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24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不是弃文从军,投入曾国藩幕府,李鸿章的升迁不会太快。从根本上看,正是曾国藩授命李鸿章组建淮军,李鸿章才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年李鸿章

1861年9月,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回安徽家乡建军,以庐州团练为基础,在安庆组建了一支拥有13营的军队,其首领和主要将士主要来自江淮地区,故名淮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人,淮军“铭字营”统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安徽合肥人,淮军“树字营”统领。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长庆(1834-1884),安徽庐江人,淮军“庆字营”统领,曾任浙江提督

淮军是李鸿章一手创建的,初建时虽以湘军体制为模式,但李鸿章在建军理念上超越了曾国藩,果断采用近代化武器装备和军事,全面推广西洋先进军事训练,不惜重金购买西洋先进武器,并且从西洋采购枪炮制造机器,开办兵工厂,招募洋人制造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于1884年问世,射程2000米,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的新纪元,1888年引入中国,成为陆军新式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彻斯特卡宾枪、马蒂尼/享利步枪、哈乞斯步枪、毛瑟步枪。

这些新式武器从1873年开始陆续装备淮军。同时,李鸿章在淮军中组建了近代化的洋枪队和洋炮队,聘请外国教官以西法操练兵勇,学习洋人的长技,淮军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军士兵的洋枪上均装有刺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装后的淮军配备了先进的克虏伯大炮

1862年4月,因为淮军的崛起,在曾国藩的一手提挈下,39岁的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第一批淮军从安庆起程,乘船前往上海。随后,淮军在虹桥、七宝、四江口三大战役中大获全胜。淮军威名远扬,李鸿章志得意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军分三批进入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军,装备了最先进的毛瑟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军操练短炸炮的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统帅的洋炮队和洋枪队

伴随洋务运动的发展,淮军不断壮大,继曾国藩的湘军之后,淮军成为晚清军事史上的重要武装。更重要的是,在清代军事体制从传统向近代转化过程中,淮军是承前启后的重要军事组织形式,取代了传统的八旗、绿营,而成为保卫疆土的国防军。

毫无疑问,李鸿章是靠军功起家,是淮军把他推上了晚清军政的显要位置。当北洋海军正式建成后,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如日中天,手握重兵,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跻身于“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之列,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俾斯麦”。然而,一场甲午海战,北洋舰队惨败于日本,李鸿章的声誉一跌千丈,从此陷入人生的最低潮。