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投诉·一键维权
消费曝光台|洗坏不赔、衣物丢失……互联网洗衣“真香”么?
“这家电商平台洗衣服务把我价值1500多元的羽绒服洗染色了,只给赔300元。这可是我新买的才只穿了一个多月!”近日,有网友向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反映,选择互联网洗涤服务,没想到收到货发现衣物被洗坏。
消费者通过“人民投诉”平台反映选择互联网洗衣服务却把衣服鞋子洗坏。(图片来自“人民投诉”用户)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为在社区场景挖掘新业务增长点,相继开通线上洗涤服务,并且打出“免费取送”“团购优惠”“洗后快速送达”的广告语,此项服务凭借价格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
但随着消费者对洗涤服务需求量增大,相关纠纷也频频发生。“人民投诉”平台梳理发现,涉及互联网洗涤的投诉内容主要集中于售后环节——提供服务的店家与平台营业地址不一致,衣物洗坏后,平台和店家推诿责任;出现洗坏衣物的情况,店家拖延不处理;送洗的衣物丢失,店家拒不赔付;昂贵的衣服洗坏后赔偿不合理等。
网友涉及互联网洗涤服务的相关投诉问题。(“人民投诉”用户投诉截图)
在线上洗护服务中,消费者与洗衣平台纠纷频发已屡见不鲜。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洗衣经过多年发展,在线洗衣平台+背后洗衣工厂的模式已被打通。现有的线上洗衣平台大多是在前端营销获客,后方对接洗衣工厂与物流,将核心服务外包来完成最终交付。这样既可以扩大服务范围,也能够降低成本兼顾效率。但“洗衣”不是一个容易标准化的服务项目,将服务的根本——洗涤这一块外包出去,就容易形成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维权造成困扰。
业内人士分析,“确保服务质量”既是互联网洗衣平台的痛点,也是平台赖以生存的立足点,而赔付则是服务质量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保证顾客的体验感,才能让双方“皆大欢喜”。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发挥专业优势,为减少纠纷制定相关细则。
对于洗坏的衣物赔偿标准如何确定,此前中国商业联合会洗染专委会制定的《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试行)》提出:因经营者责任使衣物洗涤后出现轻微损坏,不在明显部位或修补后不影响外观和穿着价值的,在退回原洗涤费给消费者的同时,建议给予洗涤收费价的3倍补偿。若丢失或因损坏不能穿着的,按洗涤费10-20倍给予赔偿。没有做出书面保值清洗约定的,按普通衣物洗涤和普通衣物赔偿处理,最高不超过2000元。
结合消协、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消费提示,“人民投诉”提醒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洗涤服务时要注意:
1.选择服务机构时,应查看对方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尽量选择售后服务规范的正规店铺。同时,了解店家是否有专门的洗衣机和人员配置,是否为“外包”,关注店铺的评价和信誉状况。
2.在委托和承接洗涤业务时,消费者应与经营者签订协议,写明衣物的名称、品牌、洗涤方式等,然后让经营者确认。
3.衣物送洗前要认真检查,就送洗衣物是否有破损和色差、特殊部位的特殊处理要求等进行文字和照片、视频记录。特别要检查口袋,确保口袋内无其他物品。
4.在送洗衣物时,要仔细核对商家接收单上所填写的信息,将衣物的状况尽可能描述详细,如衣物的新旧情况、面料质地、颜色、脏净程度、破损程度、贵重饰物,以及易损、易腐蚀等相关事宜。
5.价格昂贵的衣物,应进行保价。提供衣物的发票,与店家书面明确并确认衣物价值、清洗费用、服务内容、理赔金额等内容。如无法提供衣服的原始购物发票,应事先与经营者约定衣物的保值价格。
6.洗涤物移交时,消费者应仔细查看洗涤物的清洗情况,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应当主动向店家索要洗衣凭证,并将其与及购衣票据保留好,作为维权证据。
7.如果发现衣物有破损、变形、染色等问题,消费者可以拒绝取物,及时和经营者协商处理。如果经营者拒不解决,消费者应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拨打12315、12345投诉处理。
8.根据实际需求理性选择预付式消费模式。若办理预付卡应及时消费,以免商家经营不善停业、转让,持卡人权益受到损害。
屏幕前的你如果遭遇类似的消费权益侵害,
欢迎通过“人民投诉”平台向我们反映
(点击下图“一键维权” ↓↓)
如果您是提供消费服务的企业或机构,
也欢迎入驻“人民投诉”平台回应消费者关切,
共建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点击下图“一键入驻” ↓↓)
(本期编辑:董童)
· 消费曝光台| “星期宠”“美颜宠”“免费领养”……揭开宠物消费新陷阱
· 消费曝光台|“无抵押”“免息”“低息”,警惕这些网络贷款“套路”
· 消费曝光台|花两万挽回婚姻失败 揭开婚介消费“甜蜜陷阱”
· 消费曝光台|门票搭售保险、1日游变纯购物 “银发游”侵权乱象需警惕
· 消费曝光台|低价假药、货不对板 网购医药保健品需提高警惕
· 消费曝光台|吃出异物、环境脏乱 外卖乱象亟待整治
· 消费曝光台| 甲醛超标、低价陷阱、虚假房源……当心这些租房“套路”!
· 消费曝光台|速瘦、躺瘦、暴瘦 警惕减肥塑身消费陷阱
· 消费曝光台|虚假宣传、踩雷不断 二手交易平台乱象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