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土宋朝圣旨,开头写了四个字,专家:这是假的
知知否知知
2024-11-08 10:36山西
世人皆知,圣旨乃是皇帝旨意的载体,一纸圣旨可定人生死,可改国运盛衰。然而,在浙江省青田县,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三个相邻的村庄,竟然相继出土了三道宋朝圣旨!这本该是惊天动地的考古发现,可专家们却摇头直叹:这是假的!
究竟是什么让专家们如此笃定?这三道圣旨又有何等蹊跷之处?为何会有人费尽心思伪造宋朝圣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让我们一同解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谜团,探寻圣旨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世人皆知圣旨乃皇帝旨意,却不知圣旨之前,古代文书竟有四种形式。要说这四种形式,可谓是圣旨的"祖宗"啊!它们分别是制、敕、诏、旨,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意义。
话说到了汉朝,皇帝下达的命令被称为"制书"。这"制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的,只有在重大国事或者封官许爵时才会使用。汉武帝刘彻就曾下过一道著名的"制书",将丞相田蚡贬为庶人,可见"制书"的分量之重。
再说这"敕",它的地位可就要低一些了。"敕"通常是皇帝对臣下的训诫或者告诫,就像是老师对学生的告诫一般。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下过一道"敕",告诫大臣们要勤勉为民,不可贪污腐败。这一道"敕",可是让不少大臣汗颜啊!
至于"诏",那可就更有意思了。"诏"通常是皇帝向天下百姓宣布的事情,就像是现代的政府公告一样。汉光武帝刘秀就曾下过一道著名的"诏",宣布废除肉刑,这可是让天下百姓欢欣鼓舞啊!
最后说说这"旨",它通常是皇帝对某件事情的指示或者批示。比如说,唐玄宗李隆基就曾下过一道"旨",命令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一道"旨",可是让不少大臣心中不快呢!
这四种文书,可谓是圣旨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融合,最终演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圣旨。
那么,圣旨究竟是何物呢?说起来,圣旨可不是一般的文书。它必须是由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而且必须盖上玉玺,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圣旨。就像是现代的公文必须盖上公章一样,没有玉玺的圣旨,那可就是废纸一张啊!
圣旨在历史上可是起了大作用。你可别小看这一纸圣旨,它可是能够定人生死、决国家命运的重要文书。
话说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就曾凭借一道圣旨,推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这变法可是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有人欢喜有人愁。支持变法的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救国良方;反对变法的人则愁眉不展,担心会动摇根基。可见,一道圣旨的力量,竟能让整个朝廷为之分裂!
再说到明朝年间,那可就更有意思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皇权,可是大量使用圣旨。他曾下过一道著名的圣旨,命令天下读书人必须学习他亲自编撰的《大诰》。这一道圣旨,可是让不少读书人叫苦不迭啊!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为了平定三藩之乱,曾连续下达多道圣旨。这些圣旨,或是安抚人心,或是号召讨伐,可谓是运筹帷幄。最终,康熙帝凭借这些圣旨,成功平定了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统治。
由此可见,圣旨在古代可不仅仅是一纸文书,它更是皇权的象征,是国家政令的载体。一道圣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走向。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圣旨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到了清朝末年,圣旨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那时的圣旨,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非实质性的命令。
话说到了2019年的一个平常日子,浙江省青田县的三个相邻村庄突然沸腾了起来。这三个村庄分别是大桥头村、小桥头村和南山村,它们紧挨着,共同构成了一片风景秀丽的山区。
这天,大桥头村的村民老王正在自家的后山开垦荒地。他挥舞着锄头,汗水浸湿了衣襟。突然,锄头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老王好奇地蹲下身来,用手拨开泥土,竟然发现了一个圆筒状的物体。
老王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圆筒状物体取出,发现它竟然是一卷古旧的纸卷。他颤抖着手展开纸卷,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古文字。虽然老王不识字,但他隐约觉得这可能是个宝贝。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里的文化站站长赶来一看,惊呼道:"这可能是宋朝的圣旨啊!"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惊喜中时,小桥头村和南山村也传来了类似的消息。小桥头村的李大爷在整理祖屋时,在一个旧箱子底下发现了一卷类似的纸卷。南山村的张奶奶则是在打扫祠堂时,在一个深藏的暗格里找到了这样一卷文书。
三个村子一下子沸腾了。村民们争相传阅这三卷"圣旨",虽然大多数人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也不妨碍他们兴奋地讨论。
县里很快派来了文物专家。专家们仔细查看了这三道"圣旨",发现它们的落款都是"宣和"年间。"宣和"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年号使用时间从1119年到1125年。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展开这三卷"圣旨",发现它们的内容各不相同。第一道"圣旨"似乎是关于任命地方官员的,上面提到了"授予青田县令"之类的字样。第二道"圣旨"看起来是关于赈灾的,提到了"青田遭遇水患",要求地方官员"妥善安置灾民"。第三道"圣旨"则是关于表彰地方孝子的,提到了要"旌表青田孝子"。
这三道"圣旨"的出现,立即引起了轰动。县里、市里甚至省里的领导都来实地考察。媒体也纷纷前来采访报道,一时间,青田县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当地村民们兴奋不已。他们纷纷猜测,这三道"圣旨"是不是与青田的历史有关。有人说,也许是当年宋徽宗特别关心青田的发展,所以频繁下发圣旨。也有人说,可能是当时青田出了什么大事,所以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更有一些村民开始畅想,如果这三道"圣旨"是真的,那么青田是不是就成了"圣旨之乡"?是不是可以借此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
然而,就在人们兴奋不已的时候,一位资深的文物专家提出了质疑。这位专家仔细查看了三道"圣旨"后,面色凝重地说:"这三道圣旨,恐怕有问题。"
专家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的热情。人们纷纷追问,到底哪里有问题?难道这些"圣旨"是假的吗?
