影正对月吹箫,天籁之音仿佛从画面中徐徐飘出。头顶上飞起一只仙鹤,似是被这箫笛声声吸引而来。此画在表现手法上,我采用了北宋人的结构方法,取景布势,以全景式构图,并对局部环境加以布置,使得要表现的场景更加集中,主题也更加突出。月下吹箫之人虽然画得简单概括,但其动态已跃然纸上。
回望少年,那是一个特别纯真但并不富裕的年代,但那个时代是充满无限激情和梦想的时代,一切都生机勃勃,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和希望。吹箫少年的理想是悠然的读着书,悠然并不孤独的能像飞鸟一样四处飞翔, 而现实生活却让我们早早悟到了什么。我只能说,山上有亭,亭外有人,人与亭并不孤独,有飞鸟相伴,有山川养眼,那一管箫笛寄托了我年少时的全部希望。有如那缥缈的山川,万千物象,虚虚实实,似远似近,这一切都似乎存在于这天地宇宙间,存在于我精心描绘的笔下。
未君《寻觅桃源》绢本设色 ,71cm ×47cm ,2024年
《寻觅桃源》图绘天地宇宙,云山缥缈,古松葱郁;满纸青绿设色,行笔点皴并用,细节秀润,尺幅不大却场面壮观。其画法是先将浅赭、焦茶色、朱砂色普染山石下部分,再将石绿、石青,而至墨青(花青和墨)色,薄薄地按序自上而下,分层积染。要注意的地方是:青绿中调和淡墨,清润幽雅,已不似以往大青绿之奇艳夺目;第二,石色薄敷,尽量不掩墨骨。画面中一舟船从右往左迎风飞过,舟船本在水里游,但我不受约束大胆的把船画在了云朵之上。舟上一少年手握箫笛立于船中,并未立于船头,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船舟摆放一桌,桌上有一叠书本,有一青花瓷瓶,瓶中插满盛开的桃花。桃花盛开,春意盎然,一派春和景明、一碧万顷的气象。
未君《寻觅桃源》局部
舟上还有芦草做成的顶棚,如诗如画里,舟已非舟,船已非船,或者这都是翩翩少年手中的一枚法器,亦或许是这位仙子的一枚坐骑,它成为了主人寻觅桃园漫漫长路上的一种交通工具。画中描绘的人物很小,但人物神情刻画精准到位。除此之外,我还花费一定精力去描绘山石青松和云层,还有那竞相开放的桃花朵朵。整幅作品并无高超的绘画技巧,但我十分注重刻画环境,经营氛围,云烟虚无飘渺,白日当空,洪荒宇宙,大千世界中,用细腻的笔墨渲染出一派神秘的氛围。
吹箫的少年(摄于益阳碧云峰山下,约18岁时的作者)
年少时,常常看到电视剧中那些飞檐走壁的侠士或飞来飞去的神仙,我好生羡慕。睹物兴情,意象创造,这是我日后将不断追寻、驰骋天地间的的视觉表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少年的我常常拿来以自勉的警句。人到中年,不惑而豁,两鬓早生白发,当经历了看山不是,看水不是水的阶段之后,终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无比崇敬的宇宙洪荒,大美之境,一转眼就是三十余年。我们都是这宇宙中的一旅人,一过客,如同画中那渺小的吹箫人。虽渺小,但我们一直在坚守,在承袭,并不断使自己内心强大,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山河明月,诗心依旧。
我想,当有一天我们均化作一缕尘烟而去,我相信,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斗转星移,几度沧海桑田,日升月落,春去又秋来,我每每在画作背后考问灵魂深处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你我或许前缘未尽,今生必定相逢。而我,必定要创造的一种命数,那就是吹箫人终究与仙鹤相遇了,少年终究与桃花源相遇了。而我愿在这片山林外,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敞开心扉,等你一千年。
未 君
副教授/国家二级美术师,自由艺术家。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为工笔画大家林凡先生入室弟子,九三学社民主党派人士。
现为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
九三学社湖南省书画院副院长
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
湖南省委统战部新阶联副监事长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兼重彩画艺委会委员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文旅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花鸟画专业考官
中央统战部全国新阶层自由职业人士服务团成员
目前主要致力于中国工笔重彩画花鸟画和中国山水画创作,坚持以开放性的研究视角和微观的建构意识进行艺术实践。在写生与创作研究方向特别强调坚实的画史画论和美学研究,并富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曾在国内多所高校担任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导师或举办讲座,作品三十余次参加全国大展并有获奖,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已出版《未君画集》《当代名家美术工作室文献研究·紫陌醉羽》《未君山水画技法精解》等个人专著画册共二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