专家指着"圣旨"的开头说:"你们看,这里写着'奉天承运'四个字。这四个字在宋朝的圣旨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如果连开头都是错的,那么这三道"圣旨"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专家的一席话,如同一记惊雷,在青田县的三个村庄中炸响。村民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位资深专家名叫李博士,是国内著名的古文字研究专家,曾参与多项重大文物鉴定工作。
李博士解释道:"'奉天承运'这四个字,是明清两朝圣旨的开头用语,而非宋朝。宋朝的圣旨通常以'制曰'或'敕曰'开头。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历史知识,任何稍有研究的人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理解,李博士拿出了几张真正的宋朝圣旨的照片。他指着照片说:"你们看,这些才是真正的宋朝圣旨。它们的开头都是'制曰'或'敕曰',而且整体的格式和用词都与我们这里发现的'圣旨'有很大不同。"
李博士的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赶紧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这三道"圣旨"的每一个细节。
在进一步的检查中,专家们又发现了更多的疑点。首先,这三道"圣旨"的纸质看起来并不像是宋代的纸张。宋代的纸张通常是竹纸或桑皮纸,质地细腻,但这三道"圣旨"使用的纸张质地粗糙,更像是后代的产物。
其次,专家们注意到,这三道"圣旨"的字体也有问题。宋代的官方文书通常使用楷书或行楷,而这三道"圣旨"上的字体却是一种不伦不类的仿古体,既不像真正的古体,也不符合宋代的书写习惯。
更让专家们惊讶的是,这三道"圣旨"上的印章。宋代的圣旨通常会盖上"御宝",也就是皇帝的印章。但这三道"圣旨"上的印章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红色印记,根本看不出具体的字迹。
李博士指着这些印记说:"真正的宋朝御宝,通常是方形的,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但这里的印记却是圆形的,而且字迹模糊不清,这明显是伪造的。"
随着专家们的深入调查,更多的疑点被发现。例如,这三道"圣旨"的行文风格与真正的宋朝圣旨相去甚远。宋朝的圣旨通常言简意赅,用词严谨,而这三道"圣旨"的用词却显得浮夸,甚至出现了一些明显不符合宋代语言习惯的词语。
最让专家们哭笑不得的是,在其中一道"圣旨"中,竟然出现了"青田县"这个地名。李博士解释说:"青田县这个名字是在元朝才出现的,宋朝时期这里还叫'松阳县处州'。这个错误就像是现在的文件中出现了50年后才会有的地名一样荒谬。"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专家们一致认定,这三道"圣旨"是伪造的。但是,谁会花这么大的力气来伪造这些圣旨呢?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揭开这个谜题,专家们开始对这三道"圣旨"的来源进行追查。他们分别询问了发现这些"圣旨"的三位村民:老王、李大爷和张奶奶。
老王说,他是在开垦荒地时偶然发现的。李大爷则表示,他是在整理祖屋时在一个旧箱子里找到的。张奶奶则称,她是在打扫祠堂时在一个暗格里发现的。
这三个地点看似毫无关联,但专家们却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三个地点都位于村庄的边缘地带,而且都是平时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这个发现让专家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将这些伪造的"圣旨"放在这些地方,等待别人"偶然"发现呢?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专家们开始对这三个地点进行更细致的勘察。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三个地点附近,都有一些明显的人为活动痕迹,比如被刻意翻动过的土壤,或是被人为制造的"古旧"痕迹。
这些发现让专家们更加确信,这些"圣旨"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有人精心策划的结果。但是,究竟是谁策划了这一切?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随着调查的深入,专家们逐渐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青田县的县志档案中,他们注意到一个名为"青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最近几年活动频繁。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业务是开发青田县的文化旅游资源。
专家们决定对这家公司进行进一步调查。他们首先查阅了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发现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一位名叫陈明的本地人。陈明曾经是县文化局的一名普通职员,后来辞职创办了这家公司。
专家们找到了陈明,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线索。起初,陈明显得非常警惕,对专家们的问题避而不答。但在专家们的耐心询问下,陈明终于松口了。
陈明坦白说:"是的,这三道'圣旨'确实是我们公司策划的。我们原本只是想借此提高青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访。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
陈明解释说,公司最初的想法很简单。青田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旅游资源上却缺乏亮点。他们希望通过"发现"这些"圣旨",给青田县增添一些历史色彩,从而吸引更多游客。
为了让这个计划看起来更加可信,公司还专门找了三个村民来"配合"。老王、李大爷和张奶奶都是公司事先安排好的。公司给了他们一些报酬,让他们在指定的地点"发现"这些"圣旨"。
陈明说:"我们本来计划等这个消息传开后,再找个由头说这些'圣旨'其实是后人仿制的。没想到事情发展得太快,还没等我们出面澄清,就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专家们听完陈明的解释,不禁对这个精心策划的骗局感到震惊。他们追问道:"你们是如何制作这些'圣旨'的?"
陈明说,公司找了一位擅长仿古的书法家来写这些"圣旨"。为了让它们看起来更像真的,他们还特意用了一种特殊的纸张,并用茶水浸泡使其看起来更古旧。至于印章,则是找人刻了一个模糊的印章,故意让它看起来像是经过岁月侵蚀的样子。
专家们又问:"你们为什么要选择宋朝的圣旨?"
陈明解释说,他们选择宋朝是因为青田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他们认为,如果能将青田与宋朝的文化联系起来,会给青田增添更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